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一直处于反复拉锯的状态。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肯定会组织大兵团进行大规模北伐,例如汉朝、唐朝、明朝的一系列北伐。因此,出现了各种边塞诗,例如“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败期,北方游牧政权肯定会卷土重来,进攻中原王朝的北部州县,甚至直接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南方政权北伐的诗词,例如“北伐西征尽圣谟,天声万里慰来苏。横戈已见吞封豕,徒手何难取短狐。学士谁陈平蔡雅。将军方上取燕图。老生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六尺躯”等等。
这样的情况从秦汉一直持续到了明朝,1644年,清朝利用10多年的时间,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在此之前,清朝通过联姻、赏赐和出兵打击,已经逐步控制了蒙古各部。在清朝的八旗军中,出现了汉军八旗、满八旗和蒙古八旗。清朝与蒙古王公们相互通婚,清朝贵族女子,嫁给各个蒙古王公。
蒙古贵族女子可以嫁给清朝皇帝或者其他贵族,双方关系很密切。在内陆各省,清朝沿用了行省区划,并且进一步完善。在内蒙古各地,清朝并没有设立行省区划。在清朝统治的前期,依靠强大国力支撑,这样的问题并不明显。但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一败再败,不得不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此时,西方列强开始纷纷窥视清朝的边疆地区。为了巩固边疆地区,清朝陆续组建了奉天省等几个省份。但是,截至清朝灭亡以前,在内蒙古地区并没有组建行省或者其他省级区划。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出于管理内蒙古各地的需要,北洋军阀政权陆续组建了绥远特别区、热河特别区、察哈尔特别区等几个特别区。
不过,特别区属于临时性的区划,1928年,当时的政权陆续组建了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宁夏省等4个省份。这4个省份被称为塞北四省,一方面加强了对内蒙古各地的管理,另一方面起到了战略缓冲作用。在著名的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中,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请注意,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之初,由于全国还没有彻底解放。这一阶段,内蒙古自治区的管辖范围,只有现在的内蒙古东部,首府设立在龙王庙。此时,内蒙古自治区下辖了6个盟,分别是: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呼纳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
我国外部环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塞北四省的战略缓冲作用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塞北四省都存在人口偏少、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1952年开始,截至1955年,塞北四省全部被撤销,大部分辖区划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蒙古自治区的管辖范围,迅速从东北地区延伸到了西北地区,各地区划也出现了各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