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许多皇陵都不可避免地遭到盗墓者的垂涎一样,乾陵也不例外,武则天驾崩一百多年后,唐朝末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兵变——黄巢起义,盐商出生身的黄巢占领长安后不久,便得知梁山西侧的黄土下埋藏着大量的碎石,那里很有可能就是乾陵的入口,于是他便带领着手下40万起义军,前往梁山西侧进行挖掘,一年半的挖掘整整把半座梁山都铲平了,还留下了40多米深的"黄巢沟”,始终都没有找到乾陵的地宫入口,一方面是武则天的乾陵规模太过庞大,另一方面则是这些人对盗墓没有什么了解,毫无头绪的挖掘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况且那些梁山西侧的碎石,是唐朝皇帝在修建陵墓时,故意放到了离陵墓很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们一直以来,都挖错了方向,后来唐朝军队集结打了过来,黄巢才带着手下不甘心的离去。他本人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嚣张的盗墓者,发倔的陵墓都是大有名气的,他还曾学过项羽,挖掘过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也曾学过董卓吕布,发倔过汉武帝所在的茂陵。但基本上都无功而返。
第二个把乾陵作为目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耀州节度使温韬,这个人在盗墓方面可比黄巢强不少,唐朝十七座皇帝陵墓,无一例外地都被他给盗了一遍,堪称唐代皇陵的克星,唯有最后的乾陵没有被他盗掘过,但他还是把罪恶的手伸向了乾陵,先后三次上去梁山进行挖掘,但每次上去都会遇到雷雨大作的情况,人一走天气就会放晴,一次也就罢了,但连着三次,硬是把迷信的温韬,吓得再也不敢打乾陵的主意了。民国时期,国军将领孙连仲为了筹集军饷,也把主意打到了乾陵上面,借着军事演习的幌子率众来到梁山,还学着大盗孙殿英的方式,使用炸药炸开了墓道的石条,里面冒出的黑烟让七名跟武则天同属山西的士兵当场死亡,孙连仲与在场的其他部下,吓得放弃了这个打算。像一些有名有姓的盗墓者,有17位都打过乾陵的主意,其他一些没有名气的盗墓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这些人之中,一个成功的也没有。至今为止,乾陵也是唐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唯一没有被盗墓者成功发倔的陵墓。
20世纪60年代,考古专家们就对着这座尘封已久乾陵,进行了墓道方面的勘测,他们发现墓门以及墓道内,全部采用的是石条堆砌而成,并用铁细腰连接而成,最后为了防止盗墓者进入,石条之间缝隙与沟槽都用烧红的铁水灌入,这种方法让所有两吨重的石条浇筑在一起,整个陵墓中一共有39层石条,每层有400多块。想要进入这种固若金汤的陵墓,在挖掘技术落后的古代,简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这也让它成为了继秦始皇陵墓后,极难被盗墓的皇陵之一。
古人曾信奉着一种“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恶习,认为人死后 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着,这就导致了许多皇帝都会把大量珍稀的金银珠宝,文玩书画放到自己的陵墓里面,武则天的乾陵自然也不例外,按照她执政后期生活的纸醉金迷,墓中藏有的财宝绝对比其他帝王的数量多出一大截,专家们对于乾陵里面埋葬的财宝,大致估量了一下,根据考证,地宫内的空间约有5000多立方米,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计算陪葬品的话,那么陪葬品的体积至少有1200多立方米,文物则最少有800吨以上,其价值绝对可以令全世界人震惊不已。但在这些数量众多的文物中,有一样文物足以让所有陪葬品变得黯然失色,它就是顶尖级的国宝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
现在我们所看到了《兰亭序》,无一例外全都是摹本,就连最接近真迹的“神龙本《兰亭集序》”摹本,距离超越原作也差的十分遥远,唐初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临摹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后人出家后,便把《兰亭序》真迹传给了自己的弟子,李世民通过关系从一个和尚手中索的《兰亭序》,每天睡觉时都会珍爱地放在枕边,死前还吩咐儿子李治,一定要把《兰亭序》放到自己墓中,就算是尽孝了,后来,盗墓者温韬将李世民所在的昭陵打开,把整个墓穴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兰亭序》,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李治并未听从李世民的话,再后来做了皇帝的李治也死了,他曾把生前所喜爱的字画一同带到了坟墓之中,如果说《兰亭序》真迹还真的存在的话,那一定就放在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1958年时,陕西乾县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着手建设本地的铁路工程,几个农民便打算在乾陵附近炸点石头用,这一炸却把乾陵墓的入口炸了出来,远在北京的著名作家兼历史学家郭沫若兴奋异常,立即向上面提议对乾陵进行挖掘,考虑到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够成熟,上面直接把这个提议给驳回了,那个炸开的大洞随后也被填补上了。或许只有到乾陵真正被开启的那一天起,我们才能有机会真正的目睹《兰亭序》的真迹。
在乾陵的十七座陪葬墓中,专家们则发现了武则天作为女人狠毒的一面,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被发倔,在墓室的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盗洞,而盗墓者早已经死去,手中拿着的还有一把斧头,看来是同伙在拿到财物后,就把他埋在了盗洞中,虽然遭受了盗墓者的小规模毁坏,但永泰公主墓中的大部分文物,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出土的随葬品虽然让人惊叹不已,但专家们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墙壁上绚丽多彩的唐代壁画上,堪称登峰造极的艺术品,墓主人永泰公主很有可能就像壁画中的,宫廷侍女一样端庄美丽。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名字叫做李仙蕙,死时年仅17岁,至于她的死因全都记载在墓志铭上,上面记载着她死于“珠胎毁月”,也就是因为难产去世,进行发掘陵墓时,专家们发现了一些永泰公主的盆骨碎片,复员后发现她的骨盆比正常的妇女要小,生育时特别容易导致流产,但更容易让人们相信的是,她被自己的至亲武则天处死了,她真正的死因还是因为政治原因,武则天在登基后,私生活上面极其不检点,永泰公主对此事有些不满,就跟自己的哥哥懿德太子李重润,以及丈夫武延基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被武则天给听到了,虽然都是自己的孩子亲戚,但他可不会心慈手软,硬是逼着李显把他的女儿等人全部处死。章怀太子李贤则是李显的亲生哥哥,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担任太子期间,深受大臣们的赞扬与拥戴,也因此受到武则天的猜忌,先是被贬为庶民,又被酷吏丘神绩逼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