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2系列在国内的价格的确非常高,但是相比C1,除了OLED EX技术之外,C2并没有其他什么优势,甚至在亮度方面,55英寸以下的C2和C1完全没有区别。如果不是一定要购买42英寸的版本,那么可以说C2在目前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与其购买C2不如购买C1。C1在618期间的价格虽然不说是历史最低价,但至少比C2便宜得多了。
比如说同为48英寸的OLED电视,C1售价目前在8000元左右,而C2则要11000元左右;55英寸的C1在9000元左右;而C2则12000左右,差价达到3000元,但实际的效果和功能基本没有区别。而超过55英寸的话……说实话那不如直接购买索尼的A80J了,除了少两个HDMI 2.1接口之外,索尼任何地方都比LG更强。

从目前来看,LG现有OLED电视型号中,最值得购买的是48英寸以及55英寸的C1,如果实在需要42英寸的版本,那么只有C2可选,不过真是要拿来当显示器的话,也可以考虑KTC的42英寸OLED显示器,价格要便宜得多。至于LG其他OLED电视,我们至少在618期间是不推荐的,的确太没有性价比了,估计要等到双十一才可能有一定幅度的降价。
飞利浦OLED电视,786型号两个尺寸可以考虑国内上架OLED的合资电视,除了索尼和LG之外,另外一个还算有点意思的得是飞利浦。飞利浦的国行电视上架时间老是落后于国外很多,目前最新的电视还是去年的6系列,不过好在功能部分倒是不欠缺,比如HDMI 2.1接口、全规格HDR支持以及P5画质引擎等,都还是保留着的。

国内目前飞利浦去年6系列的OLED电视,有786、866等,更早的型号就不推荐了,比如4系列都是2020年的型号,也不支持HDMI 2.1等新功能。对于飞利浦来说,786就等于是LG的B1系列、866就等于是LG的C1系列。866我们并不推荐,55英寸的866行货居然卖到11000元,完全没什么性价比,所以如果是要求不算特别苛刻,那么786倒是可以考虑。
786系列飞利浦目前有两款分别是55英寸和65英寸,55英寸售价6999元,65英寸售价9999元,不能说很好的价格,但至少和LG的B1系列相比,有那么点价格优势,而且也要比索尼的A80J便宜不少,虽然档次也比A80J低了一些。786用的是老面板,并非LG的EVO面板,所以亮度部分有点吃亏,大概也就是600nits的峰值亮度了,不过飞利浦杂七杂八的功能不少,而且画质也算不错,加上HDMI 2.1的接口,如果预算有限但是需要比较全面的OLED电视,那么飞利浦的786系列是值得考虑的。

如果觉得786的价格都偏高了的话,那么还有一款OLED电视可以入手,那就是AOC的65Q9。这货其实就是直接OEM飞利浦的65英寸786而来,毕竟AOC和飞利浦都是冠捷旗下的公司,兄弟公司互相贴牌一下也不是啥问题。AOC的65Q9可比65英寸的飞利浦786要便宜,最低时7000元左右,现在价格则是在8000元以下,算是65英寸拥有HDMI 2.1接口中最为便宜的,只是峰值亮度调整到450nits左右,但是家用毫无压力。
小米OLED电视,最高端的77英寸性价比相对最高OLED电视其实尺寸越大,价格提升的幅度就越夸张,通常我们都不会推荐65英寸以上的产品,因为至少都是两万元以上了,比如说索尼的77英寸A80J,直接比65英寸的贵出一万元以上。而且如果真想购买77英寸的OLED电视,估计大家预算都比较充足了,也不需要我们过多介绍,LG、索尼、东芝随便买都不会有问啥问题。只不过如果想购买一款性价比较高的77英寸OLED电视,可能我们只能推荐小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