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平衡觉在胚胎早期即已出现,所以出生不久的孩子,即使在半睡时也知道抱他的人停止走动了。
这就是神奇的「前庭平衡觉」!
前庭平衡觉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掌握身体运动与平衡的感觉。
其主要功能包括 :
• 对运动发展,平衡感及肢体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 大脑功能的门槛,司管接收面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等信息,并将信息加工,过滤后传入大脑;
• 对保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至关重要,所以前庭觉受损会同时影响情绪、认知及语言功能,会出现注意力涣散、学习障碍等。
孩子前庭平衡觉失调就会:
• 经常过于兴奋,到处跑满地打滚;
• 出现丢字、漏字、跳行;
•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
• 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 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那么,要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前庭平衡觉训练?
其实,一点都不难!
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尽早给予前庭平衡觉多种不同程度却充足的刺激,如旋转、摇晃、平衡、跳跃等,就能预防和改善孩子的前庭平衡觉失调。
一、旋转运动
孩子们喜欢不停地转圈,直到把自己转晕了,觉得很好玩,其实这就是属于前庭平衡觉的一种训练。
当孩子头部以颈部为支点,做各个方向、角度的旋转运动时,前庭觉得到刺激和按摩,从而帮助前庭神经发育成熟。
在感统训练中,人体大陀螺、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都是训练前庭平衡的项目。
大陀螺
让孩子盘腿坐在大陀螺内,由家长或老师通过摆动大陀螺进行旋转,或者是让孩子盘腿坐在大陀螺中,孩子靠扭动自己的身体使大陀螺旋转起来。
原地转圈
让孩子身体站直,在原地向同一方向转圈,可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二、摇晃运动
孩子坐摇摇车,往往乐此不疲,也因为在晃的过程中,他训练了前庭平衡觉。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度地将摇晃的感觉输入,可以促使其前庭系统正常化。在感统训练中,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千秋、吊床等都是训练前庭平衡的项目。
吊缆
让孩子轻松随意地仰躺在网缆中,老师或家长协助做前后左右方位的旋转摇晃摆动。
三、平衡运动
很多孩子在户外时,就很喜欢走到马路牙上张开双臂走一走,这常被家长忽视的运动,恰恰也是一种训练孩子前庭平衡觉的方式。
在感统训练中,经常通过走平衡木、平衡板、平衡脚踏车、跳跳球、骑大马等训练前庭平衡觉。
独脚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