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碎片时间迅速分析各个小目标之间的难易程度和先后逻辑顺序,将分解开来的一个个小的目标任务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序,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在任务的规定时间截止前从容不迫保质保量地将其完成。
精准地分解目标与有效分配时间与精力二者相结合可以由细枝末节至大局整体性地防止拖拉行为的产生,当在大任务之中的一个小目标完成之后,行动者不至于迷茫不前。
而且后一个目标清晰地引导着完成了先一个小目标的行动者,起到鼓励向前、杜绝停滞浪费时间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大众的拖延心理,提高了学习工作的效率,从而极大地刺激了行为者的行动力。
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只是做到了以上精准地分解目标与有效分配时间、精力两点,那也只是完成了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若是就此停滞不前,那么一切的前期准备便只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无法取得真正的胜利。
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取得成果的关键还是要着手去做。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无论做什么事,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便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但是,以我们的生活实际来看,许多事往往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经历过的人都深知面对一件事或者是一个崭新的选择,迈出第一步何其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勇士皆为时代的楷模。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一个好的开端更是克服拖拉恶习的关键。一个好的开端的完成是建立在精准地分解目标与有效分配时间、精力两点上的,有前二者的整体统筹规划,行动者才能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工作内容奠定基础。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件事情的积极与否的整体基调极大程度上源于开头,开头若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获得顺利完成的结果,那么后续工作也方便展开。
反之,如果开头时便是一团乱麻,那么就会给本就繁杂的后续工作更添烦恼,最好的结果便是顶着一团糟糕的境况从头烦闷着解决到最后,那么完成这项工作的心情便是消极的。
消极懈怠之下便更易出错,然后更加陷入一个消极与错误的巨大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反之,最坏的结果便是搞砸一切,导致拖延焦虑的消极思想。
保质保量的行动力在事情的进行过程中,良好积极的开端固然重要,但若是止步于此,拖延的坏习惯便又会找上门来,所以后续保质保量的行动力才是克服拖拉的不竭生命力。
在完成一个良好开端的小目标之后,稍事休息便开始投入下一阶段的目标当中,此时切忌取得一点阶段性的小成就之后的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