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小学余数口诀(二年级余数技巧口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7-09 06:59:0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04

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

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

除以2,便是小的。

举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大数=(10+2)÷2=6,小数=(10-2)÷2=4

05

浓度问题(加水稀释)

【口诀】: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水量。

举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

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15%=3(千克)

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06

浓度问题(加糖浓化)

【口诀】: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举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

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1-15%)=17(千克)

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

17÷(1-20%)=21.25(千克)

21.25-20=1.25(千克)

07

和比问题

已知整体求部分。

【口诀】:

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

举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

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和乘以比例,所以甲数为27×2÷9=6,乙数为:27×3÷9=9,丙数为:27×4÷9=12

08

差比问题

【口诀】:

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数,两数便可求得。

举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数为:4×7=28,乙数为:4×4=16

09

工程问题

【口诀】:

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举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

{1-(1÷6+1÷4)×2}÷(1÷6)=1(天)

小学余数口诀,二年级余数技巧口诀(5)

10

植树问题

【口诀】:

植树多少棵,要问路如何?

直的加上1,圆的是结果。

举例-1:在一条长为120米的马路上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棵?

路是直的。所以植树120÷4+1=31(棵)

举例-2:在一条长为12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棵?

路是圆的,所以植树120÷4=30(棵)

小学余数口诀,二年级余数技巧口诀(6)

11

盈亏问题

【口诀】:

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

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举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

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10-9=71(个)

举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

全盈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50+200=5000(发)

举例-3:学生发书。每人10本则差90本;每人8 本则差8本,多少学生多少书?

全亏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90-8)÷(10-8)=41(人),相应书为41×10-90=320(本)

12

牛吃草问题

【口诀】: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

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

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

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举例: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问21头多少天把草吃完。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1,则27头牛6天的吃草量是27×6=162,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9=207;

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原有的草量=27×6-6×15=72(牛/天)。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所以所求的天数为: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小学余数口诀,二年级余数技巧口诀(7)

13

年龄问题

【口诀】:

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举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的小军的3倍?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

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举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

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14

余数问题

【口诀】:

余数有(N-1)个,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N-1)。

周期性变化时,不要看商,只要看余。

举例:如果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0圈后是几点钟?

分针旋转一圈是1小时,旋转24圈就是时针转1圈,也就是时针回到原位。1980÷24的余数是22,所以相当于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相当于时针向前走22个小时,时针向前走22小时,也相当于向后24-22=2个小时,即相当于时针向后拔了2小时。即时针相当于是18-2=16(点)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余数定理公式大全及解释(有余数的除法口诀表)

余数定理公式大全及解释(有余数的除法口诀表)

余数问题在小升初的考试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大多考“余同”、“缺同”的“物不知数”填空题,偶尔也考解决问题大题。小升初的真题...

2023-07-09 06:19:23查看全文 >>

小学五年级余数定理公式(五年级余数的求法口诀)

小学五年级余数定理公式(五年级余数的求法口诀)

朋友家一位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昨天问我一道题目,我把它抄下来,或者看下图中的第7题:“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5,余数是0...

2023-07-09 06:58:52查看全文 >>

小学同余定理证明(同余定理口诀)

小学同余定理证明(同余定理口诀)

老铁们关心质数的整除性的证明、推导过程和原理,博主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描述得很详细了。在这里再总结一下。假设我们有一个N位数...

2023-07-09 06:18:12查看全文 >>

小学余数定理口诀(二年级余数口诀怎么背)

小学余数定理口诀(二年级余数口诀怎么背)

01路程问题(相遇)【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举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

2023-07-09 06:33:14查看全文 >>

余数定理小学生简易解释

余数定理小学生简易解释

讲余数定理之前,先谈一下多项式的除法运算,它的运算与普通算术的除法一样,例如:下面的算式说明:被除数=(除数X商) 余数...

2023-07-09 06:30:47查看全文 >>

小学同余定理解题(小学奥数同余定理例题)

小学同余定理解题(小学奥数同余定理例题)

大家好,我是奥数轻松学团队的余老师,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奥数知...

2023-07-09 06:49:53查看全文 >>

小学同余定理公式及解释(小学数学余数的同余定理)

小学同余定理公式及解释(小学数学余数的同余定理)

1.整数a除以整数b(b≠0),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2.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

2023-07-09 06:18:48查看全文 >>

余数定理公式的证明(余数公式课程)

余数定理公式的证明(余数公式课程)

这里余数定理,指对于除数为x-a.那么,将x=a代入被除数f(x)所求得的结果就是余数. 这个定理可以扩大,即将除数扩大...

2023-07-09 06:18:22查看全文 >>

小学奥数余数定理公式及解释(小学奥数剩余定理公式)

小学奥数余数定理公式及解释(小学奥数剩余定理公式)

自然数的尾数:就是自然数末位的数字。余数:就是在做除法算式中,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余下来的数。自然数尾数的性质:1....

2023-07-09 06:44:37查看全文 >>

余数定理口诀(余数口诀顺口溜二年级)

余数定理口诀(余数口诀顺口溜二年级)

在行测数量关系中,很多时候都暗含了“余”的思想,这也成为了考试中常考察的一个点,主要侧重考察考生的逐步分析能力。在做题过...

2023-07-09 06:26:1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