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5 03:58:2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本访谈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潮流,实行“自我限权”“自我革命”的高度清醒和自觉,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体现了廉政和反腐蕴含唯物论基本观点,体现对高度集聚的腐败存量和来势凶猛的腐败增量严峻形势,必须采取高压治标为制度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决策,这是反腐败战略基本走向,法治反腐的根本之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1)

安全应急信息网任振兴主持专访廉政反腐宣教专家孙祥

主持:反腐倡廉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和纪律。在制度建设上要有“开弓没有回头的箭”的决心和勇气,“我们还必须动手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生存的温床。什么是温床呢?滥用权力,这就是一个温床。”“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

专述: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把我国的政治生活纳入法制化、制度化、民主化的轨道。“知行合一”的法治观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用制度管住权力,用监督制约权力,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监督意识和纪律观念,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促其‘不想为’”。以“知行合一”为特色的“法治观”作为治国理政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知行合一”的“法治观”在本质上是合法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它是主体以法治基本内涵为约束和指引,正确运用法律方法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思维方式。

主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有规矩意识,要讲规则、守规矩。对于规则思维的科学认识和研究,确立规则意识、运用规则思维是理解、培育和运用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公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普通公民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保障。

专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权保障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重视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并付诸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干部要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切实做好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主持:落实群众观,是完善权利救济的一种权利,权利救济是在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对权利人权利的保障。我们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树立民本意识,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是必由之路,也是根本保障。

专述:权利的救济是因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而由有关机关或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一定的程序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权力制约与监督是“法治观”的基本要求。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主持:权力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权力的规范行使是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专述:权力制约思维是将权力制约的精神理念、基本原则、实践要求运用于权力行使过程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是对权力结构科学化、权力行使法治化的理性认知过程,也是权力主体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活动。权力制约思维是有关权力有限性认识和必须受到制约的观念,必须受到监督的理念。只有强化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主持:公平正义思维是“法治观”的重要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公平正义贯彻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之中。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依法执政上,“依法执政是党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宏观经济调节还不完善,市场监管问题较多,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公共服务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更高水平上维护公平正义。

主持:当前我国在法治实践中,无论是公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还较为普遍的缺乏规则意识,缺乏尊重规则、准确运用规则进行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强化规则思维,防止权力任性,是践行“法治观”的基本要求。运用规则思维要处理好规则与原则与政策的关系。善于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

专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正确对待尊重规则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创新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深化改革和推动创新也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有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要按法律程序进行。”对于尊重规则与改革的关系,要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改革就是要冲破法律禁区,一味尊重规则就会迟滞改革;认为改革要上路,法律要让路;认为法律要保持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当的滞后性,法律很难引领改革等,认识是不对的。科学立法保障权利。公民的需要、利益只有通过法律的承认和认可才能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才能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加强地方立法和国家立法,是保障人民群众权利的必经步骤,也是权利保障 思维实践展开的逻辑起点。

主持: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专述:运用权力制约思维来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权力现象,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依法规范行使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集中体现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四个全面”的总要求。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体系,是我党治国理政、反对腐败、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活的不断变化、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权力运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反对腐败,从严治党。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责任思维是责任主体对自身角色、职责内容、相应后果的一种认知活动,以及运用这种观念分析、处理责任问题的逻辑过程。责任思维是责任主体对自身角色、职责内容、相应后果的一种认知活动,以及运用这种观念分析、处理责任问题的逻辑过程。

主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确保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执行法规制度强大的推动力。问责的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都要制度化、程序化。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要问到具体人头上。

专述:要把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范围,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得到充分释放。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仅要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而且要严肃追究相关*员的责任。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查处腐败案件,严惩腐败分子,通过发现、揭露、查证、惩处的执纪执法活动,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伸手必捉,威慑常在。

主持:当腐败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时刻,我们执政党的态度、决心、勇气如何,往往决定反腐败斗争的胜负。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我们党有了反腐败的态度、决心、勇气,抓住克制腐败蔓延态势的关键,任何腐败行为,无不从“小恶”开始,无不从一般违纪违规开始。如果建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和制度,就可以杜绝一切违纪违规行为,防止党员干部的无限腐败堕落,最终保证党员干部的清廉清正。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制度机制创新为核心,强化各项制度规范的执行力,使各级党员干部从心底里形成把法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的制度意识,通过推行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从而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时刻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者,坚决严肃查处,不得因权势大而破规,不能因问题小而姑息,不能因违者众而放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各项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与法规制度的执行有机结合起来,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范围,形成法规制度强大执行的推动力。将问责的主体、对象、内容、事项、程序和方式制度化、程序化,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释放出来。面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党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主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不是虚无缥缈的英雄主义幻想,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坚定政治立场,是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反腐“动员令”,是我党对多年来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总结,也是我党不可动摇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立场,更是提升我党执政能力的集中表现。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国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充分显示了反腐无禁区。**指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实践,既严厉有效地惩处了腐败分子,又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腐败行为不论大小均影响和危害社会,腐败是人民反映强烈和深恶痛绝的行为,也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苍蝇”不打,必然会成为“老虎”;“小案”不查,必然演变成为“大案”。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既要对小贪小腐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更要对大贪污大腐败分子予以严厉惩处。只有同时对“老虎苍蝇一起打”,才能体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反腐败态度,形成对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预示着反对腐败既抓大不放小、也抓小不放大,既要查出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也要打击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对党内和群众身边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予以清除。只要有人违法乱纪,就要坚决予以惩治、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绝不给其喘息的机会。当前铁的规定和措施已经颁布实施,贪污腐败的案子一件件被查处,给社会公众极大信心,让大小贪官望而生畏。

主持:干部腐败的主要根子就是特权。凡手握公权力者都有产生特权*的可能。不良作风是官员特权行为的外在表现,特权思想是官员不良作风的思想根源。一切特权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特权的本质是追求超越法律或者政策规定的特殊化、差异化的非法待遇或权利,它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特权与腐败之间并没有截然不同的明确界限,特权包含腐败因素,腐败往往通过特权行为来实现;特权对腐败有着催化剂和推动器的作用,特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演变为腐败,所以反腐败必须先反特权。

专述:“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人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对反对特权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经验,指明了当前和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方向。如果任由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的肆虐,必然使干部队伍整体性质发生腐化,必然导致国家法律制度的废弛,最终也必然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反特权的核心就是管住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为权力设置用权的边界,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达到以权利制约权力、以舆论制约权力和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有效制约科学机制,杜绝“权大于法”的现象出现。

主持:党中央强调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强调从领导干部做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领导干部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既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又要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领导干部及其亲属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通过案件查处,实现权力的依法、规范运行,进而清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通过紧盯违纪问题、严明纪律要求、加强通报曝光,形成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扭住“四风”不放,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坚持以上率下、管住“关键少数”。对不收手、不知止,规避组织监督,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的一律从严查处,对在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要深挖细查、决不放过,越往后执纪越严,以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主持:高压反腐既是我国反腐败阶段性工作部署结果,也将是我国未来政治的一种常态。这种新常态将使整个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公共权力系统内的人员即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使他们意识到廉洁从政是一种理所当然事情,并时刻感觉到纪律和法律的“高压电”存在。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有腐必惩、伸手必被捉”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反映和检举腐败问题和腐败现象,极大提高了腐败行为的发现机率。群众监督和及时查处所产生的冲击效应,释放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正能量,营造“伸手必捉”的反腐氛围。突出强调问责,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查处腐败案件的前提是及时发现腐败和揭露腐败问题。党中央不断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强调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并提出“一个中心、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全覆盖”等要求,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创新,形成了中央巡视工作的总方针。强调巡视工作要“回头看”,针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个“回马枪”。专项巡视的全面展开,加快巡视节奏频率,扩大巡视范围,做到了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哪里有问题反映就奔向哪里巡视。巡视是党章赋予纪检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央纪委不断创新巡视工作,突出巡视工作的重点。

主持:**强调,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抓住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手,为所欲为、自鸣得意的官员,对现在重要岗位还可能进一步提拔重用的年轻干部等干部的问题线索,要重点查处。同时,要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对有的问题未查完的干部,疑虑很大的干部,不能贸然提拔。选好干部、用对干部是头等大事,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对于顶风作案的,要严肃查处,从重处理,决不姑息。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腐败分子把外逃作为后路。通过引渡、遣返外逃的腐败分子,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对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我国向全球公布百份追逃“红色通缉令”,一大批长期潜逃国外的腐败分子落网,实现了外逃人员库存的反转,从而对腐败分子形成震慑力,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是党和国家向那些腐败分子发出了断其后路的强烈信号,能够有效遏制当前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管腐败分子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并绳之以法,决不能让腐败分子躲进“避罪天堂”、逍遥法外。全国各地把追逃追赃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部署。我国在国际反腐败领域话语权不断增强,显示了党中央对腐败分子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来的坚强决心,强化了“不敢腐”的社会氛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是始终强调从严治党、对腐败绝不手软,反腐既要有“政治勇气”又要有“政治智慧”,相信中国反腐会形成长久有效的反腐败体系。要充分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相信,只要坚定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当今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一个政治清廉、民主公正,国富民强的廉政中国将不是梦想。

来源:安全应急信息网

栏目热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哪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哪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哪些方面)

来源:经济日报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

2022-11-15 03:25:00查看全文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

思修复习提纲绪论  新的学习理念的内容、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

2022-11-15 03:47:58查看全文 >>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24个字口诀)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24个字口诀)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席卷全国和世界各地,我国疫情实行了动态清零政策,三年来疫情控制良好,虽然2022年吉林和上海...

2022-11-15 03:48:11查看全文 >>

怎么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

怎么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

2022-11-15 03:39:50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秋高气爽,漫步长江两岸,只见水清岸绿、草木葱茏。近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

2022-11-15 03:41:02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个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个特点)

80后是个典型的“80”后,出生于1980年前后,与70、80年代相比,它也已经步入而立之年。“80”年代的中国,正经...

2022-11-15 03:40:28查看全文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怎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怎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

2022-11-15 03:18:13查看全文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内涵是什么)

执笔:何成学(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核心关键词...

2022-11-15 03:14:23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新论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新论述)

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2022-11-15 03:13:47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同志们:现在,...

2022-11-15 03:54:5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