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文言文中何所之的意思(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大全)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04 07:14:4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深度讲析

(张孝纯原创,南江波增补)

第一段 

乌有先生(虚拟人名,乌有,即“没有”。本文中的“乌有先生”、“亡是公”和“子虚长者”都是虚拟人名,取其虚构之义)者,中山布衣(平民,普通百姓)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者”表示提示性停顿,“也”表示判断,二者均为助词。)。不知本何许(什么地方)人,亦不详其姓字。自云先祖姜氏,仕(在……做官)秦数十载,数(屡次、多次)有功。有二子二女。长女孟(排行老大叫“孟、伯、昆、元”。"孟"为最长,"季"为最幼。“孟姜”,即姜家的大女儿。“孟仲叔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来表示排行,但“孟仲季”还可以表示季节。一说“嫡长为伯,庶长为孟”,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姜,庶(与“嫡”相对)出也,以(因为)哭夫崩长城,名噪一时,皆叹惋。幼女季姜,寤生(难产,倒着生,脚先出来),又貌甚寢(丑),遂恶(讨厌,不喜欢)之,早夭(未成年而死)。次子仲谋,富贵(活用为动词,得到富贵,享受富贵),权隆位尊,见用于二世(被动句,“见……于……”表被动,,被秦二世重用),帝称之曰能(有能力)。然(转折连词,然而)无子嗣,寿终于太尉(状语后置句,即“于太尉寿终”,在太尉这个职位上老死)。幼子叔远,阴(私下,暗地里)结(结交)公子扶苏,不内于赵高(“内”通“纳”,容纳。被动句,即“不于赵高内”,不被赵高容纳),连坐(因他人犯罪而受牵连而获罪),当诛,遂隐姓埋名,率妻子(古今词,妻子儿女)邑人亲近者(定语后置句。“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亲近之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焉,兼词,于之、于此)。叔远晚幸(幸好,幸亏)得子,性聪颖,气宏放,善(擅长)操琴,甚宠。然任性不羁,不谙(熟识)诗书,不慕荣利,但(只,副词)喜丘山。或(有时)登临山水,累日(几天)忘归。自号“乌有”,闲静少言,喜怒不形于色,毁誉(毁谤和称赞)不存(放,在)乎(介词,相当于“于”)心,不欲与俗人(庸俗的人)齿(动词,并列),由是(因此)人以达士(通达事理的人)目(名词作动词,看待)之。乌有年且(副词,将近,将要)七十,艺(种植)桑麻五谷以(“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为(谋求)生(生计)。

第二段 

海阳(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海”是水,所以是“北面”的意思)亡是公(虚拟人名,“亡”通“无”;“是”,代词,这个),高士(品德高尚的人)也,年七十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可不译)三矣(助词,表已然,可译为“了”),惟读书是务(用“惟……是……”将宾语前置以强调宾语,相当于“惟务读书”;务,动词,致力于)。朝廷数(副词,表频率,译为“屡次”“多次”)授以官(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宾语句,相当于“以官授之”),不拜(“拜”,官职任免升迁常用实词,通常指“授予[官职]”,这里是“上任”),曰:“边鄙(边远小邑镇,彭端叔《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与此同义)野人(与“朝”字相对。“在朝”指在朝廷为官;“野人”,乡间平民,这里是谦称自己),不足以(够不上,没能力)充(担任)小吏。”先是(先于是,在这之前),公本贾氏单传。父富贵(姓贾名富贵),白衣(布衣,没有取得功名);季父荣华(姓贾名荣华),隐士。皆愤世嫉俗之辈,穷乏一生(一生穷困潦倒),未得善其名而终也(善,形容词作动词,好好地对待。没有能够好好地按照名字的寓意过完一生)。先(敬词,用于称死去的人,这里指去世的长辈)父曾曰:“天下熙熙(与下文的“攘攘”同义,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义(活用为动词,“不义”即不符合道义,违背道义)而(表转折)富且贵(“富”“贵”皆活用为动词。“且”,连词,表并列),于(介词,表对象)我如浮云。 缙绅(古代官员的标志。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缙绅”即“ 搢笏于绅”,代指官员。)而(转折连词)能不易(改变)其志者(整句是定语后置句,“而……者”为标志,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也是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即“大之四海”。一般说来,定语为形容词时,用“之”后置,如“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为动词时,用“者”,如“少年好事者、宾客知其事者”。),有几人欤?”终不仕。公乃(于是)晤(通“悟,”醒悟)“贾”乃(就是)“假”也,富贵荣华皆浮云也,何恋之?(又留恋什么呢?)遂恶(讨厌)其姓,亦弃(放弃,舍弃)之,自号“亡是公”。公素(副词,一向,向来)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先生,而相违(互相分别)期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读“jī”)未之见已(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未之见”即“未见之”; 已,通“矣”,表已然的助词,可译为“了”),因(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亲赴(前往,赶到)中山访焉(拜访他。“焉”在这里作代词,代乌有先生)。

第三段  

二叟(老头子,这是对老年人的称呼)相见大说(通“悦”,高兴)。先生曰:“公自遐(远)方来,仆(谦称自己,可译为“我”)无以为敬(“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为敬”,表达敬意),然(表转折的连词,可是,但是,然而)敝庐(我家。“敝”,表谦虚;“敝庐”相当于“寒舍”)颇(程度副词,略微)蓄(储备)薄酿(即薄酒,谦虚说法。淡酒),每(每当,常)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则(就)自酌(独自饮酒),今者(助词,放在时间词后,不译)故人(老朋友)来,盖(通“盍”,何)不饮诸(兼词,兼代词“之”和助词“乎”,可译为“它呢”)?”于是相与(一同,一起)酣(畅快)饮,夜阑(“阑”,将尽,“夜阑”,天快亮了)而(转折连词,可是)兴未尽也。翌日(第二天。“翌年”则指第二年,相当于文言中的“明年”),先生复(再次)要(通“邀”,邀请)公饮,把酒(端着酒杯)论(评说)古今治乱(太平与混乱)事,意快甚(痛快极了),不觉已酩酊(大醉貌)醉矣。薄莫(傍晚。“薄”,动词,“迫近”之意;“莫”通“暮”,晚上。),先生酒释(酒意消除),而(转折连词,可是)公犹(还)僵卧,气息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呼之不醒,大惊,延(延请)邻医脉之(为他把脉诊断。“脉”,名词作动词,把脉;“脉之”这是名词的“为动用法”)。医曰:“殆矣(危险啦!“殆”,危险)!微(无,有假设意味,可译为“如果没有”)司命(古人称冥间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孰能生之(使之生,即救活他。“生”,动词的使动用法)?愚(谦称,可译为“我”)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用其(代词,代医生自己)技(医术)矣。”先生靡(指示代词中的“无指代词”:作主语时,通常译为“没有谁”;这里作定语,译为“没有什么”)计(办法)不施(用), 迄(最终)无效,益(越发,更加)恐。 先生与老妻计(商议)曰:“故人过(拜访)我而死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无乃不可乎(“无乃……乎[邪、耶、与、欤]”,固定结构,表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雅(平日,向来)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从事)医术,人咸(都)以今之扁鹊称之。诚(如果)能速(请)之来,则(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庶几(表推测)白骨可肉矣(起死回生的形象说法。“肉”名词用作动词,长肉)。惟(副词,只是)路险,家无可遣者(“无……者”,没有……的人),奈之何!(“奈……何”,固定结构,可译为“拿……怎么办”)”老妻曰:“虽然(固定结构,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这样”),终(终究)当(一定)有以活之(“有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活之”,使之活,“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妾(妇女自称)谓(认为)坐视(坐着看,表示不采取办法而等待观望)故人死,是(指示代词,指代“坐视故人死”这件事)倍(通“背”,违背)义尔(通“耳”,相当于“而已”),窃(谦词,可译为“个人”或“私下里”)为君不取(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也。夫(句首语气词,又称“发语词”,通常表示后面要进行议论;也可表后面将另提一事)败义(损害道义)以(连词,表并列)负(辜负,对不起)友,君子之所耻(感到耻辱的事。“所”加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意为“……的事情”)。孰若(哪里比得上,怎么比得上)冒死以(连词,表目的,可不译)救之?”先生然之(觉得妻子的话正确。“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曰:“卿(尊称,可译为“您”)言甚(程度副词,极,很)副(相称,符合)吾意,苟(如果)能活之,何爱(吝惜)此身?纵(即使)有祸(祸患,灾祸),固(本来)当不辞(推辞)也。”妻曰:“度(duo,估计)路遥道险,吉凶未卜,子(你)何恃(宾语前置,恃何,凭借什么)而往?”曰:“愿往以驴(状语后置,以驴往,骑驴前往),三日当反(通“返”)。”遂属(通“嘱”,吩咐)老妻护公,而躬自(亲自)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子抽打)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驰之(动词,前往,赶往)山中。

第四段  

时(当时,正值)六月晦(农历月末那一天),手信(通“伸”)而指弗见,窥步(窥,通“跬”。古时的半步,现在的一步;步,古时的一步,现在的两步)难行,至中夜(半夜,古时又称“夜分”“子时”,相当于现在的头天23:00到第二天1:00),道未及(不到)半。未几(时间词,不久,没过多久),密云蔽(遮蔽)空,雷电(闪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村庄)辟(通“避”,躲避)焉(代词,指雨),叩(敲)门而人皆弗之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弗内之”;“内”通“纳”)方(正在)踌躇(犹豫,徘徊)间(时),雨暴(突然)至。旋(马上)忆及曩昔(以前,先前)尝(曾经)过此,村外有一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遂(连词,表承接,译为“于是”)借电光觅得(找到)之(代词,代“兰若”)。入其(指示代词,那,“登其陛”中的“其”与此同)门,登其陛(台阶),见殿扉(门扇)虚掩(半开),有小隙(缝隙),将(打算,将要)入。倏然(突然)迅雷(指与闪电相隔时间极短的雷声)大作(响起),电光烨烨(形容闪电闪耀的样子,读yè),洞烛(清清楚楚地照着。“洞”,清楚,透彻;“烛”,名词用作动词,照)殿堂,则(顺承连词,就)见一缢(上吊)妇县(通“悬”,挂)梁柱间,被发诎颈(形容缢妇吊死时的样子:“被”通“披”,披散着;“诎”通“屈”,指身体某些部位的弯曲,这里是头被绳子吊来上仰而后颈缩短的样子),状(样子)甚(程度副词,很,非常)惨。先生卒(通“猝”,猛然)惊,还(通“旋”,转身)走(古今异义词,指“跑”)宇(屋檐)下,心犹(还)悸([心]跳)焉(助词,表陈述,不译)。俄(不一会儿)见寺门大辟(开),一女鬼跃掷(形容纵身而跳的样子)而入,惊雷破(使动用法,使……破,打破)壁,电闪不绝(断)。先生自念(暗自忖思):得无缢妇为之与(“得无……与”,表推断揣测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是(莫非是、该不是)……吧”,《聊斋志异"促织》有“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句:皆可作为旁例)?于电光下孰(通“熟”,仔细)视之,则(就)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且……且……”,可译为“一边……一边……”;“顾”,回头看;有声无泪称为“号”),若有奇冤而(转折连词,却)无所诉者(“若……者”,可译为“像……似的”;“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或者“没有地方可……”; “诉”,控诉,申述)。先生冯(通“凭”,凭靠)驴伏(趴下),屏(压抑,控制)息(呼吸)不敢少(稍微)动。已而(不久,不一会儿),驴惊鸣,女鬼觉(察觉,发觉)之(代词,指乌有先生和驴),怒目(名作动,看着)先生,欲进复(又)却(后退)者三( “三”通常是虚指多,而非实数;如直译,可译为“……的情况有多次”)。先生胆素(向来)壮(大),自思:将非鬼也?(或许不是鬼吧?)人言遇鬼则(就)死,死亦(也)不过为鬼耳( “而已”或“罢了”),何惧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可译为“要……干什么那?”或“哪里用得着……呢?”)?且(况且)坐以待亡亦死,起而搏之亦死,等(同样)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名(名声、名节)可乎?遂执(持,拿)策(鞭子)厉声(高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通“汝”,“你”;“邪”通“耶”,疑问语气助词。“……邪,抑……邪”,选择问句的常见句式,译为“是……呢,还是……呢?”)女鬼凄然(形容绝望而凄惨)长啸(长声吼叫),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欲搏(击打)之。先生毛发(头发)上指(竖起),急击之以策(介宾短语后置,相当于“以策击之”),中(击中)鬼首(头),立仆(读pū,向前倒下;向后倒叫“偃”)。乃(连词,于是)引(拉)驴奔寺外,疾(形容词,快)驰(本义为骑马飞奔,这里指骑驴飞奔)而(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去(离去,跑开)。

第五段 

质明(天刚亮)始霁(雨[雪]后天气放晴),罢甚(“罢”通“疲”),然念及(考虑到)亡是公存亡莫卜(生死不明。卜,知道),欲蚤(通“早”)至山中,不敢息。逾午(过了午时。古时用十二地支纪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又将一个时辰分为“上时刻”和“下时刻”,均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时”。午时,相当于现在的11:00—13:00[指地方时间]),始(才)入山,山口有茅店,询之(询,咨询,打听;“之”,代词,代子虚长者的情况,从后文看是打听住地),知长者居山之阴(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是山,当指北面),而连山纵衡(多貌),略无(毫无,全无)阙(通“缺”)处,遂(连词,于是)以(介词,把)驴寄(寄存)逆旅(旅店)主人家而徒焉(徒步行走。焉,陈述语气助词,可不译)。山行(沿着山路走)十里许(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可译为“左右”。),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时间词,很快,即刻)而(顺承连词,就)强人(指强盗)列陈(摆开阵势。“陈”通“阵”)阻(阻挡)于前,为首者庞然(形容高大的样子)修伟(高大健壮;修,长),黑面多须。从(跟随在后)者无虑(表估计,译为“大约”“总共”)数(几)十骑(念jì。一人一马叫“骑”),而步卒(步行的士兵)百余继其后,皆(都)被(通“披”,穿着)甲(铠甲。戴在头上的叫“盔”)执兵(武器,兵器)。其(其中)一吼曰:“大王在,胡(疑问副词,问原因,译为“为什么”)不跪!”先生望强人而还(通“旋”,转身)走(跑),然(然而)趋避不及,遂(副词,最终)就禽(被捉住了。“禽”通“擒”,抓获)。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伸直)其足,案(通“按”)剑瞋目,声如乳虎(小老虎,一说育子的母虎),曰:“汝来前!孤(帝王自称,这里是山大王自称),山主也。据(占据)山称雄,尔来(从那以来。尔,指示代词,译为“这”或“那”)十余载(年)矣,官军不敢犯孤境(侵犯我的地盘)。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何物狂夫(相当于“何狂物夫”,全句大致可译为“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物”与“夫”同义,都是“人”的意思,如“待人接物”、“恃才傲物”中的“物”即此义),擅入吾寨,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欲血(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染上血)孤刀乎!” 先生蛇行匍匐以进(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侧目而视(不敢正视),跽(指“长跪”,跪着时臀部离开脚后跟)而泣曰:“请(敬辞,用在说话人自己动作之前,可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之类)诉(申诉,说明)之(代词,代指误闯山寨的前因后果),愿(希望)大王垂(表敬副词,用在听话人动作前面,表示对方高高在上)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拜访)子虚长者,以延(延续,延长)友人之命,仓皇(慌忙)不能择路,是以(表因果关系的常用固定结构,“以是”的倒装,相当于“以是”“以故”“是故”“故”的意义)误入大寨,罪当(该当)死。身(自己)死固(副词,原本)不足惜(不值得吝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特……耳”,固定结构, “只是……罢了”,“特”还可换为“但”、“徒”、“直”、“唯”、“第[弟]”等词,意义不变。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恨”,古今异义词,遗憾。),惟(句首语气助词,含有“希望”的意味)大王哀之(可怜我,怜悯我。“哀”:悲悯,同情;“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言已(止,完),涕(眼泪)如雨下。为首者曰:“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君(尊称,您义士也。”稍稍(渐渐)宾客(名词活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之。复顾(回头)谓(对……说)徒属(古无表示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读chái]、“伦”、“流”、“曹”、“等”等词来表示,大致相当于“们”,准确讲应该是“这些人”)曰:“*义士,不祥(吉祥,吉利)莫(指示代词中的无指代词,可译作“没有什么[事]”)大焉(比这更大。“焉”,兼词,兼介词“于”[此处表比较,译作“比”]和代词“此”)。吾感其诚(被动句,省略“于”,即“吾感于其诚”,我被他的诚心所感动),释(放)之,以(连词,表目的,来)成(成全,使完成)其志(他的心愿),且(表递进的连词,并且)劝(勉励,激励)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连词,虽然)啸聚(召集,聚集)山林,非草寇(一般强盗)之比(同类),君勿(否定副词,别,不要)惧。子虚长者,仁(仁慈)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登,读jī)山之颠(通“巅”,山顶)而(连词,表顺承)北下,始(才)得(能够)至其家。速(赶快)诣之(去找他),以(连词,以便)救乃(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友;然长者每(副词,常常)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少,读xiǎn)遇之,虞(担心)君不得见耳。”先生再拜(拜两拜,古人的一种礼节)致谢(表示谢意)而后去。

第六段 

途中两狼,缀(连接,紧跟)行甚远。先生大窘(害怕),投以石(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还原为“以石投(之)”),未果(名作动,成功)。未几,其一当道,人(名作状,像人一样)立而啼。其一犬(名作状,像狗一样)坐于前,呲牙咧嘴。一(其中一只狼)曰:“我馁甚,馁不得食,先生又何吝(吝惜,舍不得)一躯啖(吃,使动用法,给……吃)我而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保全)微(小)命乎?”一曰:“天生汝辈,固(本来)需吾辈食也。勿负(辜负,对不起)我,活(使动用法,使……活命,救活)我,以(连词,表目的,来)成(成全)汝名(好名声,名节),而我亦得(通“德”,感激)先生。苟(假设连词,如果)如此,先生之恩,生(使动用法,使……复生)死(动词活用作名词,死去的人)而肉(使动用法,使长……肉)骨也。”先生两股(古今词,大腿)战战,几欲堕地。忽闻虎啸震天,两狼遽(急忙)遁(逃跑),始解(解脱,获救)。

第七段 

进(往前走),山益(越发,更加)深,失(迷失)路。先生缘鸟道(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上爬;缘,沿;“鸟道”,喻指高山无人行走只有 鸟能飞过之处),披(分开,拔开)荆棘,援(攀)藤葛,履(名词用作动词,踩)流石,涉(趟水过河)溪涧;越(翻越)绝壁(陡峭的山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弥[愈、越]……弥[愈、越]……”连锁关系的固定结构,现在通常只说“越……越……”),力竭(用尽)而未克(能够)上。忽见虎迹(足迹,脚印),大如升(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升),少顷(时间词,不一会儿)闻巨啸(吼叫声),四山响(古今异义词,名词,译为“回声”)震,林泉战栗(通“栗”,颤抖,)。声裁(通“才”,刚刚。《促织》中有“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之句)止,而馁(饥饿)虎见(通“现”,出现)于林莽(树林和草丛)间,眈眈(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相向(对着他。“相”本是副词,这里偏指一方,有代词意味,可译为“他”,代乌有先生)。先生自分(料想)必死,叹曰:“今日命当绝矣!前遇狼,后遭虎,方(副词,才)脱身两狼之利齿(“脱身”后省略“于”,从。状语后置句),不意 (“意”,料想)今乃(竟然)捐(弃,丢弃。与现在的“捐献”不同)躯(躯壳,身体)此兽之口!”

第八段 

方瞑(闭)目俟(等)死,闻虎惨叫,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而视之,盖(句首语气助词,原来)一矢(箭)已贯(射穿)其喉矣。寻(不一会儿)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名作动,穿)短褐,著草履,不冠(名作动,戴帽子)不袜(名作动,穿袜子),须眉悉(全都)白,颜色(古今异义,脸色)如丹(名词,朱砂),俨然(很像的样子)类(类似,像)仙人。先生趣(通“趋”,小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去),拜谒(yè,参见)长者,不敢慢(怠慢)。长者诘(问)曰:“若(你)何为者(干什么的,“为何者”的倒装,问句中代词做宾语需要倒装)也?奚自(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自奚”,译为“来自何处”)?何所之(宾语前置,相当于“之何所”,译为“到哪里去”)?”先生具(详细地,一五一十地)白(告知,陈述)所以(固定结构,译为“……的原因”)及所从来(固定结构“所 介词 动词”,可译为“从哪里来的”)。长者笑曰:“子虚者,吾之号也。寒舍在迩(本义是形容词“近”,这里作名词,“近处”),不可不入。”遂引(带领)至其家,*鸡为黍以食(作动词,“给……吃”;读sì)之。先生请(请求)曰:“事迫(紧迫,急迫)矣!乞(求)长者速(赶快)往,冀(希望)有万一(万分之一)之望(希望)。不者(如果不快去。“不”通“否”),时不逮(来不及。)矣。”长者询(询问,打听)曰:“病者孰与(表比较的固定结构,译为“与……相比,哪个……”)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倒装兼省略介词句,相当于“于仆长四岁”,于,介词,译为“比”)。 ”又问病状(状况,情形,情况),曰:“毋庸(不用)忧!旦日(明天),吾当(一定)与君具(通“俱”,副词,一同,一起)往。”先生言路险,恐迟滞(延迟,耽误)时日。长者曰:“后山有坦途,抵(到达)中山,第半日耳(“第……耳”,固定结构,译为“只不过……罢了”。第,副词,在文言中与“徒”、“但”、“仅”、“直”、“唯”同义;有时“第”也写作“弟”)。”侵晨(凌晨),遂携药囊乘(骑。读chéng)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时间词,不久,至山口,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一齐)驱而循大道(沿着大路策驴飞奔)。

第九段  

二叟同行,途经乡(通“向”,先前,从前)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古今同形异义词。指着[寺庙]给[他]看)曰:“此寺,吾之所遇鬼(遇见鬼的地方)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叹词,表示惊奇)!先生不亦惑乎(“不亦……乎”,固定结构,译为“不也太……吗”;“惑” 糊涂)!鬼神者,心之幻景(通“影”)耳( “而已”或“罢了”),安(怎么)能受(通“授”,给,施加)人祸!足下(尊称,您)知(通“智”)者,曷为(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为曷”,译为“为什么”)信此哉(表疑问的助词,译为“呢”)?”适(恰好)寺旁有田父(念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田父”,农夫)五六人,辍(停止)耕坐陇(通“垄”,田埂)上。长者笑曰:“甚矣,汝之不惠,先生之谓也。(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置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你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先生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即“谓先生也”,说的就是先生啊。)嘻!孰为汝多知(通“智”,智慧,聪明)乎?先生不亦惑乎!鬼神者,心之幻景(通“影”)耳,安能受(通“授”)人祸!足下(敬词,您)知(通“智”)者(此为判断句),曷为(“曷”通“何”,宾语前置,应为“为何”,为什么)信此哉?”逢寺旁有田父(老年男子)五六人,辍(放下,停止)耕坐(省略“于”)陇上。长者故(特意,副词)使人就(靠近)而问焉(代词),并述先生向(先前)之所见也。田父扬手以呼:“汝前,具告以事!”(前,名作动,前来)(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还原为“以事具告(之)”,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你们)于是掩口胡卢而笑曰:长者偕(作动词,可译为“陪同”)先生就(靠近)而问焉,并述向(先前)之所见。田父掩口胡卢(形容笑声)而笑,曰:“君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小妾,侧庶,俗称“小老婆”)也,不为恶姑(对丈夫的妈妈的称呼,俗称“婆婆”)、嫡妇(正妻,与“庶”[俗称“偏房”]相对)所容而自经(上吊自*。“经”,动词,上吊)焉(兼词,译为“在那里”)。子(尊称,您)所见女鬼者,吾村李氏妇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家素(向来)贫,今岁饥(荒年歉收),赋敛(赋税)又重,衣食不给(读jǐ,足够,丰足),夫(丈夫)新(新近,刚刚)丧(死),其子昨又夭(夭折,短命而死)矣。妇抢呼(头撞地口呼天,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抢”念qiāng)欲绝,悲极(到极点)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打开,挖开)其子之坟取尸以(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归。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为……所”,表被动)。君无问,何由(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由何”,译为“从哪里”“凭什么”、“怎么”)知其(代词,代“李氏妇为寺鬼所伤”这件事)乃(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先生为(作名词,做的(事),*)也。”言已(说完),皆大笑。

第十段  及反(通“返”),亡是公犹(副词,还)未醒。长者诊之(为动用法,译为“为他诊断〔病情〕”),曰:“是非疾也(否定性判断句。“是”,指示代词,译为“这”;“非”副词,表否定;疾,文言中指小病,与现代汉语中的“疾”表重病不同[注意:“病”在文言中表示“重病”),困于酒(被动句,即“为酒所困”)耳(表限止的语气助词,译为“[只不过]……罢了”)。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习惯,经常)饮之,故无异(异常);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安能……”,表反问,译为“怎么能够……呢?”;“胜”, 禁得起;“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取针刺血(古代的一种治病方法,用针或其他尖锐硬物刺破皮肤,使血流出来,从而在这种刺痛中刺激神经,引起身体的应急反应,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数处,又然艾灸之(“然”通“燃”,动词的使动用法,“燃艾”,即“使艾燃”;也可译为“点燃”。“艾”,一种草药,通常于端午节时采摘来插在门上,等它枯干后团成米团状等用。治病时将它点燃,呈阴火状态,靠近病者相关穴位炙烤以刺激相关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灸”)。须臾(很快,片刻),公觉(古今异义词,意思是“醒”),谢(感谢)曰:“蒙(承蒙)长者生我(“生”,使动用法;“生我”即“使我生”,意即“救活我”),再造之功(“再造”,即“再生”;“功”,功德,恩德)也,恶(疑问副词,怎么;读wū)能报?”长者曰:“公本(本来)无疾,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功”的倒装;“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先生以金帛奉(送)长者,辞(推辞,拒绝)不受,曰:“吾家世业医(以医疗为职业;“业”,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职业”),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何以……为”,固定结构,“要……做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余(第一人称代词,我)岂(表反问的语气副词,难道)好货(爱财,贪财)贾(gǚ,商人)哉(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可译为“吗”)?”遗(留下,念yí;也可讲成“赠送”,念wèi)药数剂(量词,相当于现在的“付”),不索(要,索取)直(通“值”,这里指药钱)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就”)去(离开)。亡是公复(副词,又,再)留兼旬(时间词:一“旬”是10天,“兼”即“倍”,所以,“兼旬”指20天)而后别,惟(副词,只不过)不敢纵(放纵,不加控制)饮矣。

练习

【巩固练习】

一、画出下列句子中表示人称的词语,并在后面的括号里作简明译释。

1.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  ) (  )

2.卿言甚副吾意(  )(  )

3.愚无所用其技矣(  )

4.女鬼邪,抑人邪?(  )

5.大王在,胡不跪?(  )

6.官军不敢犯孤境(  )

7.尔何物狂夫?(  )

8.小人中山布衣也(  )

9.君义士也(  )

10.吾辈亦鲜遇之(  )(  )

11.予当死之矣(  )

12.子所见女鬼者(  )

13.若习饮之,故无异(  )

14.老朽何功之有?(  )

15.余岂好货贾哉(  )    

16.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  )

17.老朽初来时,拙荆见叮咛(  )   

18.子何恃而往?(  )

19.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也(  )  

二、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在括号里写出和它相通的字。

1.海阳亡是公,高士也(  )  

2.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  

3.二叟相见大说(  )

4.然敝庐颇畜薄酿(  )  

5.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  )

6.翼日,先生复要公饮(  )(  )

7.不觉以酩酊醉矣(  )

8.薄莫,先生酒解(  )  

9.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 )( )

10.遂属老妻护公(  )   

11.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 )( )

12.先生欲投村落辟焉,而人皆弗之内(  )(  )

13.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  )(  )(  )

14.先生卒惊,还走宇下(  )(  )

15.得无缢妇为之与(  )    

16.于电光下孰视之(  )

17.若有奇冤而无所愬者(  )  

18.先生冯驴伏(  )

19.质明始霁,罢甚(  )    

20.欲蚤至山中,不敢息(  )

21.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  )  

22.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  )

23.案剑目,声如乳虎(  )  

24.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  )

25.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 )( )  

26.先生趣而前(  )

27.不者,时不逮矣(  )  

28.涂经乡所入兰若(  )(  )

29.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  )(  )  

30.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  )

31.辍耕坐陇上(  )    

32.及反,亡是公犹未醒(  )(  )

33.又然艾灸之(  )    

34.不索直而去(  )

35. 孰为汝多知乎?( )

36. 而我亦得先生(  )

37. 公乃晤“贾”乃“假”也(  )

38. 不内于赵高(  )

39. 七十有三矣(  )

40. 然趋避不及,遂就禽(  )

41. 曷为信此哉(  )

42. 止济世活人耳(  )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性活用现象,并作简要解释。

1.不欲与俗人齿(  )

2.人以达士目之(  )

3.公素善先生(  )

4.延邻医脉之(  )

5.微司命,孰能生之(  )

6.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

7.先生然之(  )

8.苟能活之,何爱此身(  )

9.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  )

10.洞烛殿堂(  )

11.其欲血孤刀乎(  )

12.履流石,涉溪涧(  )

13.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   )(   )(   )

14.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  )

15.*鸡为黍以食之(  )

16.予当死之矣(  )

17.吾家世业医(  )(  )

18.次子仲谋,富贵(  )

19.活我,以成汝名(  )

20.人立而啼,其一犬坐于前(  )(  )

21.稍稍宾客之(  )

2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 )

  23.等死,死名可乎(    )

  24.不义而富且贵(  )(  )

  25.先生蛇行匍匐以进(   )

  26.怪而视之(    )

  27.女鬼觉之,怒目先生(  )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古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2.艺桑麻五谷以为生 (    )

3.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    )

4.先生具白所以以及所从来(    )

5.指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    )

6.又貌甚(    )

7.吾家世业医,止济活人耳(    )

8.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    )

9.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耳(    )

10.是非疾也,困于酒耳(   )

  11.颜色如丹(  )

  12.苟能活之,何此身(  )

用现代汉语译释下列句子里加线词的固定结构。

1.虽然,终当有以活之( )

2.孰若冒死以救之( )

3.从者无虑数十骑( )

4.然则,君义士也( )

5.病者孰与君少长( )

6.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 )

7.终将有以活之(     )

六、标出下列句中的文言特殊句法结构,并具体解析(补充、调整、还原等)。

1.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

2.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3.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

4.先生不亦惑乎?

5.此寺,吾之所遇鬼也。

6.老朽何功之有?

7.何以金帛为?

8.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

9.得无缢妇为之与?

10.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

11.家无可遣者,奈之何!

12.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

13.朝廷数授以官,不拜。

14.是非疾也,困于酒耳。

15. 叩门而人皆弗之内。

16.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

17.然则,君义士也。

18.声裁止,而馁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

19.病者孰与君少长?

20.见用于二世。

21.寿终于太尉。

22.不内于赵高。

23.甚矣,汝之不惠,先生之谓也。

24.子何恃而往?

25.拙荆见叮咛。

26.汝前,具告以事。

27.率妻子邑人亲近者来此绝境

2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9.富贵荣华皆浮云也,何恋之?

30.愿往以驴。   

31.急击之以策。    

32.曷为信此哉?

七、把下列表时间的词语译为与现代汉语相当的词语。

1. 期年(  ) 2.朔(  ) 3.望(  ) 4.晦(  )5.今者(  )

6. 中夜(  )  7.夜阑(  ) 8.翼日(  )9.薄莫(  )  

10.未几(  )11. 曩昔(  )12.旋(  ) 13.俄(  )

14.已而(  )15.质明(  )16. 逾午(  ) 17.斯须(  )

18.尔来(  ) 19.少顷(  )20.寻(  )21.旦日(  )

22.侵晨(  ) 23.无何(  ) 24.须臾(  ) 25.兼旬(  )

八、简释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线的词(一词多义)。

1.年七十   号   劝好义者    

2.朝廷授以官  从者无虑十骑

3.而违期年未之见已  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向   杂然

4.疾驰而去   公本无

5.屏不敢少动   欲蚤至山中,不敢

6.邻医脉之   以友人之命  

7.先生自必死   若何者也     得无缢妇之与

8.读书是务   大王哀之

9.先生欲投村落焉   俄见寺门大

10.朝廷数授以官,不   谒长者,不敢慢

11.不意今捐躯此兽之口  速诣之,以救友  

引驴奔寺外  何由知其先生为也

12.愚无所用技矣   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 

释之,以成志  欲血孤刀乎

13.若习饮,故无异   惟大王哀    

  苟能活,何爱此身    何所

14.操琴          未得其名而终也    公素先生

15.倏迅雷大作       森欲搏之  为首者庞修伟  

  趋辟不及,遂就禽    虽,终当有以活之   

  则,君义士也      先生之  又灸之

16.薄莫,先生酒      两狼遽遁,始  

   17.遂之  不为姑、嫡妇所容而自经焉 再造之功也,能报?

18.死,死名可乎?     吾虽啸聚山林

19.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吾感其,释之

20.今者人来    长者使人就而问焉  若习饮之,无异

  21.司命,孰能生之?     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命乎?

九、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有几种不同解释,请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1.誉不存乎心( )  ①毁灭②破坏③烧毁④诽谤

2.海亡是公,高士也( ) ①南面②北面③太阳④日光

3.询之,知长者居山之( ) ①南面②北面③不见日光的地方④偏僻冷落处

4.边野人,不足充小吏( ) ①卑鄙②粗俗③对自己的谦称④边远地方

5.有祸,固当不辞也( ) ①倘若②脱离③摆脱④脱逃

6.拜谒长者,不敢( ) ①缓慢②懈怠③态度冷淡,没有礼貌④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7.余岂好贾哉( )  ①货物②货品③钱财④奇货

8.药数剂,不索直而去( )  ①遗留②丢失③赠给④剩下

9.释之,以成其志,且好义者( )  ①规劝②劝解③劝导④勉励



《乌有先生历险记》练习参考答案

(张孝纯原创,南江波增补)

一、1公,您,敬称;仆,谦称,我。2卿,爱称,你。吾,我。3愚,谦词,我。4女,通汝,你。5大王,敬称,古时称诸侯,后来也称占山为王的首领。6孤,古代君王专用的谦称,这里是山大王的自称。7尔,你。8小人,谦称,我,多用于平民对官吏、下属对上司的自称。9君,您,敬称。10吾辈,我等,我们。之,他,指子虚长者。11予,我。12子,您,对男子的敬称。13若,你。14老朽,老人自己的谦称。15余,我。16.您,敬称。 17.同14。 18. 同12。19.我,女子谦称。

  二、1亡,通无。2已,通矣。3说,通悦。4畜,通蓄。5盖,通盍。6翼,通翌;要,通邀。7以,通已。8莫,通暮。9倍,通背;尔,通耳。10属,通嘱。11信,通伸;窥,通跬。12辟,通避;内,通纳。13县,通悬;被,通披;诎,通屈。14卒,通猝;还,通旋。15与,通欤。16孰,通熟。17通诉。18冯,通凭。19罢,通疲。20蚤,通早。21阙,通缺。22陈,通阵。23案,通按。24颠,通巅。25裁,通才;见,通现。26趣,通趋。27不,通否。28涂,通途;乡,通向。29景,通影;受,通授。30知,通智。31陇,通垄。32反,通返。33然,通燃。34直,通值。35 通“智”。 36 通“德”,名作动,感激。 37 通“悟”。38 通“纳”。 39 通“又”。 40 通“擒” 41 通“何”。42 通“只”

  三、1齿,名词用如动词,并列。2目,名词用如动词,看待。3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4脉,名词用如动词,诊脉,把脉。5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使……生,救活。6肉,名词用如动词,长上肉。7然,形容词用如意动词,以……为然,认为……对。8使……活,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9策,名词用如动词,鞭打。10烛,名词用如动词,照。11血,名词用如动词,使……沾上血,血染。12履,名词用如动词,踩。13衣、冠、袜,均为名词用如动词,衣,穿;冠,戴帽子;袜,穿袜子。14白,形容词用如动词,禀告,陈说。15食,读sì,供给……吃,使……吃。16死,为动用法,为……而死。17世,名词作状语;业,名词用如动词。18.形作动,得到富贵,享受富贵。 19.使……活命,救活。 20.像人一样地,像狗一样地,名作状。 21. 以宾客之礼相待,名作动。22.使……活命,使……长肉,使动用法。 23.为……而死,为动用法。24.形作动,得到富贵,享受富贵。 25. 像蛇一样地,名作状.2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妻子儿女 2.以(之)为,把(它)作为 3.村民 4.……的原因,即事情的原委。5.指给……看 6.丑 7.救人 8.向来,常常 9.遗憾 10.这不是 11.脸色 12.吝惜 

  五、1虽然:即使这样,尽管如此。2孰若:哪里比得上,哪如。3无虑:二字连用表示估计、约略,意思是“大约”、“大概”。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表承上启下的意思。5孰与:等于“与……比,哪一个更……”。6所以:这里表示“(导致)……的原因”。7.“有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六、1七十有三:文言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有”字,“有”通“又”。惟读书是务:就是只务读书。这是“惟……是”式的宾语前置,这种形式不仅强调了宾语,而且表示了它的单一性、排他性。2未之见:是“未见之”的倒装。有“未”“不”“莫”“弗”等否定词的否定句,动词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3何惧为:“何……为”是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式,“为”在句末表示反问(或疑问),相当于“吗”“呢”,已成为语气词。4不亦惑乎:“不亦……乎”,文言惯用句式,表示反问,但语气较委婉,相当于“不是……吗?”5吾之所遇鬼也:意即“吾遇鬼之所也”。“所遇鬼”,名词性“所字结构”前面加定语“吾”。6何功之有:即“有何功”。“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宾语“何”借助词“之”提到动词“有”之前,表反问。7“何以……为”,也是表反问的文言惯用句式。“何以”是“以何”的倒装,“为”是语气词。“何以……为”是“要……干什么呢?”8“何为”、“奚自”:“何”、“奚”分别作介词“为”、“自”的宾语,前置,表示询问。9“得无……与”,文言特殊句式之一,“得无”与句末的疑问语气词“与”相呼应,表示对一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为“莫不是(只怕是,该不会)……吧?”10无乃不可乎:“无乃”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表示一种委婉的商榷语气,或对有关情况加以测度。一般可译为“恐怕……吧”、“不是……了吗”。11奈之何:“奈……何”,是“对……怎么办”的意思。12为寺鬼所伤:“为……所 动词”,这是文言被动句式的一种重要结构。13授以官:用“以”组成的介宾结构有时放在谓语中心词之后作补语,应调整到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正确语序是“以官授(之)”。14困于酒: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主动者,这是古汉语被动表示法之一。15.宾语前置,“弗之内”是“弗内(通“纳”)之”的倒装。16.县(通“悬”)梁柱间:省略“于”。17.判断句,“也”表判断。18.“见于林莽间”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林莽间见”;“眈眈相向”是宾语前置句,应为“眈眈向相”,“相”偏指一方,做宾语。这种用法在《孔雀东南飞》里很多。19.“孰与”是宾语前置,相当于“与……(相比),孰……”20.见用于二世:被动句,“见……于……”表被动。21.寿终于太尉: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太尉寿终”,在太尉这个职位上老死。22.不内于赵高:被动句兼状语后置句,即“不于赵高内”,不被赵高容纳。23.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置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你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先生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即“谓先生也”,说的就是先生啊。24.何恃:宾语前置,应为“恃何”,凭借什么。25.拙荆见叮咛:宾语前置句,应为“拙荆叮咛见”,“见”指代人,作宾语,这里可译为“我”(详见《孔雀东南飞》)。“拙荆”,谦称,指自己的妻子,也可叫“内人、贱内、老妻”。26.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还原为“以事具告(之)”。27.“邑人亲近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亲近之邑人”。“者”,定语后置的标志。2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应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能不改变志节的官员。四海之大:也是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大之四海”,偌大的中国。一般说来,定语为形容词时,用“之”后置,如“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为动词时,用“者”后置,如“少年好事者、宾客知其事者”。29.“何恋”即“恋何”,宾语前置句,又留恋什么呢?30.愿往以驴,状语后置句,应为“愿以驴往”。31.急击之以策,状语后置句,应为“急以策击之”。32.“曷为”即“为曷,为何,为什么”,宾语前置句。

  七、1一周年。2阴历每月初一。3阴历每月十五日。4阴历每月最后一天。5现在。6半夜。7夜将尽。8明天,次日。9傍晚。10没多久。11从前。12随即,不久。13一小会儿。14随后,接着,不久。15天亮时。16过午。17一会儿。18从那时以来。19一会儿。20随即,不久。21明日。22凌晨,天蒙蒙亮。23没有多久。24一会儿,片刻。25二十天。

  八、1将要;一面……,一面……;并且。2屡次;几,表不确定数目。3互相;表偏指一方,有指代宾语作用,这里指代乌有先生。(“相”作宾语的用法详见《孔雀东南飞》)。4快,速;小病。5呼吸;停息。6邀请;延续、延长。7认为,以为;做:变为。8只,仅;句首语助词,表希望。9躲避;开。10这里是敬受(官职)的意思;行礼。11竟然;你的;就,于是;,竟是。12活用为第一人称,表示“我的”;其中的;他的;同“岂”,用在句首强化反问语气。13指酒;活用为第一人称,表示“我”;他;动词,往、到……去。14 擅长;好好地使用(名字的寓意);对待,与……交好。15 前三个皆为形容词词尾;转折连词,然而;代词,这样;(既然)这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然,认为……对(正确);通“燃”。16 酒醒;解脱。17 动词,厌恶;形容词,凶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18 同样;辈,类。19 假如,果真,假设连词;诚心,诚意,形容词活用作名词。20 旧,老;特意,副词;所以,连词。21 如果没有,否定动词,有假设语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小,形容词。

  九、1诽谤。2北面(水之北曰阳)。3北面(山之北曰阴)。4边远地方。(参考《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5倘若。6怠慢,态度冷淡,没有礼貌。7钱财。8赠给。9勉励。

栏目热文

不得其所的含义是什么(不得其时的含义)

不得其所的含义是什么(不得其时的含义)

01头头是道:头头说的话才是硬道理。02一针见血:一针下去病人可能就要“大出血”。03包治百病:买包能治愈所有的病痛。0...

2023-12-04 07:39:31查看全文 >>

文言中何所是什么意思(文言无何是什么意思)

文言中何所是什么意思(文言无何是什么意思)

今天读初一上册文言文,第一篇就是《世说新语》中的《咏雪》,这些短小的文字,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细思起来挺难的地方。比如这句...

2023-12-04 07:43:34查看全文 >>

迟信的女友(迟信和贺兰霆的关系)

迟信的女友(迟信和贺兰霆的关系)

最近由乔欣,许魏洲主演的《我不能恋爱的女朋友》正在热播中,当初在看到预告的时候就有网友评论表示:乔欣凭这部剧会大火!确实...

2023-12-04 07:07:08查看全文 >>

迟信和蒋媛复合(迟信蒋媛120秒回忆杀)

迟信和蒋媛复合(迟信蒋媛120秒回忆杀)

由许魏洲、乔欣领衔主演的都市爱情剧《我不能恋爱的女朋友》即将在10月8日与大家见面,可是很多小伙伴们已经等不及了,毕竟这...

2023-12-04 07:18:51查看全文 >>

沈以诚告白是写给谁的(告白沈以诚想表达什么)

沈以诚告白是写给谁的(告白沈以诚想表达什么)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接受着身边人的鞭策上学时,老师会鞭策我们好好读书工作了,领导会鞭策我们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努力工作,争...

2023-12-04 07:22:50查看全文 >>

古文所在的所是什么意思(古文后面的之是什么意思)

古文所在的所是什么意思(古文后面的之是什么意思)

《古文观止》战国策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其中有一句“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意思很好懂,意译就是“却恐怕太后您的玉体...

2023-12-04 07:24:02查看全文 >>

古文中一句话最后加上之什么意思(古文中之的用法和含义)

古文中一句话最后加上之什么意思(古文中之的用法和含义)

古汉语文言文虚词“之”用法大全(一)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2023-12-04 07:19:00查看全文 >>

文言文所以的所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所以的所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十三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①转:这里是"弃尸 的意思。②几:近。③尤:责备,怪罪事齐乎...

2023-12-04 07:21:04查看全文 >>

刮削留多少加工余量(铣削加工余量一览表)

刮削留多少加工余量(铣削加工余量一览表)

刮削是指用刮刀在加工过的工件表面上刮去微量金属,以提高表面形状精度、改善配合表面间接触状况的钳工作业。刮削是机械制造和修...

2023-12-04 07:18:05查看全文 >>

刮削的检测方法(刮削操作步骤)

刮削的检测方法(刮削操作步骤)

微信公号或者小程序 “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查看全部题库并练习和模拟考试以及考前成绩测评。求关注求点赞-第31题、【单...

2023-12-04 07:37:0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