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朱熹中心研究主任吴吉民讲解格物致知
本以为外国学者即使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但对朱熹及其格物致知可能也不会很了解,但没想到他们抓住难得的对话专家的机会,轮流提问。


范狄:王阳明,他用的格物的方式不对吗?为什么会失败?
安娜:如果我想更了解这竹子,我是不是要看它的根怎么样的,挖出来看?这个朱熹怎么看的?
普德:格物不一定能致知,那我们是刚刚知道这事,那致知必须要格物的烘托吗?
专家怎么回答?节目中找答案吧!
王阳明失败了,那么这些外国学者能“格”出真知吗?

外国学者们一边坐着小船欣赏风景,一边尝试领悟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然后他们好像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