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只是这会让我们得到一个颇为复杂的方程式,而这样的方程式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引力行为。
广义相对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7年到1915年间提出并发展的引力理论。根据广义相对论来说,我们观察到的物质之间的引力效应都是由于它们对时空的扭曲所引起的。
在20世纪初期,作为一个对物质之间引力的科学性描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被大众接受了两百多年。在牛顿的模式中,引力是大质量物体之间所存在的吸引力,虽然牛顿被这个力量的未知性所困扰着,但这个基本框架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极其成功的。
从实验和观察中得知,爱因斯坦关于引力的描述中包含有几种牛顿定律里无法解释的效应,例如水星轨道和其他行星轨道的细微不同。与此同时,广义相对论对引力新效应也进行了预测,例如引力波、引力透镜和一种作用在时间上的引力效应,这种效应被称之为引力时间膨胀。许多的预测都被已经被实验和观察证实,而最近一个被证实的是关于引力波的预测。
广义相对论(GR,也称为广义相对论或GTR)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用几何语言建立而成的引力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对引力的说明。广义相对论不仅发展了狭义相对论,并且对牛顿的万有引力进行了提炼。他将引力统一描述成时间、空间或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实际上,这种时空曲率和时空物质和辐射中存在的能量与动量是直接相关的。这个体系是一种偏微分方程式,我们将其定义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