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夏天,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在英国伦敦大轰炸中成了孤儿的庞林,虽然还不足16岁,但为了给父母报仇,向法西斯匪徒讨还血债,他毅然报名参军,被派到一艘油轮上当水手。
他所在的油轮运送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尽管天上有德军的飞机轰炸扫射,水下有德军的潜艇游弋跟踪,油轮还是每周一次,穿过英吉利海峡,冒险运回石油。
一天夜里,轮到庞林值勤。他挎着长手电筒,在甲板上到处察看。突然,随着“轰隆”一声响,油轮一阵痉挛,立即倾斜起来。接着又是“轰隆”一声,油轮中部竟像脆弱的树干那样断裂了。
原来,水下的德军潜艇连续发射了两枚大型鱼雷,给了油轮致命的打击。油轮正好空载,没有起火爆炸,但由于中间突然断裂,大量海水涌进,船头和船尾向上翘起,很快就沉进黑暗的海洋。
速度快得甚至连愤怒都来不及。庞林由于站在甲板上,油轮沉没前来得及做好跳水准备,才未被这“钢铁的棺材”拖到海洋深处。但100多名船员都葬身鱼腹了。
沉船形成的巨大漩涡把庞林转得头昏脑涨,那支长电筒又坠得他直往下沉。他拼命划动四肢,终于抵消了大旋涡的那股吸力。
在他下决心要扔掉长电筒时,海面基本恢复了平静,不远处隐约有样东西向他漂来,他蹬着水,把电筒打亮,发现漂来的是油轮上救生用的一只简易木筏,就奋力向木筏划去。 油轮上的救生船一般是设备较好的舢板,但由于大战中来不及制造,许多油轮上配备的都是这种木筏。
木筏上没有浆,没有斧子,只找到一块方形的帆布,一小截缆绳和一个小小的橡胶口袋。但庞林已经很高兴了,因为他的钥匙圈上还有把锋利的小刀,加上险些被扔掉的长手电筒,他已经有五六样工具了。只要不遇上狂风巨浪,他还是有希望获救的。
他躺在木筏上,极度疲倦,终于昏沉沉地睡着了。一觉醒来,他从木筏上坐起来,觉得浑身酸痛,咽干唇燥,饥肠辘辘。但是,四周只有既苦又咸的海水,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举目四望,海面上只有跳跃的波浪,没有半条船的影子。
他知道,等待别人来救他是不现实的,现在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父亲曾经带他去钓过鱼,并给他讲过鲁宾逊在荒岛上曾靠钓鱼维持过一段日子。他的周围都是水,看来,也只有靠钓鱼来维生了。但是,没有鱼钩怎么钓鱼呢?庞林又想起,父亲带他去钓鱼时用的是一根针,针中间拴着鱼线,针上穿着猪肝条儿,甲鱼竖着把猪肝条儿吞下去,一拉鱼线,针在甲鱼身体里横过来,愚蠢的甲鱼就被钓上来了。
他拿出小刀,在木筏上切下一块木片,又削成像铅笔样的小木棍,一副渔具就做成了。当然,他的鱼线很粗糙,是用拆散的缆绳一段段接起来的。但很结实,足能对付10公斤左右的大鱼。
渔具做成了,却没有鱼饵。茫茫大海之中,连个苍蝇也找不到。庞林懊丧极了,只得倒头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