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音)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7-31 02:48:4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举案齐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梁鸿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大家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举案齐眉”,就是梁鸿和孟光的故事。梁鸿在当时是很有名的高尚之士,学识、道德、人品都被老百姓所赞扬。当地有一个孟氏之女,就是姓孟人家的女孩,家境不错,但女孩长得 “壮肥丑而黑”,就是长得很难看。在中国历史上娶难看老婆的,并且老婆帮着丈夫成家立业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们这里讲的梁鸿,第二个就是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娶了一个丑老婆黄氏,后来传说给了她一个名字叫黄月英。她帮助诸葛亮做了很多的事情。孟氏之女当时“壮肥丑而黑,力举石臼”,力量能够把石臼举起来,但是没嫁人,不知道是没人要,还是不愿嫁,都快到三十了。父母就问她怎么回事,孟女就说:“欲得贤如梁伯鸾者”,“伯鸾”是梁鸿的字,她希望能够得到像梁鸿这样有贤能的人,才去嫁。梁鸿听到后,居然就把孟氏之女给娶了,并且给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孟光,梁鸿和孟光的故事就来自于这里。

梁鸿怎么会得罪汉章帝呢?有一次梁鸿和孟光来到了洛阳,登上了洛阳边上的北芒山,在山上看到了下面华丽的宫殿,金碧辉煌,也看到了周围平民区的破败寥落,就写了一首诗叫五噫诗,”噫”是一个感叹词,相当于“唉”:“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有五个噫字,所以叫五噫诗。诗的意思是:我爬上了北芒的山顶,一览无余地看到了帝京的繁华、宫廷房屋巍峨高大,但是老百姓劳劳碌碌的苦难,遥遥无期、无穷无尽。

这首诗传到了汉章帝刘炟的耳中,刘炟龙颜大怒,下令要捉拿梁鸿夫妻。梁鸿夫妻因此就隐居起来,没有被捉到,为了逃避官府的关注,两人远涉千里,从关中到达了齐鲁之地(大概相当于今天山东日照这样的地方,所以叫“海曲”。海曲就是海边的土地),继续他们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过了几年后,他们的行踪又被发现了,报给了汉章帝。汉章帝这个时候已经不生气了,说如果梁鸿愿意到朝中来任职,以前的言行就一概不追究了。

但梁鸿夫妻并没有当官的意愿,一生一直想远离政治漩涡。当他们知道了汉章帝的态度后,觉得这样不行,就继续躲避,从齐鲁一直到了吴地,据说就在今天江苏无锡境内。江苏无锡刚好是我的老家。到了这儿,夫妻两个为当地的世家豪族当佣人,这个家族的主人叫高伯通。高伯通发现孟光给梁鸿送饭的时候,举案齐眉,觉得这两个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就非常看重他们,给了他们很多钱。梁鸿在晚年的时候,利用这种衣食无忧的时光,潜心著述,写出来了很多书,最后老死在了吴地,并且告诉后人随遇而安,死了就不要再把他弄回家乡(他的家乡在关中的霸陵山)去安葬了,直接埋在吴地吧,今天梁鸿的墓还在江苏无锡,具体在无锡新区鸿山镇花园山岭杨梅坞。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所赖”是一个转折,相当于幸亏,所依赖的是。另一个文本中写成了“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见机”洞察时机,见机而动。“达人知命”,就是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的定数,或者是知道命运不可预测,因此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这句没有什么典故在里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很多人都把这两句话当作座右铭,我也当做鼓励自己的座右铭来看。“老当益壮”“穷且益坚”“青云之志”,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了。“宁移白首之心”的“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志向。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即使到了白首之时,我们也应该老当益壮,不能随便改变自己的志向,不能躺平、更不能摆烂。“穷且益坚”,即使是在贫穷之中、穷途末路之时,处于穷乡僻壤的环境中,内心也要更加坚定和坚持,不要随便放弃自己奋发的志气。“青云之志”是一个比喻,在古代就已经相当流行了,指崇高的志向。“青云”就是在天空非常高的地方的那种云,在唐朝有个诗人叫张九龄,有一首诗叫《照镜见白发》:“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这首诗留下了两个成语:形影相吊、顾影自怜。整首诗的意思是:我到现在还有曾经青云一般崇高的志向,但是岁月蹉跎,头发却已经白了,看看明镜里的影子和现实中的自己,“形”和“影”互相爱怜,互相可怜。叹息时光流逝,自己一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壮举。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这里涉及到了两个典故,一个“贪泉”,一个“涸辙”。在古代广州,有一个泉水叫“贪泉”,据说人喝了里面的水就会变得非常贪婪。东晋时,有个人叫吴隐之,被派到广州当太守。当时广州还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天高皇帝远,他到了广州后,发现这儿的官府贿赂成风、贪赃枉法,非常混乱。吴隐之走马上任,就经过了贪泉。有人告诉他:贪泉你不能喝,一喝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就来到了贪泉边上,说如果你内心能够守得住,喝了贪泉怎么会变得贪婪呢?“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 吾知之矣!”意思是:不看到产生贪欲的东西,心境就能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原因我现在知道了。其实就是说,贪不贪,和喝泉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人心贪了,必然会贪得无厌。

他喝了贪泉的水,并且还写了一首诗,就叫《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古人都说这儿的水,喝一小口(一歃),内心就对千金充满了贪婪。但是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伯夷、叔齐就是不食周粟、采薇而歌,因为周消灭了商,觉得这是篡夺,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的那两个人)这个泉的话,喝多少他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当然,吴隐之自己喝了也没有“易心”,整顿广州的吏治,使得官场清廉,自己也是个清廉之士。这是“酌贪泉而觉爽”的故事,即使喝了贪泉水,依然神清气爽,不贪不腐。

“涸辙”,也是有故事的,主要来自庄子的《外物》。这个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在《外物》中,庄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我们后来常用的成语叫做“涸辙之鲋”,比喻人陷入困境之中。“鲋”,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鲫鱼。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庄周家里贫寒,向监河侯处借粮食,监河侯说:“等秋天收取丰益的税金后,我再借给你三百两黄金怎样?”庄周非常气愤的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道上听到有个东西在打招呼,我回头一看是路上车辙低洼里有一条鲫鱼在挣扎。我问鲫鱼:‘你在这干什么?’鲫鱼说:‘我是东海水族的一员,是波浪之中的臣子,你给我弄一个斗升之水让我活下来。’我对他说:‘行,我去南方游说吴越之王给你引西江之水行不行?’鲫鱼非常生气的说:‘我失去了我生活的环境,现在没有安身之处,眼下只要一斗水就能让我活下来,而你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到干鱼店找我算了。’”“枯鱼之肆”的“肆”就是店的意思。这是“涸辙之鲋”成语的来源,被王勃用到了这里。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赊”是遥远的意思。我们对“赊”这个字并不陌生,买东西的时候欠账不付现金,就叫做赊欠,但这里主要是指遥远的意思。“扶摇”,就是乘着旋风可以到达北海。“北海”就是遥远的海边。“扶摇”“北海”都是来自于庄子的一段话,我们应该在初中或者高中就学过,在课本有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这一段在中学课本中,大家比较熟悉,“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非常大,不知其几千米也,要从北海(北冥)迁徙到南海的时候,“水击三千里”,依托向上旋转的旋风扶摇,要往天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这就是 “扶摇”的来源。

*曾经写过一首词,这首词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到过,叫《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的这首词,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把《逍遥游》的开头重新说了一遍。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是指太阳出来的地方,“桑榆”是指太阳落下的地方。有一句成语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在太阳出来的地方失掉了,在太阳落下的地方也能够收获到,比喻为人年轻时候失去的东西,到了晚年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得到,不要随便放弃。不要以为年轻时候没有做什么,年纪大了就什么也做不了了,我们要学会秉烛而学,秉烛夜游,在年纪大的时候也要有所收获。“东隅”在地理上,指东方的小国,通常是指日本。为什么“桑榆”指日落和晚年呢?古代在房子周围种上桑树和榆树,太阳下山的时候,落日晚霞照在桑树和榆树顶上,美好而安静的黄昏来临。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诗《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写给白居易的,其中有两句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是利用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者“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比喻。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里又涉及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孟尝,一个是阮籍。孟尝是什么人?有一个成语叫做“合浦珠还”,合浦是地名,今天的广西北海。合浦的珍珠又回来了,表示人丢掉的东西失而复得,或者因为品德变好了,人心又回归。这个成语就来自孟尝的故事。这个孟尝,跟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没有任何关系。孟尝是东汉的一个官员,被朝廷派到合浦去当太守,合浦靠近海不产粮食,海中出产很多珍珠。合浦跟越南是连在一起的,越南在古代叫交趾,合浦当地人到海中去采珍珠、卖珍珠为生。但是合浦当地官员贪污腐败,要求渔民过度采集,于是珍珠很快就没有了,但交趾那边很多,客商都跑到交趾去了。采不到珍珠,也没有了粮食,很多人就被饿死了。古人认为是珍珠蚌自己跑到交趾去了。

孟尝上任后,整顿吏治,革除弊端,关注、关心老百姓,休养生息,过了一年后,相当于海禁了一年,珍珠蚌又回来了。今天海上捕捞,每年都有半年禁海期,让海里的生物可以重新成长起来。古代人不知道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结果,认为是交趾那边的珍珠蚌又重新回到了合浦,所以就有了“合浦珠还”这样一个说法。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到黑龙江漠河,漠河老百姓告诉我,黑龙江捕鱼,中间有一条分界线,中国的渔民不能越过界线到俄国那一边的江中去捕鱼的,结果很有意思,他们说江的这一边,就是我们捕鱼的这边,几乎已经捕不到鱼了,但到俄罗斯那边去捕鱼,就有很多鱼,好像那些鱼都知道,到了这边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都跑到俄罗斯那一边的江中去了,那边人几乎不捕鱼,这边又不能过去捕,鱼儿自己找到了安全地带。所以休养生息,让大自然恢复自我的繁殖功能、繁衍能力,非常重要。

由于孟尝在合浦帮助了老百姓,他的名声非常的好。他也得罪了当地的很多贪官,最后不得不被迫称病辞职。当地老百姓知道后就纷纷出来,拦住他不让走。孟尝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雇了一艘渔船连夜偷偷逃走了。尽管他当官名声很好,朝廷也一直没有再去启用他,到70岁左右,终老在了自己家里。所以,王勃才感慨,“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在三国时期相当于接近西晋的时候,司马昭篡权时期的一位学者。关于阮籍,最有名的就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在那个时期,七个在一起游玩的文人,通常是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

对于竹林七贤,大家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竹林七贤就是这七个贤人,大家在一起玩,确实有竹林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被认为是在现在的河南省辉县市鲁庄和山阳村,这些地名现在还在,应该属于焦作市范围内。有一年我到焦作去,当地朋友陪我到云台山去玩,云台山其实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放出来的一个景点。当地人跟我说,这就是竹林七贤的活动场所,现在大概指当时嵇康所拥有的两个故居,一个叫做“山阳园宅”,一个叫做“嵇山别墅”,今天不一定在了,因为嵇康在故居种了大量的竹子,所以就叫“竹林”。

也有人认为,竹林并不是实指,比如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他对竹林七贤是不是在历史上存在过,一直是提出疑问的,他认为之所以叫“竹林七贤”,是受佛教的影响,因为在印度佛教中,天竺的修行之处叫“竹林精舍”。用这样的名称加上当时的一些文人,就是刚才说的那七个人合起来,就叫“竹林七贤”,实际上竹林并不一定存在,这七个人也并不一定见过面。但是不管怎样,既然有七个人名,而且这些人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并且在同一个时代,那么大家在一起聊聊天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历史上,很多画家都画了竹林七贤的绘画,下面这一张图画就是古人画的竹林七贤在一起聊天的场面。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音(13)

杨柳青年画《竹林七贤图》

阮籍这个人,知道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时代,非常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陷进去了。嵇康后来就被司马昭*了头,所以他一直挺害怕。当时有个他们认识的人叫钟会,也是个文人,但却对官府投怀送抱,依靠司马家族,小人得志,一直是司马氏的心腹。嵇康后来之所以被*头,也跟钟会有关系。司马氏总是对这些知识分子不放心,钟会就受司马氏的指使,多次探问阮籍对于时事的看法,阮籍每次都是用装醉的方法,每次都喝醉。阮籍喝酒是非常有名的。司马昭有时候也会来问他,他每次就谈玄论道,讲很玄乎的事情,从来嘴巴不臧否人物,司马昭也就拿他没办法。

司马昭还提出来,想与阮籍家里联姻,阮籍为了想办法不答应这件事情,竟然大醉了六十天,这个事情就没法继续下去了。中国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想要当皇帝的心,路人皆知。到了公元263年,司马昭被封为晋公、加九锡,这样就为司马家族篡权,推进了很大的一步。在历史上,“加九锡”的几个人,比较有名的是曹操,还有王莽和司马昭,最后都篡权了,曹操是让儿子篡权,司马昭也是让儿子篡权,王莽就干脆自己篡权了。后来,“加九锡”就变成了篡权的代名词。“九锡”就是九种大礼,我们就不一一说了,是指衣服、住房、车马、见皇帝的礼节等等,都升到了几乎跟皇帝持平的一个地位。

司马昭“加九锡”,总不能自己往身上加,就要阮籍写一个《劝进表》,阮籍当然不太愿意写,就装醉。但是装醉也不行,使者就在边上等着催稿,阮籍只好一边喝酒,一边把《劝进表》写了,写完以后就非常郁闷。司马昭加九锡是在263年,阮籍也死于263年,可能是自己写完后觉得特别恶心,心情郁闷,最后就去世了,这就是阮籍。

阮籍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王勃所写的“岂效穷途之哭”。因为内心很郁闷,他常常会驾着车出去玩,玩着玩着就到了断头路。每到断头路的时候,他就痛哭而返。这就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意思即使痛苦,我们也不能像阮籍一样,去仿效他的“穷途之哭”,我们依然要内心坚定,努力奋发。

好了,这个层次就讲完了。这一段主要讲人的命运反复无常,甚至某种意义上不能自我控制,常常会处于悲苦之中,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奋发而起,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要自尊自爱,自我努力,以待来日。这一段也是《滕王阁序》中比较精彩的一段。一篇文字,光写景很单薄,光写欢乐更单薄;写景以后,写人生的志向,写志向中“不坠青云之志,岂效穷途之哭”的乐观精神,让我们顿觉神清气爽,也顿觉即使命运无常,我们依然可以部分地把控自己的命运,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音(14)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怎么读音(15)

栏目热文

命运多舛是什么意思(命运多舛痴迷淡然什么意思)

命运多舛是什么意思(命运多舛痴迷淡然什么意思)

在古代,人们常说“福不避人,祸不单行”,命运是由自身努力和天意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人们也经常说到“命运多舛”,意思是说...

2023-07-31 02:34:14查看全文 >>

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是什么意思(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是啥意思)

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是什么意思(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是啥意思)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讲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故是,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曲折的、坎坷的...

2023-07-31 02:59:25查看全文 >>

舛是什么意思(舛这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舛是什么意思(舛这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滕王阁序》的第五段,王勃依然在讲他的感慨,主要是讲他的志向,表明他的心迹。第五段原文: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

2023-07-31 02:28:42查看全文 >>

命运多桀和命运多舛的区别(命运多桀和命运多舛是一个意思吗)

命运多桀和命运多舛的区别(命运多桀和命运多舛是一个意思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字之差,造就了一个男人—张若昀。张若昀,在《雪豹坚强岁月》是否有注被他的演技给惊艳到,说实话没有同...

2023-07-31 02:48:22查看全文 >>

命运多舛下一句(命运多舛优美句子)

命运多舛下一句(命运多舛优美句子)

长期以来,社会最底层微不足道与人微言轻草民我,自始至终都在想,人活世上,起落无常;命运多舛,去日苦多;但是,倘若生命依旧...

2023-07-31 03:03:44查看全文 >>

舛读什么(舛字广东话怎样读)

舛读什么(舛字广东话怎样读)

今天分享的是:“舛”字。舛,拼音chuǎn,其古字形由正、反二止会意,像两脚相背向外之形,本义为错误、错乱,引申指乖戾、...

2023-07-31 03:04:15查看全文 >>

命运多舛中舛怎么读(运命多舛怎么读)

命运多舛中舛怎么读(运命多舛怎么读)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滕王阁序》。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

2023-07-31 02:33:33查看全文 >>

时运不齐中的齐读什么(子之所慎齐战疾的齐怎么读)

时运不齐中的齐读什么(子之所慎齐战疾的齐怎么读)

众所周知,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一般多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甚至还有七字以上的。这些成语产生...

2023-07-31 02:30:30查看全文 >>

前途多舛怎么读(命运乖舛怎么读)

前途多舛怎么读(命运乖舛怎么读)

1958年,毛主席来到安庆视察,正好陈松年也在安庆生活,从安庆地委书记那里毛主席了解到陈松年一家在生活上存在困难。说起陈...

2023-07-31 02:54:16查看全文 >>

配方奶喂养的十大禁忌(纯奶好还是配方奶粉好)

配方奶喂养的十大禁忌(纯奶好还是配方奶粉好)

什么是配方奶?配方奶,就是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添加各种微元素而成的奶粉。为了满足婴儿的...

2023-07-31 03:15:5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