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7 09:43:3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史思明

邺城之战

肃宗定下平叛战略后,任命太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为了一战消灭安庆绪,肃宗集结了十路大军围攻邺城。

这十路大军分别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平卢兵马使董秦、镇西及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关内及泽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

关于此战唐军的兵力,有几种说法,有说是六十万人,也有说是二十万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实际只有十一万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唐军兵力都要多于安庆绪的七万人。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战不会有悬念,安庆绪必死无疑。然而,就在唐军准备给安庆绪致命一击时。意外还是来了。

什么呢?很无语的一个操作。

决战前夕,肃宗认为太子长时间跟节度使们搞在一起,难免会像自己当初那样,在节度使的拥立下称帝,遥尊自己为太上皇。

于是,他就撤了李豫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并把李豫调回京城。

等李豫走后,肃宗对郭子仪也不放心,他担心郭子仪功高盖主。于是,他就撤了郭子仪的副元帅职务。

郭子仪被撤职后,有人就劝肃宗,几大军区联合作战,没有强势大哥坐镇,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谁都想摘胜利果实,谁都不承担相关牺牲。最后的决战,如果没有总指挥统一调度,是不行的呀!

可是肃宗却说,安庆绪灭亡是指日可待,要什么总指挥?于是,在前线监军的宦官鱼朝恩就成了唐军的实际总指挥。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5)

就在肃宗瞎搅和的同时,安庆绪给史思明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援信,信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果你能派兵救援,我愿意把皇位拱手相让。

史思明见信后,很高兴,隔日便传令:尽起十三万范阳精兵,去邺城营救大燕皇帝。

不久后,史思明的大军就到了邺城外围。

见史思明来了,他的老冤家李光弼立即找到鱼朝恩,建议鱼朝恩允许自己率本部人马监视史思明,其余唐军部队继续围攻安庆绪。

李光弼的这个建议,在正常人看来,没有任何毛病。

但鱼朝恩的脑回路却是异于正常人,他说史思明就是秋后蚂蚱,等收拾了安庆绪,下一个就收拾他。现在不用管。

结果,战争进程偏偏就被史思明左右了。

唐军与安庆绪的决战开始后,史思明突然插足,指挥数万叛军*向唐军,而唐军由于没有统一指挥,还以为*向自己的叛军是友军。

于是,唐军就这么被史思明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袭了,被打得稀里哗啦。

事后,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礼的军队安全退出战场外,其他八个军区的部队,都在溃败中损失惨重。

而史思明在战后,则趁乱*掉了安庆绪,并在吞并安庆绪部队后,向南追*唐军,又几次打得唐军丢盔弃甲,轻松占领河北。

唐军惨败的这一幕,被诗圣杜甫看到。眼见百姓家破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杜甫就此写下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6)

拉锯战

叛军拿下河北后,史思明留下儿子史朝义镇守邺城,他自己则带领大军返回范阳。

回到范阳不久,史思明就登基称帝,自称大燕皇帝,并大封功臣。

而唐朝方面,遭遇这么大的败仗,必须要找人背锅。

那找谁背锅呢?

郭子仪呗。

其实肃宗不想让郭子仪背锅,但如果不让郭子仪背锅,就该轮到鱼朝恩背锅了。而鱼朝恩又不想背锅,于是他便在肃宗面前反复诋毁郭子仪。

最后,由于肃宗也不想让鱼朝恩背锅(在皇帝看来,宦官比节度使可靠),便下旨罢了郭子仪的节度使一职,并任命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兼朔方节度使。

对于肃宗的这个任命,李光弼感到很尴尬。

因为自从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成为朔方军掌门人以来,他在朔方将士心中的威信就一直很高,大部分朔方军士只认郭子仪。

现在朝廷罢免郭子仪的节度使一职,让李光弼去统领朔方军。这在李光弼看来,显然就是挖坑给他跳。

后来,李光弼用了很多办法,包括*了几个中级军官立威,也没有完全控制住朔方军。

最后还是唐肃宗下旨,进封朔方军的另一个元佬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副使,朔方军的权力交接才算是勉强完成。

而朔方军与李光弼之间的矛盾,也为唐军后来在邙山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7)

公元759年九月,蛰伏了许久的史思明决定搞事。他让小儿子史朝清镇守范阳,自己则率大军进至汴州(河南开封),与唐军展开会战。

史思明南下的时候,李光弼正在黄河沿岸视察官军的防御工事,他听说史思明准备在汴州会战,就星夜赶回洛阳布置。

回到洛阳后,李光弼召集洛阳众将、东都留守韦陟、河南尹李若幽等人商议对策。

韦陟建议,唐军应该直接放弃洛阳,留兵于陕州,主力退守潼关,利用潼关天险去阻挡史思明的兵锋。

但这个建议被李光弼直接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原因很简单,想想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下场就知道了。

可是叛军势大,而洛阳唐军兵力不足。不退守潼关又能怎么办呢?

李光弼思考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洛阳。

但大军不是退守潼关,而是退守黄河北岸的河阳(河南孟州)。李光弼的这种操作既是为了向皇帝表明死战不退的态度,也是为了背靠黄河天险,与叛军周旋。

后来,史思明率军攻下洛阳城。但由于李光弼已经提前疏散了老百姓,史思明拿下的只是一座空城。

史思明无奈,只好放弃洛阳,然后转而攻打李光弼驻守的河阳。

这一战,李光弼复制了太原保卫战吊打史思明的故事,仅用两万人就打得史思明大败。

眼见拿不下河阳,史思明只好退回洛阳,隔着黄河与李光弼对峙。

这一次对峙,时间长达十四个月,从公元759年十月,对峙到了公元761年二月。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8)

栏目热文

安禄山怎么被谁杀的(安禄山为啥被儿子杀了)

安禄山怎么被谁杀的(安禄山为啥被儿子杀了)

初唐开始,大唐一直是世界文明国家的大哥大。然而,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走了下坡路,被本国军阀和外国蛮子打的屁滚尿流。惋惜之...

2022-11-07 09:01:28查看全文 >>

安禄山为什么谋反(安禄山最后的结局)

安禄山为什么谋反(安禄山最后的结局)

《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

2022-11-07 09:34:11查看全文 >>

唐朝安史之乱死了多少人(唐朝是被谁给灭亡的)

唐朝安史之乱死了多少人(唐朝是被谁给灭亡的)

安史之乱,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浩劫!叛乱爆发的前夜,唐王朝是何等地盛世辉煌,威加宇内,四海升平!一曲《霓裳羽衣曲》恢弘大气,...

2022-11-07 09:00:40查看全文 >>

安史之乱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为何用了八年才平定)

安史之乱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为何用了八年才平定)

“安史之乱”是杨玉环的锅?唐朝天宝14年12月,天气还很冷,这天唐玄宗正在跟杨贵妃品茶。美人在怀,江山平定,这让唐玄宗好...

2022-11-07 08:57:48查看全文 >>

安禄山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有私情吗)

安禄山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有私情吗)

说起唐朝美女,我们就不得不说下杨贵妃了,她是我们中国古代曾经家喻户晓的四大美女。既当过唐玄宗儿媳妇的,也当过唐玄宗老婆。...

2022-11-07 08:59:47查看全文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150多年(中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年的朝代)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150多年(中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年的朝代)

公元756年夏,安禄山的大军在几乎未遇到抵抗的情况之下,开进了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曾经兴盛一时,让世人对其充满着...

2022-11-07 09:26:55查看全文 >>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

2022-11-07 09:24:49查看全文 >>

安禄山杨贵妃什么关系(杨玉环临死前的一番话)

安禄山杨贵妃什么关系(杨玉环临死前的一番话)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

2022-11-07 09:10:09查看全文 >>

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

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

安禄山留宿杨贵妃寝宫那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名著可以提高历史人物的知名度,比如上下五千年,三国人物最是家喻户晓,并不是说魏...

2022-11-07 09:11:49查看全文 >>

朱温灭唐有多残忍(朱温媳妇的照片)

朱温灭唐有多残忍(朱温媳妇的照片)

朱温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立下了不少战功,逐渐做大了自己,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

2022-11-07 09:46:1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