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第168号考生,今天试讲的题目是《听听,秋的声音》。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情境导入(1分钟)
师:同学们,上课!请坐。
(播放轻音乐,含风声、落叶声、蟋蟀声,教师做倾听状)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段音乐中有哪些秋天的声音?
(稍作停顿,模拟学生回答)
师:是的,有“呼呼”的风声、“沙沙”的落叶声,还有蟋蟀“㘗㘗”的鸣叫。秋天不仅有绚丽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用耳朵去捕捉秋天的旋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3分钟)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模拟翻书声,稍作停顿)
师:大家读得真认真!我们来看这几个词语(课件出示:抖、蟋蟀、振动、歌韵、掠过、吟唱、辽阔)。哪位同学想挑战“摘苹果”游戏?读对字词就能摘到苹果哦!
(模拟互动,指向课件)
师:比如“吟”字,左边是“口”,右边是“今”,合起来表示轻声歌唱。我们一起用动作表演“吟唱”——(示范轻声哼唱动作)。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秋天的声音。
(稍作停顿)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黄叶“刷刷”、蟋蟀“㘗㘗”、大雁“叮咛”、秋风“歌吟”……这些声音就像秋天的交响乐,奏响了大自然的乐章。

三、精读品析,感悟诗意(5分钟)
1. 拟人化语言,体会情感(第1-2节)
师:(范读第一节)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师:黄叶道别时会说些什么呢?比如:“树妈妈,明年春天再见!”(语气轻柔)
师:这里的“唰唰”不仅是声音,更是依依不舍的情感。谁能试着读出这种情感?(示范朗读,重音落在“道别的话音”)
师:(范读第二节)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师:如果你是蟋蟀,告别时会唱什么歌?(模拟学生回答)“再见了,夏天的家!明年我还来!”(语调欢快)
师:真有趣!我们分角色读一读,男生读蟋蟀的“㘗㘗”,女生读黄叶的“唰唰”。(手势引导)
2. 想象画面,理解比喻(第3-4节)
师:(范读第三节)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师:大雁的“叮咛”是什么?可能是“朋友们,快准备过冬吧!”(语气温暖)
师:(范读第四节)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师:秋风又在“歌吟”什么?“稻谷金灿灿,苹果红彤彤!”(语调高昂)
师:为什么说秋天是“辽阔的音乐厅”?因为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像音乐一样动听!(手势展开,模拟辽阔场景)

四、仿写创作,拓展延伸(3分钟)
师:秋的声音还藏在哪儿?让我们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课件出示例句: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啦”,是水稻欢快的歌声。)
师:比如——听听,秋的声音,柿子涨红了脸,“噗通”,是果实落地的笑声。(微笑点头)
师:同学们的诗句充满想象力!课后可以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秋天的声音,用诗歌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聆听了秋天的声音,感受了拟人和比喻的妙用。希望同学们用心观察自然,珍惜秋天的美好!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师:今天的作业请看大屏幕:
- 基础作业:背诵课文第1-3小节,积累“振动、歌吟”等词语。
-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仿写两节小诗,并配上插图。
结束语
师: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