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是守信用的意思,鸡黍之交指朋友之间一诺千金,同样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字巨卿。张劭,字元伯。两人当年同在太学游学,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同学,后来成了朋友。毕业时,巨卿对元伯说:“哥们儿,两年后我一定会去拜访你全家”。于是两人约定了具体日子后洒泪告别。
眼看着两人的好日子快到了,元伯激动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母亲,元伯母亲说你这都2年了,而且相隔千里,孩子你也太实诚了点吧!
元伯说:“不,母亲,巨卿一定会来!”母亲说:“好吧,如果真来了,我准备大餐招待他。”
好日子来临那天,巨卿果然出现在元伯面前。两人相拥而泣,把酒言欢,后来,人们就把元伯和巨卿之间这种讲信用的朋友,称为鸡黍之交。
第五拜:舍命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又叫羊左之交,羊就羊角哀,左是指左伯桃。出自西汉《烈士传》。
春秋时,楚元王招贤纳士,左伯桃听说后决定去试一试,毕竟年近四十了,讨个一官半职也好生活。行至中途,天降大雨,远远望见竹林之中有一户人家,于是左伯桃就去借宿。那户人家有一个读书人,两人自我介绍一番后,方知那人名叫羊角哀。
他们在一起聊天,原来两个人都有着一样的命运,都自幼丧亲,又因爱好读书荒废了农业,以至于家贫如洗。同病相怜,又有共同爱好,两人真是一见如故,就结拜了兄弟。左伯桃对羊角哀说了自己要去求官,并劝羊角哀组队,羊欣然答允。
可两人都穷啊,粮食不够吃不说,他们衣衫单薄,又恰逢冬季,照这样下去到不了楚国就双双嗝屁了,于是左伯桃脱下自己的衣服给羊角哀披上,把自己的食物也全部交给羊角哀,说:“兄弟啊,与其两个人都死,不如你活下来,将来得到重用,记得回来厚葬哥哥就是啦!”
后来,羊角哀果然得到了楚元王的重用,楚元王知道了他和左伯桃的事情后,以上卿之礼厚葬了左伯桃。
故事还没完,有一天羊角哀在睡梦中遇到左伯桃对他诉苦:“兄弟啊,你虽然厚葬了我,但是我的坟地隔壁是荆轲,他刺秦失败后天天欺负我,我该如何是好?”羊角哀猛然惊醒,写下遗书吩咐家人将他与左伯桃葬在一起,然后自*,这才有了“二鬼战荆轲”的故事。
第六拜:忘年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指的是两人年岁相差很大,而结为朋友,说的是东汉末年孔融和祢衡的故事,出自《后汉书·祢衡传》。
孔融就是那个四岁让梨的人,祢衡是裸衣骂曹后来被砍的人,这两人相差20岁,隔了一代,《后汉书》记载: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祢衡这个人很有才华,据说他能做到过目不忘,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青睐,两人亦师亦友,关系融洽。
祢衡这人啥都好,就一个缺点,眼高于顶,最看不起的就是当官的人。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心日益膨胀,孔融看不惯就写奏章去讽刺,祢衡不干,直接指着曹操鼻子就骂,曹操忌惮孔融的名声,不敢拿他怎样,但是对于祢衡这个小家伙就不客气了,他用计把祢衡支到黄祖门下,料定了祢衡会得罪黄祖,果然,祢衡一见到黄祖就开骂,黄祖一怒之下就给他砍了。
孔融和祢衡两人在一起,超爱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仲尼就是孔子啊,这多高的评价,孔融反嘴对祢衡就是一句“颜回复生”,这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融和祢衡本来就是师友关系,这又互吹对方是孔子颜回,狂态可见一斑。
但这次吹捧也给曹操留下了把柄,后来曹操*孔融,就是用这件事上纲上线,说他们犯了大不敬之罪。
另外,还有两个忘年之交的代表人物是范云、何逊,两人是南朝时期的人,何逊20岁举秀才,范云十分欣赏他,于是结为忘年交,故事记载于《南史·何逊传》。
第七拜: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是说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故事,早已成为千古佳话,出自《列子·力命》。
却说管仲家十分穷困,鲍叔牙就拿钱给他投资做生意,赚钱后总是管仲拿大头,鲍叔牙的家人就有怨言,鲍叔牙说:“别闹,管仲还要赡养老母亲呢!”后来两人一起上战场,管仲又总是躲在后面,又有人骂管仲不要脸,鲍叔牙又说:“别闹,管仲还要赡养老母亲呢!”管仲这时候,说出了那句名言: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两人同在齐国为官,那时齐僖公新丧,管鲍二人预感齐国将乱,于是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往鲁国,鲍叔牙则带着公子小白逃往莒(jǔ)国。后来公子小白继位为齐桓公, 公子纠被*,管仲下狱,又是鲍叔牙极力举荐,才让管仲免罪并获重用。后来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功不可没。
管仲成为了齐国相国,对他有大恩并举荐他的鲍叔牙甘居其下。因此,人们在谈论到管鲍之交的时候,总是对鲍叔牙的赞美多于管仲。
第八拜:生死之交——刘备、关羽、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