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测量
2.1测量准备
1)对检校好的测量器具进行检查,看是否齐全及损坏。
2)核对红线桩与基准点。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及标高的准确,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高程点进行校核。
3)确定测量放线方案。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
2.2定位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及总平面规划图进行定位放线,施工测量中严格控制精度。
1)、根据设计定位条件测设“控制网”。
2)、施放基坑上口线、结构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在靠近支护结构时,控制好土钉及锚杆的立面位置。
3)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50米。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3、土方开挖
1)根据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书及图纸设计,结合项目环境条件限制,基坑四周放坡考虑以最小基坑上、下口开挖线为准,坡度为1:0.103,边坡采用土钉墙锚喷支护。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除基底预留土层。本工程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相对高程约为420.36~420.46,故本工程无需采用降水施工。
(1)计算参数
(2)挖方安全边坡计算
θ=84.1>φ=28°,为陡坡。
当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挖方边坡的允许最大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h=2×c×sinθ×cosφ/(γ×sin2((θ-φ)/2)) =2×29×0.995×0.883/(18×0.47×0.47)=12.798m
式中:
γ——土的重度(KN/m³)
θ——边坡的坡度角(°)
φ——内摩擦角(°)
c——土粘聚力(kN/m2)
土坡允许最大高度为12.798m,满足安全设计要求。
2)依据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书,基础埋深主要集中在三类土:黄土层与古土壤方层;经设计计算,本工程土方开挖分3层开挖,每层开挖不得超过3.5m,依据施工图纸预留30cm土层采取人工清理整平。
⑴计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