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水滴
构成方式:强相互作用力外壳,内部是力场发生器和控制系统,尾部为环形喷嘴
外壳材质:强相互作用力材料
表面温度:几乎达到绝对零度
速度:全速大约170KM/S,也可能更高
动力:未知,但是应该采用的是反冲发动机
能源:未知,推断为核聚变能
攻击方式:撞击
上面是简要描述,下面我们具体对水滴进行一下分析。
强相互作用力外壳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共有四种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到了微观层面,“力”的概念不再像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力那样,而是表现为粒子跟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又称为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等等。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其实都是电磁力维系的,而强力的强度是电磁力的一百倍。靠强力来维系的材料,自然比现在最坚固的物质还要坚固高百倍。
那么,这种“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真的存在吗?

四种力的典型强度和作用距离
如果把原子比做构建物质世界的砖块,我们的世界就是由100多种不同的“砖块”搭建而成。而原子其实是块“空心砖”。它由更小的砖块——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的直径仅为原子的几万分之一,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空的。从强力的角度看,质子和中子几乎是一样的,因此统称“核子”。如果压缩掉电子与核子核之间的虚空,比如由恒星内核塌缩而形成的中子星,密度就高得惊人。将地球上的所有海水压缩成这种物质,其大小刚够填满北京的“水立方”游泳馆,而渤海的海水则刚好可以装进观音的净瓶。

核子也不是最小的砖块,它由更小的“夸克”组成。夸克共有6种,再加上电子、缪子、陶子,以及对应的三种中微子,这12种粒子(还有它们的反粒子)才是物质世界最小的“砖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