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意兰在培训机构中为学生上书法课程。 王以照 摄
翻看罗意兰的照片,她的刘海逐渐超过额头盖过左眼,自拍中也常只有右眼的形象。“那时候就是心里很自卑,用头发挡住了眼睛,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疤。”罗意兰说。
变薄的作业本
上小学之后,为能在作文里拿高分,罗意兰对在作业本上写出清秀的字迹十分在意。“错一个字,或者一个符号,我都会整页撕掉,所以每本作业本都很少纸张,20多页的作业本,最少的时候只剩两张。”罗意兰说。
罗意兰在培训机构内,指导学生学习书法。 王以照 摄
罗意兰的爱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对着一本爸爸买的硬笔字帖,她开始了书法练习。作业本变薄的过程,也是罗意兰的自信逐渐增长的日子。
罗意兰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抄画册的需求,成了罗意兰学习书法最大动力。
“爷爷奶奶有一些画册需要抄,我就特别地喜欢抄,特别地想把字练好,觉得这是一件特别争光的事,这也奠定了我热爱书法的基础。”罗意兰介绍。
写得一手好字和好作文的罗意兰,经常跟初中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到语文老师写对联卖,然后自己也萌发了一种心理,我也想要写好毛笔字,想写好对联拿去卖。”罗意兰说。
罗意兰在培训机构内,指导学生学习书法。 王以照 摄
进入高中,罗意兰加入了书法社团,并走上了书法艺术生的道路。在南宁书法培训班归来后,罗意兰逐渐自信起来,书法作品得到认可。每逢春节时,除了到街上摆摊卖对联,还有不少顾客专程上门订购。
“有人买我的书法对联,我是很开心的,觉得我自己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一点收获。自己写的对联第一次挂在自己家门上的时候,就觉得我的书法在放光芒。”罗意兰笑着说。
掀起的刘海
虽然大学没考上书法专业,但罗意兰并没放弃自己的爱好。从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罗意兰回到了桂平的家里,成为一名书法老师。
工作之余,罗意兰在家中与奶奶摘玉米。 王以照 摄
在培训机构里,身着白衬衫的罗意兰正在给学生上书法课,此前厚重的刘海早已被干练中分的发型代替。她戴上义眼的样子,也和其他的小姑娘没什么区别,到处都是“自信放光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