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中有菘,最为常食。”——陶弘景
“在各式各样的蔬菜中,白菜是最常吃的”。土生土长的大白菜,就这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自己奠定了“百菜之王”的江湖地位。
2
为什么北方人习惯在冬天囤大白菜?
1:可选择的蔬菜有限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尤其在过去,蔬菜种植技术尚不发达,在冬天只能吃到有限的几样蔬菜,人们能接触到的新鲜叶菜,唯大白菜莫属。
与马铃薯、萝卜等冬储菜相比,大白菜吃法多样,还耐寒,存储得当的话一冬天都不用再为买菜而发愁了。
2:白菜真的太好吃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这样赞美白菜:“白菘类羔豚,罗土出熊踽。”大意就是“大白菜的美味不亚于羔羊、熊掌等珍稀物。”馋了顿一大锅白菜,也能吃出肉类鲜美的味道来。
“白菜能抵百菜”,既耐储存,味道又好,这样的好东西确定不多囤点吗?
看似平淡无奇的大白菜,其实见证着北方的发展史,亦体现了一种北方人过去对过冬深入骨髓的焦虑。
毕竟没有白菜的冬天是不完美的。
3
菘是从什么时候改名为大白菜的?
几千年间,白菜的品种也在不断变化。唐朝时选育出的白菘,到宋代开始正式叫白菜。
如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
4
为什么形容东西便宜用白菜价?
过去初冬收获期,大批大批白菜遍地都是,人们往往将一部分白菜存起来吃,多余的就拿到市场上售卖,这时候产量很大,供大于求所以价格就不高,久而久之,“白菜价”就形容一个东西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