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2 11:43: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汪辟疆说近代诗》

当然,以现代学术眼光,衡量清人治学次第,难免带有当下学科或专业本位的“滤镜”。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越缦堂日记补编》十三册收录了李慈铭早年日记,张舜徽读毕后,印象是“咸同间李氏年犹少,学犹浅,故此十三册中所记,率诗词及时政,偶涉学问,可采者极少”(杨树达1937年1月26日记:“阅李爱伯《越缦堂日记补》讫。越缦于宋人说部浏览殆遍,可谓勤矣。然考订亦颇有差失。”见《积微翁回忆录》)。又举出若干实例,咸丰十年(1860),三十二岁,始在京城买得段玉裁(1735-1815)《说文解字注》;同治元年(1862),始听说桂文灿(1823-1884)进呈《孝经集证》《群经补证》诸书,“辄谓阅其书名,已为神往,不谓斯世尚有此人”;同治二年(1863),自述“昕夕置案之书”数十种,皆清儒诂经说字之作。据此,张氏认为李慈铭接触经学很晚,平日所涉又“皆非学者根原之地”,“徒记丑而博,何能窥寻学问深处?”

至于李慈铭最为自负的史学,张舜徽也同样看低,认为实多藉力于钱大昕、王鸣盛、赵翼三大家之史考著述,所撰札记驳杂不纯,缺少发明,所欲写就的著作,徒托空言,多未成书。同一观察,也移用于与李慈铭同时代的浙籍学人谭献,在张舜徽看来,文人治学,浮光掠影,“虽有涉猎之功,而无专精之业,故于经史大书,无能为役”,终究没有足够分量的著作,亦无从证明具有“专为表微之学”的能力:

乾嘉诸儒,专心力以治经训小学,鲜能究心乙部。故其时通读全史者,殆无几人。以钱氏之为《廿二史考异》,王氏之为《十七史商榷》,赵氏之为《廿二史札记》,贯通诸史,博考详稽,已如祥麟威凤,不可数睹。然扬搉言之,有史学,有史考。若此二家所从事者,乃史考耳。而亦各有偏重:钱氏重在校勘文字,王氏重在稽核典制,赵氏重在综比史实。用力不同,俱归有用。故后之治史者,俱奉为枕中之秘,而不复措意于根原之地。但守此三数种书资口给,炫博雅而已。

对于李慈铭和谭献,张舜徽特别强调其“文士”性质,没有耐心和毅力,“故于朴学家艰苦寂寞之功,无能为役”。巧合的是,两君“同产越中”,岂地气邪?关于两种志业之别,他又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

盖著述之业,谈何容易?必须刊落声华,专一神智,先之以十年廿载伏案之功,再益以旁推广揽披检之学,反诸己而有得,然后敢著纸笔,艰难寂寞,非文士所能堪。莼客少时偃蹇乡里,徒聘词华,及至京师,益徇声色(日记中所载狎游事甚多),以羸弱之躯,逐歌舞之地,亲迩书卷,为日无多,况彼为学未穷根株,而可轻言述造乎?(《张舜徽壮议轩日记》,441-442页;相似表述复见于《清人笔记条辨》,338页;《清人文集别录》,507页)

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5)

谭献(1832-1901)

李慈铭穷经研史,治学驳杂。当代学者发现《国朝儒林经籍小志》稿本,收近二百年间经学名儒百六十余人,注重“经籍目录”,意在以书存人,故可视为一部清代经学经典著作目录,也反映李氏基于“汉学”立场对于清代前中期学术史的总结和思考(参看张桂丽《李慈铭的清学史观——以〈国朝儒林经籍小志〉为中心》)。目前存世的李慈铭读书札记,总括论之:以部类言,以史部为主,以内容言,则以名物考订为主,史部中又以正史为大宗(参看卢敦基:《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3-112页)。除日记中所录外,多批注于史籍之眉端,内容多为校勘与注史(包括补充与驳正旧注)。数十年间“丹黄手校,必严必精”(《城西老屋赋》),固不乏“伏案之功”,对于“汉学”利弊,也未必全无心得,以为“汉学固不能无蔽也,而其为之甚难,其蔽亦非力学不能致也,特未深思而辨之耳。予亦非能为汉学者也,惟深知其难,而又喜其密实可贵耳”(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记)。

在李慈铭身后,弟子樊增祥(1846-1931)评价乃师:“伏念莼翁之在今日,论其所学,可云卓绝。然犹杜门穷经,不废铅椠,可谓能自竖立者矣。”(《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132页)后人读其书,也不能不承认李氏于学“用力勤至”。1919年,蔡元培(1868-1940)在杭州整理李慈铭日记,作《读〈越缦堂日记〉感赋》,有句云“卌年心力此中殚,等子称来字字安。史评经证翻新意,国故乡闻荟大观”。1922年,胡适读《越缦堂日记》,觉得“很有趣味”,“这部书也是使我重提起做日记的重要原因”,他作《病中读〈越缦堂日记〉戏题》,以六言诗为之写照:“宁可少睡几觉,不可一日无书。能读能校能注,先生不是蠹鱼。”(见《胡适的日记》)

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6)

《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

1930年代初,王重民(1903-1975)撮录诸史批校,兼采日记中之少部,汇辑《越缦堂读史札记》三十卷,又论其学,“宗许郑之家法,有徐庚之藻翰,文苑儒林兼而有之,在清代学者中,可称后劲”(《李越缦先生著述考》)。杨树达为《越缦堂读史札记》作序,将古代治史分为四派四枝,并论越缦史学之定位:

往者我国学者之治史籍也,有二派焉:其一曰批评,其二曰考证。而二派中又各有二枝:批评之第一枝曰批评史籍,如刘子玄(知几)、郑渔仲(樵)、章实斋(学诚)之流是也;第二枝曰批评史实,如胡致堂(寅)、张天如(溥)、王船山(夫之)之流是也。考证之第一枝曰考证史实,如钱竹汀(大昕)、洪筠轩(颐煊)之所为是也;其第二枝曰钩稽史实,如赵瓯北(翼)、王西庄(鸣盛)之所为是也。批评史籍,其途差狭,自刘(知几)、郑(樵)、章(学诚)外,殆不数见,自宋至清初,则批评史实最盛之时期也。清儒治学,恶蹈空,喜征实,彼惩于批评史实之虚而无当也,故变其道而趋于考证。于是,考证派之两枝,于乾嘉之际同时并起,而继其后者第一枝为盛。越缦先生者,乃承钱、洪之流而为有清一代之后殿者也。(《〈越缦堂读史札记〉序》)

李慈铭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然其读史杂钞、札记,多为片言短章,研究成果零散,亦未有理论总结,此乾嘉汉学家之遗风。杨树达总结说:“考证史实,为事较难而所得反小;钩稽史实,为之者较易而收获反丰。要之,非心思缜密、用力勤至者不能为,二者固无异也。”按上述派分,越缦史学主要承继钱大昕(1728-1804)、洪颐煊(1765-1833)一流,属“考证史实”一派。考证文字集腋成裘,蔚然可观,多文为富,结果“所得反小”,此种吊诡,颇合张舜徽所谓“博杂之辨”——

盖多之中又有博与杂之辨。学贵博,不贵杂。博者以一为主,凡与此相关联者,皆遍习之也。杂者中无所主,滥观广取而无归宿也。学不博则陋。然博之中必有别择去取,故博观贵能约取焉。至于杂之为害,人尽知之,固治学之士,所当痛绝也。

钱穆评论晚清学人陈澧(1810-1882)、朱一新(1846-1894),连及与后者同一乡贯的李慈铭、谭献,宣示“兰甫治学,仍循乾嘉以来经学涂辙,而稍变其体,前有所承,易于为力;鼎甫欲移治经为治史,蹊径别辟,事待创探,难于为功”,故《无邪堂答问》一书“博而无统,杂而寡要”,“旧辙已迷,新轸尚远,终于为一过渡之学者,同时两浙学人如李慈铭炁伯、谭献复堂之流,皆不免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陈兰甫》)。

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7)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李慈铭一生治学,出入经史,徘徊汉宋,不越乾嘉诸儒藩篱,亦步亦趋,其文“故实纷罗,文辞耀艳”(钱锺书《复堂日记序》),其学也难逃“博而无统、杂而寡要”之讥。其生前对沈曾植说:“处今世而治经,但当守孟子‘博学详说’四字,不必要求新异也。”(光绪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记)而移治经为治史,仍旧墨守成规。已受民国学风熏染的杨树达,论其理想中的“史学”,“必先取吾最丰富之史料之正史,审别之,钩稽之;又取前哲之所辛勤积贮如考证派之所为者,利用之,整比之;又益以金石考古之所得及外史之所具,然后,精密正确之史渐可冀也”。作为“考证史实”一派之“后殿者”的李慈铭,于此已然无能为力了。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败后数月,他于北京弃世。以后见之明,随后的中国即将开启一个伟大而动荡的“转型时代”(按张灏的解说,所谓“转型时代”,是指1895-1920年初,前后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先启后的关键时代,参其《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近世以降,西学东渐,李慈铭因循守旧,无所改作,终为清学之收尾者亦宜矣。

《越缦堂日记》而外,张舜徽通览《文集》十二卷,最终给出定评:

此虽名目繁多,大半皆平日读书杂钞笔记之属,本不足以言著述也。要其一生所学,悉荟萃于《越缦堂日记》中。余尝反复究览,知慈铭于经史小学,皆无专长。一生又好雌黄,不轻许可,终不免文士陋习。《清史稿》列之《文苑传》末,实为平允。(《清人文集别录》,506页)

民初开清史馆,纂修《清史稿》之际,总纂缪荃孙(1844-1919)拟有《儒学传目》,李慈铭初在列,同事吴士鉴(1868-1934)对其入“儒林传”提出异议:

越缦于经、小学未有著述,似难列于儒林。曾忆癸巳秋闱,此老监试,侄与闲谈,叩以生平著作,自言于经、小学毫无心得,即有一二说经之文,亦蹈袭前人,不足自立。故葵园(王先谦)刻《续经解》时来征所著,婉言谢之。此老自言如是,可见得失甘苦,非亲历者不知之。今陶仲彝(在铭)欲争入儒林,直是不知越缦也。若列入文苑,尚可为同光后劲;厕之儒林,黯然无色矣。(《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452页)

照此,则李慈铭生前对经学、小学造诣,尚有自知之明。在传统士人心目中,“儒林传”远重于“文苑传”。按清代国史修传标准,《儒林传》“须著作有关于经学,或述程朱奥义,或阐郑孔传笺者,方行采录”,至《文苑传》,则“博洽多闻,淹通史学者为上,而工诗古文词者次之”(谭宗浚《拟续修儒林文苑传条例》)。基于此类“史例”,主持纂修《清史稿·列传》的缪荃孙相应定有“《儒林》稍严,《文苑》宜宽收”的择人口径,故而李慈铭之子李承侯及其同乡陶在铭为之“力争儒林”。

按缪荃孙与李慈铭有私谊,李生前为校《云自在龛丛书》(薛英《李慈铭校缪荃孙所刻书》),李去世后,缪也曾为《越缦堂日记》出版奔走出力。1915年,缪氏函复吴士鉴,表示“李越缦列之《文苑》,而陶仲彝力争《儒林》,不知两传有何轩轾?越缦经学过于湘绮(王闿运),而只有《经说》数篇,殊不相合。从前谈过,条理通贯,别无专书,放下再说”。(陈东辉《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考释》)或在私情与公心间难以抉择,他一度打算将此事“放下再说”。数月后,始定议:“李莼客列一传于‘文苑’,以陶子缜(方琦)附之,似乎公允。”今《清史稿·列传》中,李慈铭终置于《文苑》,而王闿运列入《儒林》。

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8)

栏目热文

汇陶陶瓷是十大品牌吗(汇陶是正品广东砖吗)

汇陶陶瓷是十大品牌吗(汇陶是正品广东砖吗)

8月18日晚,正值高邑陶博会首日,汇力瓷业“汇力聚才 诚信共赢”大型财富招商会暨经销商答谢晚宴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中国建...

2022-11-02 11:31:45查看全文 >>

瓷砖三四线品牌100名(广东裕辉陶瓷是几线品牌)

瓷砖三四线品牌100名(广东裕辉陶瓷是几线品牌)

瓷砖是房屋装修占比较大的材料,不过因为瓷砖的种类繁多,而且各品牌之间的价格也有所差异,若是没有经验,很容易就会交智商税,...

2022-11-02 11:37:57查看全文 >>

佛山瓷砖最差的牌子(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

佛山瓷砖最差的牌子(广东瓷砖十大黑名单)

我们总是看见很多一线品牌瓷砖的盘点,但是对二线品牌的介绍相对较少。这是因为一线品牌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大家对于它的关注...

2022-11-02 11:17:19查看全文 >>

二线陶瓷十大排名(广东不合格瓷砖黑名单)

二线陶瓷十大排名(广东不合格瓷砖黑名单)

01.从一份大数据报告看头部企业前20强占全行业份额超过20%最近,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主席李作奇先生给...

2022-11-02 11:41:54查看全文 >>

一二三线品牌瓷砖排名(广东不合格瓷砖黑名单)

一二三线品牌瓷砖排名(广东不合格瓷砖黑名单)

上篇写了瓷砖的种类及适用区域,其实本打算写做一篇,但恐怕篇幅太长,读起来吃力,故分上下篇了,将就多赚点关注和流量=。=总...

2022-11-02 11:22:49查看全文 >>

佰家美居陶瓷是三线品牌(佳怡居陶瓷全国排名)

佰家美居陶瓷是三线品牌(佳怡居陶瓷全国排名)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珊珊全国高中风险区汇总(811 922) 9月20日2时更新 省份市/区县/街道/镇高风险区...

2022-11-02 11:20:58查看全文 >>

40元的抛釉砖用后经历(后悔没买抛光砖)

40元的抛釉砖用后经历(后悔没买抛光砖)

40元一块的抛釉砖能买吗?答案当然是可以!因为比40元更便宜的瓷砖也有人买。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40元一块的抛釉砖到底...

2022-11-02 11:14:10查看全文 >>

弘富居陶瓷是哪个旗下(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

弘富居陶瓷是哪个旗下(弘富居陶瓷是几线品牌)

来源:吉网正常交钱买房子,产权却一直“没影儿”,那是相当闹心。不过,好消息来了!16日,中国吉林网从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

2022-11-02 11:51:02查看全文 >>

陶圣居陶瓷是几线品牌(陶之冠瓷砖哪里产的)

陶圣居陶瓷是几线品牌(陶之冠瓷砖哪里产的)

做为一个新手,在挑选茶具套装的时候重在实惠实用。价格不要选择太贵的,因为一开始并不熟练,在泡茶的过程,你免不了会磕磕碰碰...

2022-11-02 11:43:23查看全文 >>

苹果手机自带放大镜如何调出(怎么开启苹果手机的放大镜)

苹果手机自带放大镜如何调出(怎么开启苹果手机的放大镜)

分享最实在的玩机技巧,洞察最前沿的科技资讯!大家好,这里是手机科技园!很多人都喜欢用iPhone,今天我就为大家精心整理...

2022-11-02 11:19:0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