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新城一角,新城建有安置房271栋,安置总人口105068人。
今年从大海乡坪箐村搬进新城,在北大读书的饶小丽说,新城发展很快,去年一期刚起来的时候,搬迁的人不是很多,店铺都没有,一条泥路尘土飞扬,今年过来发现生活设施都起来了。
钟屏街道党工委副*韩馥戎说,新城一期搬入的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入户时没怎么打散穿插,邻里关系照旧,89栋安置房都以他们的搬迁地命名,老鹰岩楼、半坡楼、炭山楼、白石岩楼、温泉楼、里可楼……为的是让搬迁户能够记住他们的家乡。
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入
“搬得出”已经实现,如何“住得下”?
有就业才能稳定,政府专门成立了钟屏街道和以礼街道来服务会泽新城区。钟屏街道党工委*杨刚说,街道共有搬迁居民50047人,政府采取集中组织输出与零星推荐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实现搬迁劳动力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入。
7月中旬,钟屏街道奋精电子扶贫工厂正式开业,这家工厂生产手机用的微电机,是多款国产手机的二级供应商,采用的是人工流水线 半自动流水线操作。
7月中旬,钟屏街道奋精电子扶贫工厂正式开业,吸纳了200多青年就业。
工厂老板房井宝说,厂址最开始是在会泽的工业园区内,新城建好后,钟屏街道的*找到了他,说这边10万人进城,好招工,另外作为扶贫工厂,有房租、水电减免,包括员工补贴一系列优惠政策。工厂6月底试营业,第一天报名的就有156人。
房井宝说,把人招进来并非就万事大吉,本地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过生日、红白喜事,一请假就是三五天。这些人都没有出去打过工,所以完全用制度约束反而不好。
厂里为此设立三项奖金,一个月上满26天有100元全勤奖金;一个月最多请假三次,可以领月奖;一年请假不超过12天,有1800元年奖。房井宝说,这个措施效果明显,员工再想请假的时候就会盘算一下是否划得来。现在员工平均工资能拿到3000块钱左右。
新城规划馆旁边的一溜门面是新城一期的13家扶贫车间,目前共解决了1153人在家门口就业。
从火红乡搬来的刘福才、唐兰香夫妇同在砸核桃车间分拣核桃,两人一天能分拣三四十斤,有80元收入。
在一家缝制棒球的车间,每个人面前都有个球夹用来固定球胚,按球胚上的网眼缝线,“手上要有劲,手指也会磨破,但比起在老家种地还是好”,来自大井镇的张金莲说,一个球要缝200多针,手快的一天能缝十几个。
66岁的唐云芬在新城钟屏街道木府社区的社区扶贫车间制作棒球。
张金莲的丈夫牛顶贤高位瘫痪,就在家里制作棒球。
他趴在床边,胸前掖着枕头,下巴支在床沿,床边的地上安装着一个棒球液压固定架。
牛顶贤两臂伸出,提线收紧,穿线拉开,动作连贯起来像蛙泳。
一个小小的棒球,在这样的“蛙泳”动作操作下,连续不停顿,大约30分钟左右完成。
缝一个球能赚3块钱,牛顶贤夫妻一天能缝30多个,两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
搬走还是留下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帮扶困难户安置新的住房,将困难户从条件差的居住地搬迁到条件好的地方居住。易地扶贫搬迁户获得扶贫安置房后,农村的老房子要依法拆除并恢复成耕地,搬出村集体后不能再重新回到原村集体申请宅基地盖房子。
对年轻人来说,搬到新城意味着机会,而对一些岁数较大的人来说,搬走还是留下成为一个选择难题。
大海乡白沙坡自然村的李春云和唐老芬夫妇在小江断裂带谷底开出近200亩土地。李春云说,他认准了种田致富这条道,所以选择不搬。
大海乡大石坪自然村58岁的孙选金也选择了不搬。几年前孙选金用农村危房改造的25000元补助在村里修建了新房,欠下了十几万元。村里动员整体搬迁的时候,他去会泽新城看过一次,觉得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留在村里种地养羊还账才有可能。
大海乡刘家村搬迁了60户,有46户没有搬,村*范吉明说,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自愿的,并不作强制搬迁,我们会把不搬的隐患和搬迁后的好处讲清楚,才能让群众想搬、愿意搬。但还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搬迁后划不划算,如果划算可以搬,不划算也可以不搬。
也有人搬到新城后,惦记着村里的地和养的羊,两边跑,两头都要顾。
新城的原址原来是一片田地,现在大部分被新城覆盖,原居民放羊的空间所剩无几。
从会泽县新城的家里回到大海草山上,43岁的周相红把200多只绵羊带到了海拔3600米的浓密草甸上放养。
周相红一家在去年3月搬进会泽新城一期的惠仁园。平时,老周把老人和孩子放在城里,他和老婆则继续在山里讨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就骑上摩托车回新城的房子里看看,三四十公里的山路单程骑行1个半小时。“谁都喜欢住城里不是吗?但住在城里要有钱”。
回家住上两三天后,周相红又急匆匆地要往山里跑。山里最让他担心的是那些狗。牧场附近村落里那些打工人家因为长期没人在,或者有些人家易地扶贫搬迁进了城,狗没随迁,慢慢把家狗放成了野狗,两三只结队来攻击羊群。
大海乡梨树坪村是第一批整体搬迁的村庄,白石岩小组的23户89人全部选择搬进会泽的新城。白石岩小组组长孙发清一家七口,四人重度残疾,两人丧失劳动能力。
在新城里按户领到两套房子,但孙发清不得不把大家拢到一起过日子,现在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低保、残疾人补助、小组长补助,还有女婿在工地上当小工每月挣的钱,算下来一年全部收入有4万元。
金钟街道松山村大漆树还住着十几户人家。78岁的刘桂芬搬进新城里比悬崖还笔直的11层高楼里,总感到头脑昏沉,于是回到村里养身体:大漆树组的小组长高仕金则回到村里种烟叶,他说有人从新城里走上10多公里回来种地,下午再走回去,只有种地养羊才让他们心里踏实。
根据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指挥部的资料显示,搬迁前,搬迁群众建房、采石、采砂、取土、生活用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搬迁群众迁出后,原有的25度以上坡耕地共退耕还林5326亩,土壤侵蚀强度下降,每年可保土190吨,局部森林覆盖率可提高3.5%。
双城联动
虽然从距离上看,会泽老城和新城隔着三公里,但两城之间的很多路都通了,两城实际上已连为一体。连接双城的公交车上坐着刚搬进来的人,他们要去老城买新衣服。老城的人偶尔也会晚上散步到新城,张望一下这个新事物。
但老城和新城还是存在着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