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培训老师,十几年里,见到成百上千个语文不好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问题是在于从小没有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因此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十分看重。我从孩子五个月开始就开始进行亲子阅读,做得很好的几点是:
1、很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急于求成,孩子有兴趣是核心,所以看各种书单踩了很多坑买的书,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先放着,先读他感兴趣的,有些书等他长大一些了,可能会重新产生兴趣。
2、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用聊天的方式告诉他那是什么,是什么颜色,是用来做什么的,孩子在书本上看到这些事物的时候,会再次联系或者看一看实物,孩子认识物品、颜色、形状等比同龄孩子要扎实牢固很多,听了周老师的课才知道这叫做表征概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孩子识字也是这样的逻辑,要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进入孩子心理词典的才叫做已识字。因此孩子在基础阶段建立与生活的联系很重要。
3、固定时间,从五个月到一岁半,坚持了一年多之后,孩子有了习惯,睡前一定要读书,这个过程中最为考验的其实更是家长的坚持,很多时候觉得累想要偷懒或者不读,但是想一想坚持下去能帮孩子形成阅读习惯,经常都是一边犯困一边咬牙坚持,坚持终有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调整自己,要自己发自内心热爱、认可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好。做得不好的是:孩子爸爸很少陪孩子阅读,以至于现在接近三岁很抗拒爸爸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