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手里捧着几本书,仿佛只要翻开其中的某一页,命运就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幻想,今天请你暂时放下这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天真。因为,虽然很多书的确值得一读,但若要真正让它们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得靠你自个儿。你要问我,人生到底该读什么书?我说,既要读《道德经》,也得读《百年孤独》,但最重要的是,得读懂自己。
但先别急着拿起笔开始批判我对于书籍的“怀疑”,先来看看我列出的十本书,看看你是否已经读过,或者有机会与这些书“正面接触”。也许,你的人生会因此有些许不同的理解。准备好了吗?
《道德经》这本书,实际上比你想象中的要深得多。它不像是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自助书籍,也不是那些能轻松告诉你如何拿下职场和人生的秘笈。它的主旨之一便是:顺应自然,不强求。书中的“无为而治”到底什么意思?很多人看过后,觉得老子是在教你怎么偷懒,实际上,他是让你理解,许多事并不是你一味去控制或强迫的,它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如果你能不急功近利,回归本心,你会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已经在你自己身上了。
这可不仅仅是古人的智慧,现代人一样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
《百年孤独》一直是我心中无法忘怀的经典。它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为主线,揭示了一种“孤独是无法逃脱的命运”的宿命感。有人认为这本书沉闷,有人则觉得它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但无论怎么看,孤独,永远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有些人选择与之和解,而有些人则无法逃脱它的侵蚀。书中的每个角色都像是在告诉我们:命运,或者说人生的孤独感,不是我们选择的,而是宿命的安排。
那些说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到沉重的朋友,或许只是在逃避面对自己孤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