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娃的寒假,除了扎实搞三门主课的预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阅读。
一来阅读能力确实很重要(对文理各科都重要),必须培养好,何况咱是语文渣娃;
二来上学真的没有时间多读书,以前听前辈们说类似的话时,总觉得夸张,现在是真信了。
所以,不指望寒暑假,还能指望谁?
根据娃的需求和特点,把自家准备的阅读书目,给简略的梳理了一下,分享出来:
第一,中文书部分。
1、必读书。
能称得上“必读”书的,对于七下娃来说,当然是《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名著啦。

因为2024版新教材的调整,原来的《海底两万里》被调下,换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这种调整,思想比较老派的老母亲认为是更好。
科幻经典和科幻流行,都可以拿来一读,但做为人人皆要精读的“必读书”,我觉得还是正面激励型的人文精神经典更为合适,也更方便两代人的思想交流。
退一步说,这个寒假不读不行啊。期末考完的家长会上,语文老师已经明确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定要读完的,外加一篇800字的读后感。

至于《骆驼祥子》呢?估计老师以为大伙儿早该读完了。
另外,有一个迅速加深理解的小方法,分享出来:
在娃刷完小说第一遍大意之后,可以把家里的名著导读之类的书翻出来,把内容概括、主题分析、重点情节、人物分析、路线图等精读要点迅速捋一遍。

这样还是可以帮助孩子提炼阅读重点的,毕竟,很多名著的历史距离感比较强,第一遍走马观花,是不容易留下清晰印象的。
2、泛读书。
除了两本必读名著,老母亲在泛泛而读这一块,还是尽量找了一些能和课内挂钩的,只是挂钩深度不同,没办法,功利就功利点吧。
1)、科普类。
①《生活中的小四门》。
因为这个寒假没给小四门安排课本预习,但想着也不能完全放弃啊,就安排点课外书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