又又又降低存款利息了!降低存款利率,意味着我们存款利息减少了,而接二连三的降息,这就意味着咱们的存款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那么到底用什么来捍卫我们的钱袋子呢?
降息成为大趋势
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正式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不同类型及期限的存款品种挂牌利率下调幅度在0.1至0.25个百分点不等。
这就意味着存款利息变少了,比如说10万块钱,三年750块利息就没了,而且这已经是今年第三轮存款“降息”,另外两次分别在今年6月和9月。
重点是,降息的脚步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而银行却拿着咱们的利息去冲业绩!
现在大背景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降低利息来减轻企业的贷款压力,就成了当下银行的主要选项。
但问题就在于:银行是赚存款和贷款息差来生存的角色,这也就需要把咱们的存款利息降下来,才能压低给企业的贷款利息。不然银行会吃亏。
所以银行是左右不吃亏,吃亏也是咱们的。
因为咱们国人喜欢存钱,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1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近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存款就是多数人的钱袋子,而降息的大趋势就意味着:未来咱们还要继续非常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存款利息越来越少。
那该怎么办呢?
捍卫钱袋子的办法找到了
其实除了存款以外,还可以做其他投资。比如常见的储蓄险、能够做到连续正收益的债券类基金等。毕竟并不是只有存款才有低风险和稳健性。
拿以下三种产品做个对比就很容易看出来:
三年银行定期利率下调后为1.95%,优势是50万以内无风险。劣势是高于50万有一定风险。而且利息在不断降低。也就意味着持有收益在减少,并且无法灵活取现。
储蓄险多数年均收益率在3.5%,虽然看起来收益比较高,且低风险,但储蓄型保险需要连续缴交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并且在缴费期内无法取出储蓄部分资金。
而支付宝上连续正收益的债券类基金收益率是2.58%-4.98%。
优势是历史无亏损,历史期期正收益,因为主要投向最高等级的AAA债券,产还可以随时取出来,这点就比存款和储蓄险要好很多。比如,下面这只半年就能拿出来,利率有接近5%。
劣势是当股市起来的时候,债券收益率会逐级下降,收益或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