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记承天寺夜游的闲字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闲人的理解)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27 10:13:4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2、积累:古诗词中的月亮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3、文学常识考查:

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4、重点句子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内容理解:

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1分),“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

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2分),表达作者对月

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7、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答:苏轼满腹才华却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才能无以施展,可谓职闲;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赏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谓情闲;③作者以闲人自称,既有被贬的惆怅苦闷,也有赏月中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可谓心闲。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的豁达都包含其中。

9.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本文就是如此,文章强调“闲”,你是如何理解这“闲”的?

答: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

10、借月抒情,苏轼抒发的情感是什么?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答案:苏轼借月书写了自己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派遣的豁达(或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

栏目热文

记承天寺夜游闲字是如何表达的(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

记承天寺夜游闲字是如何表达的(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他的散文创作,兼擅各体,为宋代散文的高峰。他的游记散文写得自由随便,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2023-11-27 10:10:05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闲人的闲表现在何处(记承天寺夜游的闲字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闲人的闲表现在何处(记承天寺夜游的闲字理解)

以胸襟超旷、豁然达观著名的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名句。其时,苏轼...

2023-11-27 10:16:18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的理解与感受(记承天寺夜游收获或感悟)

记承天寺夜游的理解与感受(记承天寺夜游收获或感悟)

爱,就是慈悲。作者:洞见Leyla你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篇经典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正脱衣...

2023-11-27 10:15:13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的月色入户的妙处(记承天寺夜游表达月色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的月色入户的妙处(记承天寺夜游表达月色的句子)

【激趣导语】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遭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

2023-11-27 10:26:06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的夜游中的闲字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两字的理解)

记承天寺的夜游中的闲字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两字的理解)

昨天,公元2023年11月24日,农历癸卯兔年十月十二日,九百四十年前的这天,时为北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晚苏轼在黄州...

2023-11-27 10:15:10查看全文 >>

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里的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闲人该怎样理解)

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里的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闲人该怎样理解)

旅游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宝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甚至有人说,中国的文学有一半是旅游文学。北宋的苏东坡更是个出色的旅游文学家...

2023-11-27 09:57:49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中怎样描写月光(记承天寺夜游写月光极传神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中怎样描写月光(记承天寺夜游写月光极传神的句子)

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大家,诗、文、词在他的手中都达到了高峰,其中叙事记游类文章更是在文学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在《记承...

2023-11-27 10:03:56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与闲字有关的语句(记承天寺夜游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与闲字有关的语句(记承天寺夜游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2023-11-27 10:22:55查看全文 >>

承天寺夜游闲字表达什么(记承天寺夜游如何理解作者的心情)

承天寺夜游闲字表达什么(记承天寺夜游如何理解作者的心情)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023-11-27 10:30:38查看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心境有哪些(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心境有哪些(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

2023-11-27 10:09:2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