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维生素C的好处,多数人都知道它有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抗氧化等功效,然而,近年来各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维生素C还有很多重要功效,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1、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维生素C还能促使细胞产生干扰素,减少白细胞与病毒的结合,保持白细胞的数目;激活白细胞,增强抵抗力。同时,维生素C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消除致病因子。
2、抗坏血症
血管壁的强度和维生素C有很大关系。维生素C不足,微血管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淤血、紫斑,引起疼痛和关节胀痛,严重时胃壁、肾脏及肾骨膜下均可能有出血现象,更严重将直接导致死亡。而补充维生素C可以帮助治疗。
3、帮助改善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帮助肠道吸收食物中的铁质,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对治疗缺铁性贫血有积极意义。
4、帮助改善骨质疏松
服用维生素C后,胃中可以形成有利于钙吸收的酸性环境,并防止不溶性钙络合物在胃部的生成及发生沉淀,而钙又是构成骨质的重要元素,因此服用维生素C能够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维生素C是公认形成和维持骨胶原的元素。维生素C严重缺乏时,会使胶原结构受损,关节活动时有细碎响声、疼痛、腿肿、走路困难。
维生素C对人体好处多多,那么每天额外补充一片维生素C片,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阻挡各种疾病,延年益寿呢?
其实不然,正常人群只要保持种类丰富和规律的饮食,一般就能够获取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并不用刻意额外补充。
通过食物补充维C,通常推荐维C含量较为丰富的新鲜果蔬,如酸枣,维C含量高达900毫克/百克,大约1-2颗就能满足每日维C所需。而猕猴桃、山楂、草莓、橙子、橘子、辣椒、西兰花、菠菜、水萝卜的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可以按需食用。
而如果是特殊人群,如吸烟者、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和哺乳期妇女等,日常饮食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则可以考虑通过补剂额外补充。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补充维生素C也要适度。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健康人群,每天推荐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就能够满足我们机体的需求,尽量不要超过最高限量2000毫克。
如果过量摄入,突然停用易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浓度骤然下降,可引发坏血病的临床表现,如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及心功能受损。另外,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加速动脉的硬化,高浓度的维生素C也容易使尿液酸度增高,诱发结石,损害肾脏健康。
可见,维生素C虽好,但日常服用仍需谨慎。且药补不如食补,要想补充维生素C首要方法还是保证膳食营养均衡,保证水果蔬菜的足量摄入。
三、关于维生素C的2个作用,其实没那么厉害综上可知,维生素C是人体必要的微量营养素之一,但是对于其健康功效,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1、补充维生素C,不能绝对防癌抗癌
有人长期服用维生素C以提高免疫力来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甚至认为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和对抗癌症。
但是,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基于近87万队列人群(含24.8万余例癌症患者)基因型数据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与多种高发病率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结直肠癌)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联。
虽然研究团队也发现,通过膳食评估获取的维生素C摄入量能显著降低肺癌发病率。但是研究主要负责人员郑钜圣认为,“这很可能与随水果、蔬菜一起摄入的非维生素C成分有关,如膳食纤维、其他多酚类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