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天津人有个习惯
无论嘛事儿都讲究凑成个“八”
今天达达就给大家说说
天津卫独有的十“八大”
八大碗八大碗曾是老天津卫宴请宾朋必备的酒席。使用炖、扒、蒸、烩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最初的八大碗很接地气。是为少花钱多办事的平民准备的,只有承办普通酒席的二荤馆和酒席处才有,如天一坊、什锦斋、慧罗春等。这种席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量大肉多,八人一席保证能吃饱。
图源:网络
后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同,八大碗渐渐分化,分为“细八大碗”与“粗八大碗”两大系列。
粗八大碗指:溜鱼片(取自青鱼或黑鱼)、烩虾仁、全家福(用海参、鱼唇等多种水产品制成)、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氽肉丝、氽大丸子、烧肉、松肉等。
细八大碗指:炒青虾仁、元宝肉(蒸扣肉)、烩鸡丝、烧三丝、烧南北(冬笋、口蘑)、青蒸羊肉条、蛋羹蟹黄、全炖(水发海产品)、海参丸子、清汤鸡、拆烩鸡、烧鲤鱼、玛瑙野鸭等。
图源:网络
用八大碗最多的要算锅店街、估衣街、大胡同、宫南、宫北一带的商家和货栈了。
天津传统商业发达,商人往来,离不开饮食。特别是东北、西北的老客和南方的绸缎商、茶商携货住进客栈,代为卖货的客栈主人往往叫八大碗招待,货物的价格、存期、押货、押款,以及远期货品的预订便都在席间谈妥了。此后,客人可在货栈中住宿,吃一荤一素的免费伙食,也可自行料理。货款收齐,老客临行答谢货栈的东家、伙计,也照例是叫八大碗。
图源:网络
如今“八大碗”的席面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八大碗”精髓依然传承了下来。它体现古朴的津沽文化,是老天津美食魅力的集中展现。
八大馇你听说过“馇(chā)”吗?你又知道什么是“八大馇”吗?
馇=?
说起天津的特色食品,很多人首先想到肯定是麻花、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可少有人知道在大海之畔的汉沽,有一种已经传承了千余年的烹饪技法——馇。
对于汉沽人而言,这馇货就相当于日常吃的咸菜,只不过把菜改成了海鲜,但对于外面的人来说,这可就是个新鲜货儿了。随着多年来的演变和创新,这小小的“咸菜”也逐渐发展成了一桌极具地方特色的宴席——“八大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