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独秀冲晴天
杨启新曰:“人之所以常蹈祸者,利耳。远利而自处于高,岂惟无厉,所丧者可以不久而获矣。”个体之所以经常招致灾祸是由于利益带来的。自身远离利益而自会处于高位,远离利益不但没有威力,即使对于自身所丧失的东西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而会不期而至。在重大的社会变革到来的时候,个体就会增加无限恐惧的心理,甚至会精神涣散,因此,会呈现“震苏苏”的景象。但生命个体不应该担心有没有忧患恐惧的意识,而应该担心自身有没有反省的功德。假如生命个体能够时刻怀有忧患意识,时刻修省自己,就能够坚守自身没有任何妄动的行为,就能依照现成的法则做事,就没有值得反省事情了。胡炳文曰:“恐惧作于心,修省见于事,修克治之功,省审察之力。”他告诉我们,恐惧是对于心而言,修省是对于做事而言。恐惧表现于内心,修省表现于做事。生命个体只有心里时刻怀有恐惧,在做事的时候修省自己,才能建立治理社会的功德,提高反省自身审察自身的能力。一枝红荷出绿中
“震来而能恐惧周顺,则无患矣,是能因恐惧而反致福也。因恐惧而修省,不敢违于法度,是由震而后有法则,故能保持安吉,而笑言哑哑也。”程颐认为,当重大的社会变革到来的时候,只要能够恐惧周顺,就会没有祸患。这是因为恐惧能够带来福音的缘故。内心存有恐惧,就会不断修省自己,就不敢违犯法度。这是因为重大的变革后,才会有大的社会法则的建立,因而才能保持安乐吉祥,笑逐颜开了。面对重大的社会变革,恐惧之心是非常重要的。范仲淹曰:“君子之惧于心也,思虑必慎其始,则百志弗违于道,慎于身也,进退不履于危,则百行弗羁于祸,故初九震来而致福,慎于始也。”他告诫我们,君子怀有恐惧的心理,在思虑问题时候就必定能在开始做事时小心谨慎,而不违背万事万物的规律。怀有戒惧的心理,就会谨慎做事,就能在进攻与退步的时候不踏进危险的境地。时刻保持戒惧的心理,个体的行为才不会羁于祸患。这就是初九乾阳到来之时带来的福音,是由于谨慎于开始所带来的。这里蕴含着一个命题,——恐惧就会谨慎,谨慎开始就会带来福音。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震》为出生,万物出《震》。《震》是天施地生的产物,这种天施地生的大德给天下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利益。天道地道和人道给自然社会和人类创造的最大的福分就是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节律,并且这些时间节律都是同客观存在的时间同步而行的。一枝绿叶掩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