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业务来看,毛戈平的彩妆、护肤品的销售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招股书数据显示,毛戈平个人IP的“MGPIN”品牌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14亿元、2.47亿元、1.42亿元,占总收入比达七成;另外一个品牌“至爱终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665.12万元、5063.55万元、3715.47万元、2207.39万元。两个品牌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超八成。
虽然两大化妆品牌的收入很高,但是,都不是毛戈平公司自己生产的,主要依靠外协加工模式进行生产。在2017年的招股书中,毛戈平曾明确表示,当时公司尚未自建化妆品生产线。
更重要一点是,毛戈平在业务中说,对于两大化妆品牌有研发,但是研发投入十分低。根据招股书,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戈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44.69万元、305.11万元、342.27万元、157.1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0.88%、0.95%、1%、0.78%。
可对比同行来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17年,上海家化、御家汇、丸美、珀莱雅、拉芳家化的研发费用率均超2%。欧莱雅2021年在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达1029百万欧元,占销售额比为3.2%。
作为一个将自己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按照2017年的招股书,毛戈平的研发远低于可比同行。
不过,毛戈平的毛利率却异常高。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戈平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1.50%、79.70%、78.22%、78.88%;明显高于可比同行的行业均值。
此外,毛戈平的两大品牌毛利率也极高,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都在82%以上。
毛戈平产品毛利率极高来看,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毛戈平公司的品牌比较少,主打的就是“MGPIN”和“至爱终生”两个品牌,走的高端路线,而其他的同行品牌较多。比如,欧莱雅旗下覆盖有30多个子品牌,相比而言,毛利率可能会有所拉低;
另一方面,毛戈平的化妆产品主要依靠外协加工模式进行生产,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公司的成本,因而毛利率会有所拉高。
不过,代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无论是在质量环节还是长期的成本管理上,都具有不确定性,会带给品牌难以预料的风险。
产品屡陷质量风波随着近年来电商不断发展,以及直播带货热潮涌现,国内美妆市场也不断变化,资本的涌入下,美妆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中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达5199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将达6171亿元。未来随着社交平台对于美妆个护产品的推广,以及男性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凸显,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美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货美妆品牌涌现。比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在A股市场也已经有国内美妆品牌上市,比如丸美股份。
食品最重要的是质量安全,美妆产品也一样,因为是在人的皮肤上使用,质量安全问题也是首要。
近年来,关于美妆产品的质量问题频频发生。早在几年前的3.15晚会上,就曝光过一些不合格的美妆产品,比如SKII、欧莱雅、玫琳凯含激素;资生堂的肌肤之液、倩碧的紧肤精华素等铅汞含量严重超标等。
同样,毛戈平产品的质量风波也是频频发生。
据证券时报报道,2022年3月15日,珠江经济台(FM97.4)发布“十大不推荐产品”,其中包括了毛戈平旗下的“毛戈平光感滋润粉膏”。该产品被检出重金属铬含量相对较高,为 1.32mg/kg。
随后,毛戈平在其官方微博回应表示,“该报道所称之检测,未通过我公司取样,具体样本来源无从考证。欢迎消费者到我司来取证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