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安置补偿协议预签约阶段
符合签约条件的,并且选择货币补偿的棚改户可提前进行签订补偿协议,具体操作步骤为:
首先,提出书面预签约申请;其次,对被征收房屋进行初步测算;第三,预签约补偿安置协议书;第四,征收部门对腾退房屋进行验收;第五,对补偿款进行结算;补偿款预拨付后吗,正式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3.腾退房屋阶段
当棚户区改造公告发布后,征收方跟被征收人正式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被征收人开始腾退房屋,征收方对腾退的房屋进行验收。
4.资金拨付阶段
相关责任人对各相关材料进行复核,无异议后,资金拨付组根据补偿安置协议上约定的金额进行补偿款结算。所有相关资料归档,并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
律师提醒:棚户区改造的流程和补偿标准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实施,确保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 参与制定征收补偿方案的权利
跟其他征收、拆迁项目中的被征收人、被拆迁人一样,棚改户也有参与制定征收补偿方案的权利。
补偿不合理是引起拆迁纠纷的根本原因。补偿标准和征收补偿方案是由房屋征收部门制定的,而法律赋予了被征收(拆迁)人参与该补偿方案制定的权利。法律规定,补偿方案拟定后,需广泛征求被征收(拆迁)人的意见,若大多数人对此方案存在异议,征收单位需要组织听证,并及时修改补偿方案。
2. 获得公平补偿的权利
虽然棚户区改造是公益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棚改区居民同样享有获得公平补偿的权利。棚改区的补偿标准仍需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来拟定,即房屋本身的价值、临时安置费用、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用,或者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其他补偿费等,都需要考虑在内。
律师提醒:对于以何种方式进行补偿,棚改户有权选择是以房屋置换的方式,还是货币补偿的方式。
3. 对评估机构的选择权
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必经程序。一般情况下,是由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通过协商的方式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协商不成的,房屋征收部门可采取投票的方式,让被征收人投票决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选定评估机构。被征收人对评估结果又异议的,可在10个工作日之内申请复核评估。
当知道自己的房屋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后,会有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房子明明很新,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被划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合理吗?
那么,怎样判断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合法性呢?
首先,看该项目是否取得相关文件,如《棚户区改造项目确认书》;
其次,看是否征求了被征收人的意见,是否得到了多数被征收人的支持;
再次,看是否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如有没有依法作出征收决定、有没有征收补偿方案、有没有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公告、有没有征地批文、补偿方案是否合理,等等。
总之,棚户区改造,一定要在法定的程序下进行,棚改户享有跟被征收(拆迁)人一样的权利。在签订补偿协议前,棚改户一定要仔细思量、认真斟酌,因为协议一旦生效,会直接影响今后房屋的地段和面积,从而影响以后的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