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什么特点(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6 17:50: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从泥模上翻制而来的称为“范”。在泥模表面敷上泥料夯打紧实,外范就制成了,制好的外范需要分割成数块从模上脱下。因此在制作范时,必须在泥模外部涂抹上草木灰或锅底灰作为脱模剂。青铜器的纹饰在外范上雕刻,将外范阴干备用。翻范是铸造技术的基础也是青铜器铸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模范”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第四步:制内芯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什么特点,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5)

在硬化后的外范上贴上一定厚度的泥片,泥片的厚度就是器壁的厚度。将贴好泥片的外范拼接、固定,在内部填充泥料,夯打严实,并要留下一个或数个注入口,去掉外范和泥片所做成的就是内芯。如果需要铸造铭文,就用细泥条盘成反写的文字贴在内芯上。将制好的内芯阴于备用,与外范一同经过高温焙烧处理、硬化。

第五步:合范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什么特点,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6)

将内芯和外范组合起来的过程就是合范。先将内芯放置好,然后把分割开的外范合拢在内范外围,使内外范套合,合范时要精准,避免错位。所铸造器物的厚度就是内范与外范之间的距离,由于浇铸铜液的力大,内外范之间要有芯或片固定,防止外范和内范挨在一起,确保器壁厚均匀,提高成品率。

第六步:浇铸

浇铸就是将配比好的铜液通过浇铸口注陶范中。为了防止张力撑破外范,需要用泥土将外范围起、夯实。浇铸时采用“倒铸法”,目的是让气孔与铜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物底部即浇铸口,使器物表面光泽无暇、花纹清晰。浇铸前还需对范、芯进行预热温度达到400~500℃为最佳。为了防止铜液在浇铸过程中冷却,古人往往使用数个浇铸口同时浇铸。待铜液冷却后,再将外范打碎,就能取出所铸的青铜器。商周时期,范铸法铸造的青铜器“一范铸一器”,所以,商周时期范铸的青铜器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第七步:修整

刚铸好的青铜器表面比较粗糙,纹饰和铭文也不够清晰,需要进行打磨修饰。工匠要将铸件上的毛刺、飞边通过锤击、锯锉等工序进行打磨、修整,最终才能成为一件外表光滑、纹饰精美、铭文清晰的青铜器。古代铸造青铜器的工艺复杂,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耗时数月才能完成。今天我们用寥寥数语就描述青铜器的铸造流程,在古代却需要工匠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2)浑铸法、分铸法、叠铸法

商周时期造型简单的青铜器多是一次浇铸成形的,这种方法叫“浑铸法”或“整体浇铸”,但是遇到有活动部件或太复杂的青铜器时,怎么办呢?聪明的古在长期的造实践中逐渐创造了分铸、铸接等工艺。

分铸法也称“二次铸造法”,是先将器物的提梁、把手等小件铸好,再将铸好的小铸件嵌入器物的主体范上进行二次浇铸,两者就能套铸在起了。这个时期,人们还发明了铸接技术,工匠们会分别铸造器身和附件,再用铜液将器身与附件“粘合”,这种将分铸好的器身和耳、足等附件连接起来的方法就称为“铸接法”。铸接法是分铸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

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铸口浇铜水,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箭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通过了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我们看到了古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在今天,人们要想复原当时制作青铜器的工艺,还是要费番功夫的。

(3)失蜡法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什么特点,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7)

春秋时期,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工匠们发明了失蜡法大大提高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脱蜡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是一种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工艺流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用易熔化的石蜡或蜂蜡制成蜡模,然后用细泥浆多次在蜡模内外浇淋,形成铸形。

第二步:放置一段时间,待铸形干燥、硬化后,涂上耐高温材料,用高温焙烧,将其陶化。在这一过程中,蜡模受热化流出,铸形中形成空腔,也就是模范法中提到的腔型。

第三步:从注入口注入铜液,待铜液充满整个空腔,冷却凝固后,去除铸形,便可得到与蜡模相同的青铜器。

失蜡法通常用于造那些外形非常复杂的青铜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失蜡法的特点在于:第一,制模方法简易,提高了铸造效率;第二无需分块范,造的器物没有范痕;第三,器身整洁光滑,甚至可以做出玲珑剔透的镂空效果。

知识链接

目前考古发现的青铜时代采矿遗址主要有湖北大治铜绿山、湖南麻古矿并址、山西中条山、江西昌、安铜陵、内蒙古林西大井等,但在出土青铜器数量巨大的关中地区却至今未发这一时期的铜矿遗址。按照当时的文通运输条件,要铸造大量的青铜器,不可能从遥远的地方运铜矿石过来,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在铜矿附近治炼成铜锭,再送到目的地,然后由专门的人进行提炼和浇铸。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特征(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特征(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

在对商周时期艺术文化的研究之上,青铜器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信仰和审美。这些原始而庄重的器具 在商周人...

2022-11-06 17:32:26查看全文 >>

青铜铸造业在商周有何重大发展(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青铜铸造业在商周有何重大发展(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我国远古的石器时代结束以后,就进入了“青铜时代”,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我国的青铜时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

2022-11-06 17:43:42查看全文 >>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

导语:青铜时代是介于同时并用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之间的历史时期,以青铜器的广泛使用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青铜时代的青铜器...

2022-11-06 17:32:51查看全文 >>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有没有普及(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有没有普及(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

高考历史高考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已经完结,今天开始分享古代中国的经济,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想知道的,记得在下方留言告...

2022-11-06 17:45:08查看全文 >>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青铜铸造特点)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青铜铸造特点)

说到古代的青铜器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青铜器是由红铜料与锡、铅等多类金属的合金体,由于分离技术落后混入...

2022-11-06 17:13:08查看全文 >>

商周青铜铸造总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商周青铜铸造总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对材料的运用代表着人类文明与技术的进步,以中国社会为例,人们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那么在人类没有掌握...

2022-11-06 17:25:14查看全文 >>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课题十九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

2022-11-06 17:37:16查看全文 >>

商周青铜铸造业的特征(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技术)

商周青铜铸造业的特征(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技术)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小编交流微信:18721212984在中国,距...

2022-11-06 17:38:34查看全文 >>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有什么特点(商周时期青铜铸造)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有什么特点(商周时期青铜铸造)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最大特征时候出现了新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失蜡法的出现,使青铜艺术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出现...

2022-11-06 17:15:29查看全文 >>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特点)

受自然变迁、农耕生产和多次征战的影响,现在的润河及其支流小润河,与阜阳先秦时期的润水相比,在形态、体量上有很大不同。《水...

2022-11-06 17:16:0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