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清平乐》用一种比较柔和的,能让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为徽柔和怀吉的感情画上了句号。
公主和内官之间的爱恋,昭告天下就是禁忌,处理得当也未尝不可悄无声息的相濡以沫,可惜徽柔没有那样的隐忍与聪明,怀吉没有那样的心机与筹谋,于是,用悲剧谱写出了教训,可悲可叹。
烤芋头
一,福祸相生相伴,今天的福星也许就是明天的祸源。
梁怀吉与徽柔的缘分,以徽柔的出生,拉开序幕。怀吉做小黄门时,因为名字犯了忌讳,被关押,徽柔出生大赦天下,被释放。她本是他命中的贵人。
数年后,官家重病,徽柔在湖畔为官家祈福,怀吉看见,为徽柔作证并非用布偶诅咒张娘子女儿玥儿之人。他本是她命中的吉祥。
怀吉有才有德,能力超群,官家喜爱,可偏偏最兴来福薄,幼年夭折。怀吉就变成了官家送给徽柔的礼物,陪她画画,陪她习文读诗,他的到来是她日夜的期盼,他的身影是令她安心的城防,她病了,要他陪,她恼了,要他哄,她叫他哥哥,他诚惶诚恐。
这么好的开端,这么甜的过往,可叹结局却心酸。
她越过了该有的界限,她将他拖入了越陷越深的泥沼,她的依赖让他成为千夫所指的恶徒,是她亲手将这个吉祥变成了阴云。她本该是他的贵人,却转身变成了他的祸源。可叹,福祸相依。
躲曹评
二,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她被曹评伤了心,他陪伴她;
她不愿嫁去李家,他陪嫁;
她在李家遭遇不幸,他拼尽一切去救她。
她对他的依赖,本不该被责怪,她的成长中,全是他的关怀,全是他的爱护,全是他给的安全感,为什么到头来,却要怪她依赖他。
可是她从小被娇生惯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一的求而不得就是心仪的姻缘。
她退了一步,尽她公主的本分,可是她仍然追求心之所向,她不会难为了自己,她只要她喜欢,而她能够到的喜欢,最后,只有他,那个被她放在心尖上的影子。
她说:怀吉是徽柔的影子,影子在徽柔脚下,怀吉在徽柔心里。怀吉你被困住了,被困在我心里了。
怀吉说:臣庆幸可以做公主的影子。我心甘情愿,永远被困在这。
如果一切止步于此,该是很美好。她过她公主悠闲的日子,他不远不近的当差,默默的在心里数着,公主今天笑了几次,喝了几口粥。
可惜她越界了,她强迫他走进了她的寝阁,像小时候一样陪她入睡,他坏了体统;她深夜里走进了他的寝间,把酒言欢,互诉衷肠,她忘记了公主该有的样子。
于是,本应在白纸下的秘密昭然若揭,世人面前变了模样,变得不堪且丑陋。所有人都架空在道德的高台,用生命做云梯,一步步小心的落地,可惜,都粉身碎骨。最后她后悔自己何必非得更进一步,何必非得离他更近一步。
梁怀吉
三,成长的不应该只是个子,还应该是心理。
其实,徽柔真的没有长大,心里还是个孩子,她一直在找寻依靠,将心灵放在别人身上寄托。
在成长的路上,官家一味的让她背诵名臣名篇,却忘记告诉她人生的许多道理;苗娘子本身温婉贤淑的性格,并没有留意女儿的成长夹杂了太多的叛逆与倔强,她一直是一个无力的母亲,只要她安好,就是天下太平;娘娘偶尔与她说些道理,也在用尽方法护她周全,可惜她并没有听进去,娘娘也无力回天。
在成长的路上,她受到的保护太多,经历的挫折太少,于是,人长大了,心还是儿时的模样,小聪明和小骄傲之外便空空如也。
在成长的路上,她孩童时期便习惯了抓住来来去去的怀吉,怀吉原来是爹爹的,怀吉是爹爹给她的礼物,怀吉是她心灵的寄托与依靠,长大了,她还是如此,只是,她忘了,怀吉有怀吉该保持的距离,她越大,这距离就该越远,她却依然如孩子一般不放手。
徽柔公主
四,三思而后行真不是一句空话。
那夜下着大雨,她任性的非要进去他的寝间,一面喝着酒,她一面说:就让我做一株荷花吧,年年生在秋江上,看孤帆远影,看云卷云舒,自由自在,这样多好。
怀吉答:若你是荷花,那我就做你花叶底下的波浪,这样我们便可以岁岁年年,随风逐雨,常来往。我希望无论我们如何裁剪记忆,我们都还是会出现在彼此的记忆里,彼此的生命里。
于是,他们就真的成了彼此记忆里的人,剩下的只有远远的观望彼此是否安好,没有来常来往。
毕竟徽柔不是一个心机很深沉的人,如果她阴毒些,总会有办法让驸马母子落得悲凉下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惜,她只会说驸马的不好与呆傻,没有用心的思量筹划,谁没个错处,寻个有理有据、百口莫辩,还闹不来一纸和离吗。
这一局,想不到下一步就落了子,除了任性,再没有其他内容,注定要满盘皆输。三思而后行,真不是一句空话,最后,连张妼晗都略懂一二了,徽柔却不明白,可惜。
怀吉救徽柔
结束语:追究历史真相,不如相信内心所期待的结局。就让我们相信怀吉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伴着朗朗读书声,悠然到老;而徽柔在娘娘姐姐身边,快活的生活在自己最幸福的世界里,怡然自得,这样最好。
有时候,羡慕别人的人生,不如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复刻他们的悲剧,就对得起陪他们这一路流下的眼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