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亲子共读的心得。
先说一下我对阅读一般性的理解。阅读既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说它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因为阅读现在已不仅是个性化的家庭教育要求,也是国家素质教育大战略的安排。扩大孩子阅读范围、让孩子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孩子今后一生的精神营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可谓不重要。说它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是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不是功利目的的附庸。就我的经验而言,我从不要求孩子阅读后给我讲出故事的中心思想,也不硬性要求她回答问题,我仅鼓励她享受阅读的过程。
除了鼓励孩子阅读有注音的书籍,我也不放弃亲子共读。我理解共读有阅读的一般性益处,也有孩子自主阅读所没有的优越性。共读让我们共同沉浸在不同的时空场景,感受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汲取先贤哲人朴素而深遂的智慧,体会历史事件的波澜起伏,或者仅仅是因感受到了书中的幽默而一起开怀大笑。我发现共读不仅给孩子搭建了必要的知识体系,也给了我与孩子进行心灵交流,进而影响她世界观、人生观的绝佳机会。试想我和孩子若能从小建立起牢固的心灵连结,形成一个良好的亲子互动机制,那么对她未来的成长该会多么有利。
下面我想以最近我们共读完毕的一套绘本为例讲讲孩子和我的体验,供大家参考。这套书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幼儿美绘本》。三国演义原著太长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容易读,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这个系列的绘本。一套十本,每本三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脍炙人口,文字精炼不晦涩,还有有趣的配图,觉得挺合适作为低年级孩子三国演义的入门阅读。
阅读过程基本是在晚上睡觉前,晚晚都要求讲,不讲不能睡觉。每天一个故事,有时是两个,整套书很快读完了。孩子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经常会问我一些问题。比如古人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周瑜为什么总是爱发脾气呀?以此为契机,我还让她听喜马拉雅上少儿版三国演义的故事,她会在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情节中得到共鸣。比如她听到周瑜打黄盖的情节,她就说这个在书上也讲过,爸爸跟我解释过。由于她的投入,她记住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因此她也总是津津乐道。有一天她很开心地回来给我说:“爸爸,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读过三国演义,但是我和他们讨论故事的时候,他们却都不记得了。”看起来挺自豪的样子。当然我也趁机鼓励她探索更多的历史故事。
作为家长,我也有收获。收获之一:温习了很多三国故事,也有机会体悟到之前没来得及明白的道理。收获之二:会和孩子互动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从孩子的问题中得到灵感,同时我也把一些普世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按照我的理解传递给孩子,作为她的入门阶梯。比如我告诉她三国时期战争*伐不断,唯有百姓受苦,残酷程度远非书上几句话的描述所能比。收获之三:亲子依恋得到加强,爸爸更有用了。
今年以来,我们共读了好几本书,除了三国演义幼儿版,还有鲁滨逊漂流记、秘密花园、夏洛的网、史记故事系列等等;正在读的是神奇树屋。每一本书的故事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典书目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所读的书只是沧海一粟,不过我们准备把共读坚持下去,因为共读让我们觉得很亲密、很开心、很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