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朱自清怎么去世的(朱自清死因简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15 00:07:3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这种诗千篇一律,没有“我”。但在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诗人。

南北朝

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四声的分别,平仄的性质,双声叠韵的作用,都有人指出,让诗文作家注意。从前只着重句末的韵,这时更着重句中的“和”。

从此诗文都力求谐调,远于语言的自然。这时的诗,一面讲究用典,一面讲究声律,免不了侧重技巧的毛病。

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种形式与题材的新变,一直影响到唐初的诗。

朱自清怎么去世的,朱自清死因简介(13)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

初唐时候,大体上还继续着南朝的风气,辗转在艳情的圈子里。但是就在这时候,沈佺期、宋之问奠定了律诗的体制。律有“声律”“法律”两义。律诗体制短小,组织必须经济,才能发挥它的效力,“法律”便是这个意思。但沈、宋的成就只在声律上,“法律”上的进展,还等待后来的作家。

陈子昂、李白等人认为宫体诗没有价值,他们不但否定了当时古体诗的题材,也否定了那些诗的形式。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他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

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没有一个诗人不发扬光大他的。

朱自清怎么去世的,朱自清死因简介(14)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商隐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器局较大。而杜牧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二人都可归为绮丽一派。而还有一些人专学张籍、贾岛的五言律,这两家都重苦吟,总捉摸着将平常的题材写得出奇,所以思深语精,别出蹊径。这些其实都是杜甫的鳞爪,也都是宋诗的先驱;绮丽一派只影响宋初的诗,僻涩、粗豪两派却影响了宋一代的诗。

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王禹偁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

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

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的诗气象洪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到用笔如舌的地步。

苏轼门下出了一个黄庭坚,是第一个有意地讲究诗的技巧的人。他作诗着重锻炼,着重句律,句律就是篇章字句的组织与变化。他开了江西诗派。

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杨万里为人有气节;他的诗常常变格调。写景最工;写人的情意,也能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范成大是个达官。他是个自然诗人,清新中兼有拗峭。陆游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他作诗也重真率,轻“藻绘”,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03 诗歌学习如何上道?

我们学习古文,虽然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诗的兴味总是大于古文的。这是因为困难在意义,而兴味在声调;声调是诗的原始的也是主要的效用。所以,吟诵,是诗的兴味的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

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若想入得诗学之门,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这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却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诗人。当然,这也不是说学诗之人不应该读十部诗集,而是说若不能仔仔细细读这些诗集,读了也是无用功。

朱自清怎么去世的,朱自清死因简介(1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刚入诗学不必强求作诗,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具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

而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记诵的效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它因音数(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的限制,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有时相远,但绝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句数有定,篇幅较短,有时还要对偶,所以更其是如此。

固然,这种表现法,记诵的诗多了,也可比较同异,渐渐悟出;但为时既久,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

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申述文义,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用什么材料,表什么意思,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可是文义与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究竟不成。

朱自清先生亲自推荐了一些可看之书,这其中有李锳《诗法易简录》、朱宝莹《诗式》、《文选》李善注,《玉台新咏》吴兆宜笺注等。

04 读诗让人学会节制自己的感情

我们在心情烦郁之际朗吟几首诗,便会觉得心上平静些。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是节奏的,同时直接诉诸感觉,又是最经济的,语短而意长。具备这些条件,读了心上容易平静轻松,也是自然,所以说诗可以陶冶性情。

但诗绝不只是一种消遣。诗调平情感,也就是节制情感。诗里的喜怒哀乐跟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这是经过“再团再炼再调和”的。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想不到作诗。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他才会吟味那平静了的情感想到作诗,于是乎运思造句,作成他的诗,这才可以供欣赏。

读诗所欣赏的便是诗里所表现的那些平静了的情感。假如是好诗,说的即使怎样可气可哀,我们还是不厌百回读的。在实生活里便不然,可气可哀的事我们大概不愿重提。这似乎是有私、无私或有我无我的分别,诗里无我,实生活里有我

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

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朱自清怎么去世的,朱自清死因简介(16)

栏目热文

朱自清生平(朱自清简介主要成就)

朱自清生平(朱自清简介主要成就)

01朱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朱鸿钧尤爱苏东坡,替自己取字号小坡,替自己的儿子取大名自华,源自苏诗“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还有...

2023-05-15 00:04:38查看全文 >>

《背影》全文(背影原文可复制)

《背影》全文(背影原文可复制)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

2023-05-14 23:58:13查看全文 >>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什么家(冰心是我国著名的什么家)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什么家(冰心是我国著名的什么家)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2023-05-15 00:27:56查看全文 >>

朱自清家世简表(朱自清子女简介)

朱自清家世简表(朱自清子女简介)

1928年的一天,位于扬州一处老街旧巷的朱家,收到了邮差送上门的一个厚厚的大信封,信封上的寄件人写着“朱自清”三个字,而...

2023-05-15 00:11:04查看全文 >>

朱自清详细简介(朱自清家世简表)

朱自清详细简介(朱自清家世简表)

有一个人,堪称语文课本的“霸屏王”。无论是中学课本,还是高中课本,你都能看到他的作品——《春》《背影》《荷塘月色》《威尼...

2023-05-15 00:04:31查看全文 >>

朱自清十大经典散文(春朱自清原文)

朱自清十大经典散文(春朱自清原文)

他的《背影》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他的《荷塘月色》《春》伴随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他选“自清”做名,勉励自己困境...

2023-05-15 00:37:10查看全文 >>

朱自清的故事简短(朱自清的三个故事简短)

朱自清的故事简短(朱自清的三个故事简短)

文|高宝宝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2023-05-15 00:36:32查看全文 >>

老子和孔子的关系(老子比释迦牟尼大几岁)

老子和孔子的关系(老子比释迦牟尼大几岁)

来源丨喜马拉雅东岳先生的精品课《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关于孔子与老子的关系,一直被学者质疑,但是从诸多古书中,包...

2023-05-15 00:01:20查看全文 >>

老子临死前遗言(老子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老子临死前遗言(老子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老子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段话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其实也可以算老...

2023-05-15 00:36:13查看全文 >>

老子生平介绍(老子简介简短)

老子生平介绍(老子简介简短)

01老子简介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

2023-05-15 00:02:0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