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中考历史怎么快速复习(中考最后一个月历史怎么复习)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11 04:50:5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第一部分 考点速填速记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和保存火种。

2. 原始农业: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房屋是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制作并使用磨制石器,种植

5. 炎帝、黄帝: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西周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3. 青铜器: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开始。

5.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7.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8.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其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9. “百家争鸣

(1)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2)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礼治”、制天命而用之

(4)庄子道家代表人物,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精神自由

(5)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

(1)中央集权制度:①中央: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②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朝廷任免。

(2)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北部边疆的威胁。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4.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

5. 丝绸之路

(1)路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6.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 造纸术西汉时发明,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此后纸逐渐代替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8. 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写成 《伤寒杂病论》一书。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称为“医圣”。

9. 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10. 《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 祖冲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3.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1. 隋朝的统一: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589年,隋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2. 大运河的开通:从605年(隋炀帝时)起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科举制:创立(隋朝):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3)

完善(唐朝):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

二、 4. ①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政治方面:唐太宗进一步完善隋朝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②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在位期间年号:开元、天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5.唐朝经济:农业:出现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陶瓷器方面有“南青北白”之说,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还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商业表现: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城中有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是居民区)。

6.民族交往与交融

①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①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7.唐朝时期的 中日交往

遣唐使来华——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来。

鉴真东渡:应日本僧人邀请,于754年(唐玄宗时)第6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主持修建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8.玄奘西行:贞观(唐太宗)初年,西行天竺(今印度半岛)取经,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据他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9.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唐玄宗时)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宋朝

1. 宋朝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史称“陈桥兵变”或“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2.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军事方面:杯酒释兵权

②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以分散知州的权利。

③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

5.民族关系: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南宋和金:岳飞抗金

3.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秧马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茶树、棉花等种植范围扩大。

(2)手工业: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广州、泉州(两个大商港)、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3)商业: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开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二、蒙古与元朝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蒙古先后灭西夏、金,与南宋对峙。

3.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北京)。

4.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5. 元朝的统治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和调度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2)对边疆地区,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6.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1)娱乐商业场所: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在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2)文化方面:①宋元戏剧:杂剧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②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③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7. 雕版印刷术:我国隋唐时期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3世纪开始,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8. 指南针:战国时,制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时制成罗盘,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又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9. 火药唐朝时,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10.(二)海陆交通特点: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 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二、.政治上: 明朝皇权的强化

(1)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2)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两机构合称“厂卫”,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

三、思想文化:提倡尊孔崇儒。科举答卷规定为“八股文”。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四、经济上: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

、安徽的徽商。

四、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 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时期),他率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 戚继光抗倭: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的情怀和抱负。

5. 《本草纲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 《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 《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小说: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

8.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9. 明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10.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1. 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12. 清朝对西南边疆---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和班禅:1653年顺治帝时,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帝时,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②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③.乾隆帝时确立金奔巴瓶制度(又叫金瓶掣签)

14. 西北边疆---新疆的巩固: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5. 军机处的设立: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皇权雍正年间,设立军机房,后改名为军机处,它的设置促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6. 清朝文化专制政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17.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8. 《红楼梦》:清曹雪芹著,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19. 京剧: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国剧”。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5. 太平天国运动

(1)概况: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定都天京(原南京),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2)意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2)根本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口号:“自强”“求富”。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6)主要内容: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军事

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南洋、北洋、福建、广东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教育文化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1862年兴办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7)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8)作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概况: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日军旅顺大屠*→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殉国)。

(3)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3. 《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签订。

(2)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活动

(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如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如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四川成都的《蜀学报》。

5.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 义和团运动:性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7. 八国联军侵华: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 《辛丑条约

(1)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地位: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1905年8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的指导思想

2. 辛亥革命

(1)标志性事件——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重要革命成果:

①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性质: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4)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主张使用白话文

(4)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 、胡适。

(5)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6)评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 五四运动

(1)开始时间: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爆发与发展: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4)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5)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3. 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与会代表:*、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4)会议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

(5)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1)形成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2)合作成果:①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②共同领导北伐战争

(3)合作破裂的标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2.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 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发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城市受挫后,*带领队伍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部队会师。两军会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

(1)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会师: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爆发,日军在北平卢沟桥突然进攻中国守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 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5. 南京大屠*: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6. 正面战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爆发,1937年11月以上海失陷结束。该次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消灭日军1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7.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设伏,将日军1 000多人全部歼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领导发动的对日军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8.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1)胜利原因:①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海外华侨的物力、财力支持等,即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历史意义:①国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 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为了争取和平与民主,*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 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内战。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5. 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著名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 南京解放(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张謇: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2.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产生并缓慢发展(洋务运动到清末)→“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逐渐凋敝、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

3.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劝禁缠足、更礼仪、改称呼等。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1949年10月1日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5.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

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6.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历史事件: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二、. 抗美援朝

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6.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三. 土地改革

(1)概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实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1)建设成就:交通运输:建成沟通长江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等。

(2)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三大改造:从1953年开始,我国相继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和平的赎买方式有代价地将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赎买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时期:

1.时代模范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1956年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探索中的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成就: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2)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5.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叫五四宪法。

②五四宪法的地位和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它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1)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尝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重点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对外开放: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和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4. *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理论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开创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

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1992年初,*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共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0.中共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1)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五个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最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最先得到成功运用是香港问题。

3.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之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叫万隆会议)上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改善

3. 中美关系: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医学: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代表成就有: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等。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代表成就有: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进位制计数法;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 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代表成就有:发明阿拉伯数字;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种姓制度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1. 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但其民主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起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但也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4.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5.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建筑艺术: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典型代表;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是罗马代表性建筑。

(3)哲学①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3)法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历法:凯撒命人编制的“儒略历”是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其确定为国教。

2. 西欧庄园: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庄园主要由领主与佃户构成,设有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3.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4.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5.大学的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6. 《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订,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 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 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

3.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①翻译大量典籍。②改造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③《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④《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⑤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1.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出现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3. 新航路开辟:15世纪开始,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4. 殖民掠夺:①“三角贸易”:主要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进行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英国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②荷兰-------“海上马车夫” ; 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

③殖民争霸:17世纪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政体)逐渐形成。

2.美国独立战争:(1)①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②开始的标志: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

③建军:1775年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④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⑤战争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2)性质: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 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颁布。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 法国大革命:(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主要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④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②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③颁布文件: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④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处死(雅各宾派)

(3)拿破仑帝国 ①建立时间:1804年②颁布文件: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又称《民法典》),后来,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 第一次工业革命:①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棉纺织业开展。②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③瓦特改进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开始。章西女王是杰出代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3.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 美国南北战争: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其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1861~1865年,林肯领导美国内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作战的积极性。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维护美国的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5.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为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明治政府进行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主要成果:

(1)爱迪生及其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被称为“发明大王”

(2)内燃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3)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发明了汽车;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4)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5)化学工业:1867年,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1884年,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2. 英国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

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882年,英国(核心)、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协约;20世纪初,德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索:1914年6月 萨拉热窝事件

(2)转折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3)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4)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3.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4.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三巨头”: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蒙梭、美国威尔逊

1919年召开,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系,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5.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召开,由美国主导,签署了《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秩序(世界格局):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 新经济政策:苏俄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等。

8. 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9. 农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初,斯大林领导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但农民利益严重受损,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10. 苏联模式: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也称斯大林体制)形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11.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甘地两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经济大危机:1929年----1933年世界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 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应对经济危机,史称“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有:①整顿金融体系。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④推行“以工代赈”。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新政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德国:①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②对内恐怖独裁。③对外侵略扩张。

(3)日本: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法西斯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2)反法西斯的斗争:1941年10月~1942年1月,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年,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每年9月3号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5. 开罗会议: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并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6. 雅尔塔会议:1945年,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7.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召开。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 美苏冷战: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提出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在经济上控制东欧;1949年,德国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2. 欧洲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简称“欧共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即欧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 日本经济的发展: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获得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4.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5. 苏联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 万隆会议:1955年召开,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召开。形成了“万隆精神”。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联合国:1945年10月正式成立。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简称WTO。1995年成立;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世界多极化趋势: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是: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5. 生态与人口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如温室效应加剧、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等;人口过快增长。

第二部分 知识整合速记

一、历史之最

1.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2. 世界上迄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后)母戊鼎

3.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4. 战国时期最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

5.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长平之战(秦、赵之间)

6.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7.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8.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的交子

9.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曹雪芹

的《红楼梦》

10. 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11. 中国近代赔款数额最大的条约——《辛丑条约》

12. 我国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的时期——洋务运动时期

13.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战役——台儿庄战役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15.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16. 17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英国

二、第一类事件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4.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5.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史记》

6. 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北宋

7.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8.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9. 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李大钊

10.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南昌起义

11. 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2.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大捷

13.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14.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5. 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16.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18.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19. 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

20.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麦哲伦船队

21. 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22. 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23. 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弟

24.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三、标志类事件

1. 中国早期王朝产生——夏朝的建立

2.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的设置

3. 清代君主专制强化至顶峰——军机处的设立

4.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5.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

6. 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辛亥革命

7.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8.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9. 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

1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1.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全面抗战)——七七事变

12.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签署投降书

13. 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4. 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1905年)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日)

16.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签署《朝鲜停战协定》(19537月)

17. 封建土地制度结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2年底)

18. 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完成

19.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

20. 中国打破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2.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3.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24.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的发表

25. 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6.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珍妮纺纱机的发明(1765年)

27.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

28. 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29.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1年农奴制改革

30. 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明治维新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投降(1918年)

33. 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9281937年)

34. 苏联模式形成——苏联新宪法的公布(1936年)

35.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36.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11日)

37.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

38. 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德国向同盟国投降

3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日本签署投降书

40. “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3月)

41.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华约的建立

42. 美苏冷战宣告结束,两极格局结束——苏联解体(1991年底)

43.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纳米比亚宣告独立(1990年)

四、“开始”“开端”类事件

(注:含序幕、兴起等)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 儒家学说被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汉武帝时期

3.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

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5. 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洋务运动

6.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

7.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

9.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1. 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 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彼得一世改革

14.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万隆会议

五、“转折”类事件

1. 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2.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

5. 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明治维新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六、“主张”“口号”类事件

1. “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2. “变法维新”——戊戌变法

3.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4. “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5.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6.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五四运动

7. “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8. “实业救国”——张謇兴办实业

七、导火索类事件

1. 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虎门销烟

2.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

4.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5. 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珍珠港事件

栏目热文

中考历史怎么复习才能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怎么快速提高)

中考历史怎么复习才能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怎么快速提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考历史,初中历史提分绝密资料】 哈!拿去看看吧,超级实用的复习资料哈!因为篇幅有限,截取了一部分资...

2023-05-11 04:55:02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零基础怎么复习(中考前历史怎么复习)

中考历史零基础怎么复习(中考前历史怎么复习)

一、站位要高,注重家国情怀和历史规律复习渗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中考试题中也明确了这一要求...

2023-05-11 04:26:15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最容易考的方法(今年中考历史最容易考的知识点)

中考历史最容易考的方法(今年中考历史最容易考的知识点)

中考历史是有规律的,得规律者得高分。还有很多家长不知道,2023年中考历史是有规律的,得规律者可得高分。我把这个历史命题...

2023-05-11 04:21:18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怎么才能考好(中考历史压轴题100题)

中考历史怎么才能考好(中考历史压轴题100题)

班主任要求打印: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三天背完考高分,...

2023-05-11 04:26:39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中考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文|如颖随行育儿经中考倒计时还有30多天了,孩子的小四科一直处于刚及格状态,离优秀80-90分都还差一大截,如果每科再提...

2023-05-11 05:01:09查看全文 >>

如何复习好中考历史(中考历史如何高效复习)

如何复习好中考历史(中考历史如何高效复习)

中考历史如何审题,又如何拿高分?5月13日晚8时,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历史老师周亚孟将做客2023潇湘晨报中考公益大...

2023-05-11 04:22:10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图(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全归纳)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图(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全归纳)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考历史,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46图)】 哈!拿去看看吧,超级实用的复习资料哈!因为篇幅有限...

2023-05-11 04:47:56查看全文 >>

中考历史最后怎么复习(中考前复习历史的最有效的方法)

中考历史最后怎么复习(中考前复习历史的最有效的方法)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摄影记者 李辉海报制作 刘明2023年,武汉将正式全面实施“新中考”,历史学科重新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2023-05-11 05:04:50查看全文 >>

免费申请试用报告怎么写(0元试用申请理由怎么写)

免费申请试用报告怎么写(0元试用申请理由怎么写)

怎样写出牛逼哄哄的试用报告?(内心独白:前提是你得有机会写啊T T,想拿到试用的机会,请自动转爱心小贴士)一篇好的产品试...

2023-05-11 04:54:45查看全文 >>

申请试用的申请理由(试用申请开头怎么写)

申请试用的申请理由(试用申请开头怎么写)

也许大家发现了,“我是新人”的“借口”可能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试用期),因为在这三个月内,大伙儿对你的错误容忍度还是很高...

2023-05-11 04:43:0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