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朝府君什么意思(清朝府君什么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7 03:55:2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樂懸(乐悬),◆見“樂縣”。

魚懸(鱼悬),◆謂魚上鉤被釣起。○《晉書‧段灼傳》:“臣聞魚懸由甘餌,勇夫死于重報。”

意懸懸(意悬悬),◆心神不定貌。○[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摺:“他則管送春情不住想留戀,引的人意懸懸,似熱地蚰蜒。”○[明][馮夢龍]《挂枝兒‧相思》:“那一日與你把眼色丟,到如今,意懸懸還不能勾成就。”○《再生緣》第七三回:“情脈脈,意懸懸,香腮貼耳俏聲言。”

意懸(意悬),◆掛念。○[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兒今去,爹媽休得要意懸。”

眼懸懸(眼悬悬),◆形容盼望迫切。○[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肚皮兒裏骨轆轆地雷鳴,眼懸懸地專盼着人來請。”○[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摺:“我眼懸懸整盼了一週年。”

懸坐(悬坐),◆憑空加罪。○[明][劉若愚]《酌中志‧累臣自敘略節》:“[楊][左]諸公及七君子之死,自有逆謀主使……而[李實]空印本,又的非[若愚]填寫,乃懸坐曰主使,不亦冤乎!”

懸罪(悬罪),◆謂應當加罪而遲遲不處理。○《韓非子‧亡徵》:“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群臣陰憎而愈憂懼。”

懸珠(悬珠),◆1.比喻美目。○《漢書‧東方朔傳》:“目若懸珠,齒若編貝。”◆2.比喻太陽。○[明][高啟]《贈步煉師禱雨》詩:“明朝師歸定何許,雲裏懸珠火如黍。”

懸指(悬指),◆謂定向懸掛。○[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天漢懸指,那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騰?”

懸知(悬知),◆料想;預知。○[北周][庾信]《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宋][秦觀]《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明][吳承恩]《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懸照(悬照),◆垂照,下察。○[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伏計聖慈理當懸照此身,日月所鑒,天地所明,豈敢虛言欺妄宸極。”○[唐][張九齡]《賀突厥要重人死狀》:“聖心懸照,有如目擊。”

懸帳(悬帐),◆[曹操]深愛[梁鵠]書法,破[荊州]時募求[鵠],將[鵠]書懸於帳中,及以釘壁玩賞。見《晉書‧衛恒傳》。後以“懸帳”形容書法精妙。○《晉書‧王羲之傳論》:“[伯英]臨池之妙,無復餘蹤;[師宜]懸帳之奇,罕有遺跡。”參閱[張彥遠]《法書要錄》卷八引[唐][張懷瓘]《書斷中‧妙品》。

懸遠(悬远),◆相距很遠。○《魏書‧序紀‧穆帝》:“帝以封邑去國懸遠,民不相接,乃從[琨]求[句注陘]北之地。”○《壇經‧機緣品》:“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六》:“自[魯]至[陳],道路不至懸遠,何至五年不歸?”[明][胡應麟]《詩藪‧國朝上》:“[弘][正]并推[邊]、[何]、[徐]、[李],每怪[邊]品第懸遠,胡得此稱。”

懸魚(悬鱼),◆1.上鉤的魚。○[晉][葛洪]《抱樸子‧廣譬》:“懸魚惑於芳餌,檻虎死於籠狐。”○[明][朱鼎]《玉鏡臺記‧蘇獄》:“多病多愁減帶圍,困纍纍命若懸魚。”◆2.《後漢書‧羊續傳》:“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後以“懸魚”指為官清廉。○《晉書‧姚興載記下》:“然明不照下,弗感懸魚。”○[宋]徐積《和路朝奉所居》之六:“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清][湯璥]《<交翠軒筆記>後序》:“[南陽]懸魚之庭,卷不離手;[魏郡]課樹之暇,目以代耕。”亦作“懸枯”、“懸枯魚”。○《陳書‧宗元饒傳》:“求粟不猒,愧[王沉]之出賑;徵魚無限,異[羊續]之懸枯。”○[清]宋琬《送別俞眉仙歸新安》詩:“郭外行春策病馬,壁間退食懸枯魚。”◆3.佩帶魚符或魚袋。○《遼史‧禮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懸魚。”○[明][梅鼎祚]《玉合記‧宸游》:“只今畫褲懸魚,朱扉施馬。”◆4.鈴柄上的魚形飾物。○《太平御覽》卷三三八引[漢][應劭]《風俗通》:“鈴柄施懸魚。魚者,欲君臣沉靜如魚之入水,不可復得聞見耳。”◆5.即魚板。懸於寺院中的魚形之板,擊之以報事。○[明][唐寅]《題自畫水山》詩:“亂山雜雲曉蔥蘢,遙見懸魚是梵宮。”

懸應(悬应),◆遙應。○《太平廣記》卷八七引[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上‧康僧會》:“雷霆破山,聾者不聞,非音之細。苟在理通,則萬里懸應;如其阻塞,則肝膽[楚][越]。”○[明][真鑒]《<楞嚴經>正脈疏》卷十二:“一請許懸應,所請意遠,應在後文。”

懸引(悬引),◆[元]、[明]、[清]時販賣鹽茶等,以若干斤為一引,按引課稅,其懸欠的稅稱懸引。○[清][魏源]《太子太保兩江總督陶文毅公神道碑》:“盡償[淮北]之積逋,且劑[淮南]之懸引。”

懸異(悬异),◆差異很大。○《三國志‧魏志‧孫紹傳》:“類應同役,而苦樂懸異。”○[郭沫若]《斷斷集‧旋乾轉坤論》:“獨於智能,自有歷史以來,總表示着有大相懸异的高下,這都是後天教養的結果。”◆补证条目■差异很大。○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昔商紂崇飾宫室,不卹人民,天下怨之,身死國亡;漢文帝欲作露臺,而惜百金之費,當時民安國富。夫奢儉不同,治亂懸異。”

懸眼(悬眼),◆1.見“懸門抉目”。◆2.古時城守的一種設備。○[明][茅元儀]《武備志‧城制‧懸眼圖說》:“懸眼,製每垛當中,自城面平為孔,高九寸,約磚三層……必有此懸眼,賊遠則瞭之,垛口銃矢射之。賊近,我兵不出頭,以身藏垛下,於懸眼內下視。攻城者雖有銃矢無所施,若到城下,一見無遺,即將矢石銃子火桶擲之,無不可者。”

懸懸(悬悬),◆1.遙遠貌。○[漢][焦贛]《易林‧晉之坎》:“懸懸[南海],去家萬里。”○[唐][李白]《清平樂》詞:“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惟有碧天雲外月,偏照懸懸離別。”◆2.惦念貌。○[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飢。”○[唐][韓愈]《與孟東野書》:“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于吾也。”○[清][惲敬]《與來卿書》:“自前年冬至今不得小女書,懸懸之至。”○[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乞即函知,以便轉達,免其懸懸耳。”◆3.心情不安貌。○[巴金]《滅亡》第八章:“但聽見了門鈴聲,知道她們已經來了之後,我心裏又是懸懸的,怕見她們了。”

懸虛(悬虚),◆1.凌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凝圓寺》:“鐵索為橋,懸虛為渡,下不見底,旁無挽捉。”◆2.空虛,空洞。○[明][高攀龍]《講義‧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章》:“然則聖人說仁,果是懸虛道理否?”

懸心(悬心),◆1.掛念;擔心。○[晉][王羲之]《雜帖》二:“不得還問,懸心!”[唐][張鷟]《游仙窟》:“日夜懸心憶,知隔幾年秋。”○《紅樓夢》第八四回:“姨媽更不用懸心。”○[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道靜]懸心、憂慮,一刻刻捱着時間。”◆2.謂驚心。○[唐][李商隱]《寓目》詩:“園桂懸心碧,池蓮飫眼紅。”

懸象(悬象),◆1.天象。多指日月星辰。○《易‧繫辭上》作“縣象”。○[漢][班固]《典引》:“懸象闇而恒文乖,彝倫斁而舊章缺。”○[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公之忠孝信感人神,公之盟誓事同懸象。”○[清][唐甄]《潛書‧性才》:“又如星之戾氣,散為彗孛,亦為明體,亦為懸象。”◆2.公布曆法。○[清][昭槤]《嘯亭雜錄‧善天文算法》:“乃知聖人御世,故天預令西法傳入[中]土,使上因之懸象布命。”

懸險(悬险),◆險峻。○[金][元好問]《庫城》詩:“疏林護懸險,絕壁入清深。”

懸危(悬危),◆謂高懸欲墜。○[唐][杜審言]《南海亂石山作》詩:“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上聳忽如飛,下臨仍欲墜。”◆补证条目■谓高悬欲坠。形容十分危险。○《魏书·肃宗孝明帝纪》:“師旅盤桓,留滯不進,北淯懸危,南陽告急,將虧荆沔之地,以致蹙國之憂。”

懸望(悬望),◆盼望,掛念。○[唐][張鷟]《游仙窟》:“積愁腸已斷,懸望眼應穿。”○[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四摺:“即今聖人臥寐求賢,好生懸望。”○《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望。”◆补义条目■于高处察看。○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雪蛆冰蛆》:“官府遣軍士四山高處懸望。”

懸頭(悬头),◆1.見“懸首”。◆2.懸頭於梁,以防瞌睡。形容苦學。語出《太平御覽》卷六一一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懸頭至屋梁以自課。”又卷三六三引《漢書》,文字略異。○[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元][柯丹丘]《荊釵記‧會講》:“諄諄教子讀詩書,刺股懸頭曾努力。”參見“懸梁”。

懸同(悬同),◆遙相符合。○[唐][張九齡]《賀蓋嘉運破賊狀》:“皆是聖略所定,萬里懸同,[尚客]所言,合符前旨。”

懸天(悬天),◆1.遠天,高空。○[漢][張衡]《靈憲》:“懸天之景,薄地之義,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2.繫於天。○[晉][潘岳]《馬汧督誄》:“昔命懸天,今也惟[馬]。”○[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苟懸天兮有命,永離決兮若何。”

懸談(悬谈),◆1.佛教講經者於講經前先概述篇章要義,稱懸談。○[宋][元照]《<盂蘭盆經疏>新記》卷下:“未入經文,義章先說,故曰懸談。懸即先也。”◆2.空談。○[黃遠庸]《借款內脈之解剖》:“今日種種所云皆懸談而已。”

懸算(悬算),◆預料,估計。○[唐][陸贄]《興元奏請許渾瑊李晟等諸軍兵馬自取機便狀》:“亦由傳聞與指實不同,懸算與臨事有異故也。”

懸素(悬素),◆掛着的白綢子。比喻瀑布。○[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

懸思(悬思),◆1.揣想。○[北周][庾信]《故周大將軍趙公墓銘》:“月中桂樹,切問能訓。石上木生,懸思即悟。”◆2.掛念,想念。○[五代][齊己]《送林上人歸永嘉舊居》詩:“東[越]常懸思,山門在[永嘉]。”○[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封三娘》:“別後懸思頗苦。”

懸水(悬水),◆1.瀑布。○《孔子家語‧致思》:“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懸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2.浮水。○[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龍門]人皆言善於懸水接水,上下如神。”

懸書(悬书),◆1.張掛書信。○《呂氏春秋‧介立》:“﹝[介子推]﹞懸書公門而伏於山下。”○[漢][劉向]《說苑‧復恩》:“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2.猶懸法。○《文選‧陸倕<石闕銘>》:“懸書有附,委篋知歸。”○[李善]注:“《周禮》曰:‘正月,乃懸治象之法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浹日而斂之。’懸書,則懸法也;委篋,則藏書也。”參見“懸法”。

懸首(悬首),◆亦作“懸頭”。◆謂殺人後掛頭示眾。○《漢書‧王莽傳上》:“百歲之母,孩提之子,同時斷斬,懸頭竿杪。”

懸守(悬守),◆猶孤守。○《南齊書‧高帝紀上》:“今日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

懸手(悬手),◆寫字時手腕懸空,不着几案。○[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一:“[蘇][黃]兩公皆喜書,不能懸手……[蘇公]論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參見“懸腕”。

懸示(悬示),◆猶垂示。○[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夫子聖人所以遺甕,欲懸示後賢耳。”

懸識(悬识),◆深切認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夫能懸識腠理,然後節文自會,如膠之黏木,石之合玉矣。”

懸石程書(悬石程书),◆《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漢書‧刑法志》:“至於[秦始皇]……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顏師古]注引[服虔]曰:“縣,稱也。石,百二十斤。○[始皇]省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為程。”言[秦始皇]每日處理一石重的公文。後以“懸石程書”形容勤於政事。○[清][錢謙益]《向言上》之二:“夫亂世之君,各賢其賢,雖有真賢而不能用也。是故懸石程書,損撤膳服,憂勞日昃,而天下滋亂。”亦省作“懸石”。○[唐][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為刑部郎中,能守訓典……懸石允釐,撓而不煩,簡而不傲。”

懸石(悬石),◆1.藥名。為絡石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絡石》。◆2.藥名。生於冢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鹽藥》﹝附錄﹞引[保昇]曰:“人若常服鍊石者,至歿,冢中生懸石,若芒消,其冷如雪,殺火毒。”◆3.古時防守之具。○[明][茅元儀]《武備志五‧堡約》:“石宜二種,大者為懸石,用廢碾石、陸軸之類為之,鼎足鑿孔,下繫鐵繩,一續麻索……敵有入壕牆者,則眾以擲石共斃之。其推車蒙革肩版而至者,則下大石或以懸石擊之。”◆4.巖洞中倒掛之石。一般稱為石鍾乳。○《初學記》卷十六引[南朝][宋][王韶之]《始興記》:“縣下流有石室,內有懸石,扣之聲若磬,響十餘里。”◆5.見“懸石程書”。

懸師(悬师),◆遠征的孤軍。○《後漢書‧皇甫規傳》:“臣每惟[賢]等擁眾四年,未有成功,懸師之費且百億計,出於平人,回入姦吏。”○[王先謙]集解引[胡三省]曰:“出師遠征,其勢縣絕,不能相及,故曰縣師。縣,讀曰懸。”○《周書‧宇文測傳》:“今懸師度[河],非眾所欲。”

懸賞(悬赏),◆出具賞格。○[漢][陸賈]《新語‧道基》:“於是[皋陶]乃立獄制罪,懸賞設罰,異是非,明好惡。”○[宋][歐陽修]《論捕盜賞罰札子》:“臣伏見方今天下,盜賊縱橫……得一捕賊可使之人,則必須特示旌酬以行激勵,苟或未能者,猶須懸賞以待之。”○[清][黃鈞宰]《金壺浪墨‧漢奸》:“初[林公]懸賞購夷,夷眾心悸,不留[漢]人在船。”○[陸柱國]《岔路口》二:“地主豪紳到處懸賞要我的人頭呢!”

懸山(悬山),◆我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屋面兩側伸出山墻之外。也稱挑山。

懸然(悬然),◆無所依傍貌;空虛貌。○[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若乃明練庶務,鑒達治體,懸然天得,不謀成心。”○[前蜀][杜光庭]《虯髯客傳》:“[李郎]相從一妹,懸然如磬。”

懸權(悬权),◆懸掛秤砣。比喻衡量利害得失。○《孫子‧軍爭》:“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

懸泉(悬泉),◆1.形容漏壺滴出來的水。○[晉][陸機]《漏刻賦》:“激懸泉以遠射,跨飛途而遙集。”◆2.瀑布。○[唐][張九齡]《入廬山仰望瀑布水》詩:“絕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宋][梅堯臣]《寄題絳守園池》詩:“懸泉瀉竇晝未停,飛玉貯藍光入屏。”○[宋][郭彖]《睽車志》卷六:“峻溪急流,懸泉瀉瀑,衝石走沙,聲如雷動。”

懸情(悬情),◆掛念。○[晉][王羲之]《雜帖二》:“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明][唐順之]《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八:“聞之深覺懸情,幸公自愛,勿太勞心可也。”○[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阿英》:“嫂懸情尤切,旦夕啜泣。”

懸錢(悬钱),◆謂以物抵押的貸款。○《南史‧梁臨川靖惠王宏傳》:“[宏]都下有數十邸出懸錢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懸上文券,期訖便驅券主,奪其宅。”參見“懸券”。

懸目(悬目),◆見“懸門抉目”。

懸命(悬命),◆謂寄托命運。○《戰國策‧楚策一》:“[齊][魏]必伐[韓]。○[韓氏]急,必懸命於[楚]。”○《後漢書‧陳龜傳》:“今[西州]邊鄙……守塞候望,懸命鋒鏑,聞急長驅,去不圖反。”○[唐][張九齡]《上封事》:“六合之間,元元之眾,莫不懸命於縣令,宅生於刺史。”

懸名(悬名),◆張榜公布名姓。○《隋書‧刑法志》:“其為盜賊事發逃亡者,懸名注配。”

懸門(悬门),◆1.古時城門所設的門閘。平時掛起,有警時放下,以便加固防守。○[漢][桓寬]《鹽鐵論‧毀學》:“無仁義之德而有富貴之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之下。”○《舊唐書‧太宗紀上》:“懸門發,[老生]引繩欲上,遂斬之,平[霍邑]。”◆2.指一般上下啟閉的閘門,如水閘門。○《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維岳]乃命創二斗門於[西河]第三堰,二門相踰五十步,覆以夏屋,設懸門畜水,俟潮平乃泄之。”◆3.掛於門首。○[清][孫枝蔚]《贈汪舟次詩》之一:“人生貴是男,懸門貴是弧。”

懸論(悬论),◆猶空談。○《宋書‧劉穆之傳》:“此事既大,非可懸論,便暫入朝,共盡同異。”

懸流(悬流),◆從高處下注的水流。多指瀑布。○[晉][郭璞]《江賦》:“淵客築室於巖底,鮫人構館於懸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潧水》:“[潧水]又南,懸流奔壑,崩注丈餘,其下積水成潭。”○[唐][駱賓王]《宿山莊》詩:“林虛宿斷霧,磴險掛懸流。”○[明][沈德符]《野獲編‧河漕‧呂梁洪》:“[孔子]觀瀾處,稱為懸流三千仞,流沫四十里者,即其地也。”○[清][俞樾]《茶香室三鈔‧杭嘉水路古今不同》:“[唐]以前,自[杭]至[嘉],皆懸流。”

懸令(悬令),◆公布法令。○[清][魏源]《<聖武記>敘》:“嘗觀[周]、[漢]、[唐]、[宋]、[金]、[元]、[明]之中葉矣,瞻其闕,夫豈無懸令;詢其庭,夫豈無充位。”

懸領(悬领),◆抽象地領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指瑕》:“《雅》《頌》未聞,[漢][魏]莫用,懸領似如可辯,課文了不成義,斯實情訛之所變,文澆之致弊。”

懸料(悬料),◆憑空臆測。○[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三:“坐客云:‘經中所言,皆譬喻也,豈有雨寶珠等事乎?’僕曰不然,雨金、雨血、雨土,皆班班載於前史,何況六合外事,其有無不可懸料也。”

懸連(悬连),◆連接。

懸口(悬口),◆猶出口,離口。○[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老夫語未懸口,兄弟早到,快有請!”[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摺:“恰才軍師語未懸口,果然有下戰書的來了也。”

懸空(悬空),◆1.懸在空中。○[唐][薛曜]《舞馬篇》:“婉轉盤姍殊未已,懸空步驟紅塵起。”○[吳組緗]《山洪》一:“他的粗大的上身扒在高高的扶欄上,一隻腳懸空,一下一下踏動着又靈活又沉重的碓頭。”◆2.比喻憑空,空洞。○《朱子語類》卷六六:“大凡人不曾着實理會,則說道理皆是懸空。”○[明][王守仁]《<大學>問》:“然欲致其良知,亦豈影響恍惚而懸空無實之謂乎?”[瞿秋白]《再論大眾文藝答止敬》:“他的所以不要看,往往是因為新式小說一開始就是懸空的對話。”

懸科(悬科),◆古時所公布的考試科目。亦泛指科舉考試。○[唐][皮日休]《請<孟子>為學科書》:“今有司除茂才明經外,其次有熟《莊周》《列子》者,亦登于科。其誘善也雖深,而懸科也未正。”○[宋][王禹偁]《謝除翰林學士啟》:“伏念某植學非深,屬文無取,濫中懸科之選,尋叨通藉之班。”

懸軍(悬军),◆深入敵方的孤軍。○《宋書‧柳元景傳》:“[元景]大軍次[臼口],以前軍深入,懸軍無繼。”○[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一:“如此則[契丹]必有後顧之憂,未敢輕議懸軍深入。”○[清][劉大櫆]《許游擊墓志銘》:“當朝廷征[嘎爾旦]之時,懸軍邊外,督軍者未至而糧饟匱絕。”

懸絕(悬绝),◆1.相差極遠。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唐][劉禹錫]《上中書李相公啟》:“高卑邈殊,禮數懸絕。”○《紅樓夢》第九七回:“雖有幾句傻話,卻與病時光景大相懸絕了。”○[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豈非以兼併土地之結果,而生貧富階級之懸絕耶?”◆2.險峻峭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路出北巘,勢多懸絕,來去者咸援蘿騰崟。”○《隋書‧宇文慶傳》:“賊據保巖谷,徑路懸絕,[慶]束馬而進,襲破之。”○[金][元好問]《石門》詩:“兩崖懸絕倚山垠,草逕低迷劣可分。”◆3.中醫謂脈象虛懸若無。○《素問‧玉機真臟論》:“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王冰]注:“懸絕,謂如懸物之絕去也。”

懸居(悬居),◆高踞。○[晉][孫綽]《游天臺山賦》:“雙闕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

懸景(悬景),◆指日月。○[三國][魏][曹植]《朔風》詩:“四氣代謝,懸景運周。”○[晉][傅玄]《飲馬長城窟行》:“懸景無定居,忽如馳駟馬。”

懸進(悬进),◆謂深入敵境。○《晉書‧羊祜傳》:“一入其境,則[長江]非復所固,還保城池,則去長入短。而官軍懸進,人有致節之志,[吳]人戰於其內,有憑城之心。如此,軍不踰時,克可必矣。”

懸金(悬金),◆1.猶懸賞。○《後漢書‧黨錮傳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國,逮捕黨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購募。”○[唐][劉知幾]《史通‧忤時》:“切以綱維不舉而督課徒勤,雖威以刺骨之刑,勗以懸金之賞,終不可也。”◆2.古代厭勝術之一。參見“懸炭”。

懸解(悬解),◆1.謂解除束縛。○[晉][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懸解,而與桎梏疏屬也。”◆2.猶瞭悟。○《太平廣記》卷七二引[唐][張讀]《宣室志‧袁隱居》:“校其年月日,亦符九十三之數,豈非懸解之妙手乎?”○《舊唐書‧方伎傳‧神秀》:“吾度人多矣,至於懸解圓照,無先汝者。”○[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耳目之所聞見,心靈之所領略,莫不一覽懸解,終身不忘。”○[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引》:“其特見罔弗厭余衷,而微辭眇論,亦間有未易懸解者。”◆3.猶言解倒懸。謂在困境中得救。○《後漢書‧王允傳論》:“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引其權,伺其閒而敝其罪,當此之時,天下懸解矣。”

懸節(悬节),◆懸掛符節。表示棄官。○《後漢書‧袁紹傳》:“懸節於[上東門],而奔[冀州]。”○《三國演義》第四回:“[袁紹]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

懸結(悬结),◆謂掛念不忘。○[明][方孝孺]《與邵真齋書》之七:“望執事過邑中,特與表兄[希魯]同到其家,診視輕重,商議用藥,以慰懸結之情。”

懸見(悬见),◆預料。○《魏書‧崔光伯傳》:“若單騎獨往,或見拘縶,若以眾臨之,勢必相拒敵,懸見無益也。”

懸寄(悬寄),◆謂遠處在外。○[清][戴名世]《竇成傳》:“而吾縣以孤城懸寄,猶得父子兄弟相保也。”

懸記(悬记),◆指佛遙記修行者未來證果、成佛的預言。○[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阿難]弟子[末田底迦羅漢]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聞佛懸記,心自慶悅,便來至此。”后亦泛指預言。○[清][錢謙益]《贈程穆倩序》:“凡吾所言者,皆異人懸記之所未及。”

懸火(悬火),◆懸燈。也稱提燈。○《楚辭‧招魂》:“青驪結駟兮,齊千乘;懸火延起兮,玄顏烝。”○[王逸]注:“懸火,懸鐙也。”○[蔣天樞]校釋:“懸火,蓋謂人所手持及車上所懸鐙。古銅器中有‘行鐙’,[壽縣]出土行鐙,體圓三足,有柄旁出,盤中有錐形者三,用以植燭。所言‘懸火’指此。”

懸戶(悬户),◆古時的一種城守設備。○[明][茅元儀]《武備志三‧懸戶懸簾圖說》:“懸戶懸簾,垛口第一切要之物,無此二者,賊萬弩齊發,城上不能存站。昔[雷將軍]面中六矢,蓋少此也。今擬每垛口作木架一箇,兩足在內,栽於城上,一轉軸匡檔在外,緊貼兩垛之邊,上用覆格,可搭氈毯或用被褥,俱以水濕,直遮垛口,箭不能入。”

懸河(悬河),◆1.指瀑布。◆2.謂傾瀉不止。○[唐][牟融]《邵公母》詩:“搔首驚聞[楚]些歌,拂衣歸去淚懸河。”○[明][李東陽]《哭舍弟東山》詩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淚復懸河。”◆3.比喻論辯滔滔不絕或文辭流暢奔放。○[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盡其書,懸河不窮其義。”○《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盈川]文如懸河,酌之不竭。”○[清][唐孫華]《贈趙松一》詩:“辯如懸河注,目如巖電爛。”○[蘇曼殊]《碎簪記》:“[蓮佩]至此,忽停其懸河之口。”◆4.指高出地面的河。○《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由於泥沙淤積,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懸河’。”◆补证条目■谓倾泻不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顧長康拜桓宣武墓,作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人問之曰:‘卿憑重桓乃爾,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曰:‘鼻如廣莫長風,眼如懸河決溜。’”

懸合(悬合),◆遙相符合。○[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上》:“修[洙][泗]之教,中歷數[周]、[齊]、[陳]、[隋]事,無不懸合,而其意實寓[河][汾]。”◆补证条目■遥相符合。○明于慎行《穀山笔麈·阉伶》:“古今事體,大有懸合。”

懸國(悬国),◆遠在京畿之外的封國。○[清][方苞]《灌嬰論》:“[呂氏]雖三王懸國,千里外無一夫之援,而諸侯合從西鄉,空國兵以授[嬰],當是時,[呂氏]所恃者[嬰]耳。”

懸光(悬光),◆1.高空下照之光。多指月光。○[南朝][梁][江淹]《張司空離情》詩:“秋月映簾櫳,懸光入丹墀。”○[隋][盧思道]《日出東南隅行》:“初月正如鉤,懸光入綺樓。”○[唐][許渾]《病中和大夫翫江月》:“江上懸光海上生,仙舟迢遞繞軍營。”◆2.駿馬名。○[唐太宗]十驥之一。○[骨利幹國]所獻。見《新唐書‧回鶻傳下‧骨利幹》。

懸鼓(悬鼓),◆1.懸掛在架上的鼓。始於[周]代。○《隋書‧音樂志下》:“[夏后氏]加四足,謂之足鼓。○[殷]人柱貫之,謂之楹鼓。○[周]人懸之,謂之懸鼓。”○《禮記‧明堂位》作“[周]縣鼓”。○[陳澔]集說:“縣,懸於簨虡也。”◆2.古時官署所掛的鼓。供擊鼓求見之用。○《後漢書‧五行志一》引[漢][桓帝]時童謠:“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唐][劉禹錫]《龍陽縣歌》:“沙平草綠見吏稀,寂寥斜陽照懸鼓。”◆3.比喻落日。○《觀無量壽經》:“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清][錢謙益]《絳雲樓上梁以詩代文》之六:“夕陽樓外歸心處,懸鼓西山觀落暉。”

懸閣(悬阁),◆高聳的樓閣。○[漢][劉向]《列仙傳‧鹿皮公》:“小吏白府君,請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轉輪懸閣,意思橫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上于[建章]中作[神明臺]、[井幹臺],咸高五十餘丈,皆作懸閣,輦道相屬焉。”

懸格(悬格),◆公布標准、規章。○[嚴復]《論世變之亟》:“懸格為招矣,而上智有不必得之憂,下愚有或可得之慶。”

懸附(悬附),◆見“懸疣附贅”。

懸符(悬符),◆遙相符合。○《明史‧邵經邦傳》:“茲者正陽之月,有日食之異。質諸《小雅‧十月》之篇,變象懸符。”

懸封(悬封),◆謂不築墓道,將棺材直接吊入墓穴埋葬。語本《禮記‧檀弓上》:“縣棺而封。”○《後漢書‧周磐傳》:“若命終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槨足以周棺,斂形懸封,濯衣幅巾。”○[李賢]注:“懸封,謂直下棺,不為埏道也。”

懸飛(悬飞),◆懸空飛翔。○[南朝][梁][沈約]《詠湖中雁》:“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

懸法(悬法),◆公布法令。古時公布法令,都懸掛於宮闕,故稱。○[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或以聽窮省冤,或以布化懸法。”○[唐][李華]《含元殿賦》:“東風發春,懸法象魏,與人惟新。”○《元典章新集‧刑部‧盜賊通例》:“《虞書》有象刑之典,《周禮》載懸法之文。”

懸斷(悬断),◆憑空臆斷。○[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非耶?”[清][戴名世]《左氏辨》:“凡此者皆不可知而固難以懸斷者也。”○[魯迅]《書信集‧致翟永坤》:“至於在那裏可以住多少時,現在無從懸斷。”

懸度(悬度),◆謂無根據地揣測、估計。○[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世之君子……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清][薛福成]《上曾侯相書》:“數千里外,未敢懸度。”

懸定(悬定),◆預定。○《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阿禿師]﹞呼[顯祖]姓名云:‘[阿那瑰]終破你國。’……後亡[齊]者遂屬[阿那肱]云。雖作‘肱’字,世人皆稱為‘瑰’音,斯固‘亡[秦]者胡’,蓋懸定于窈冥也。”

懸調(悬调),◆長期拖欠的賦稅。○《周書‧武帝紀上》:“降宥罪人,并免逋租懸調等,以皇女生故也。”○《周書‧武帝紀下》:“逋租懸調,兵役殘功,並宜蠲免。”

懸刀一夢,◆指升为州官之兆。○金李俊民《西江月·筹堂寿》词:“落落瓊林人物,飄飄鶴氅仙風。渡江以後見英雄,那在懸刀一夢。”参见“懸刀夢”。

懸刀夢(悬刀梦),◆《晉書‧王濬傳》:“[濬]夜夢懸三刀於臥室梁上,須臾又益一刀,[濬]驚覺,意甚惡之。主簿[李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乎?’……果遷[濬]為[益州]刺史。”後因以“懸刀夢”為升為州官的夢兆。○[清][趙翼]《甌北詩話‧各體詩》:“[金][李俊民]有[王籌堂]壽詩……‘州應何日懸刀夢,山試今朝拄笏看。’”亦省作“懸刀”。○[五代][李瀚]《蒙求》詩:“[王濬]懸刀,[丁固]生松。”

懸刀(悬刀),◆1.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釋名‧釋兵》:“弩……下曰懸刀,其形然也。”○《文選‧潘岳<射雉賦>》:“揆懸刀,騁絕技。”○[徐爰]注:“懸刀,弩牙後刀也,一名機。”◆2.見“懸刀夢”。◆3.皂莢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皂莢》。

懸帶(悬带),◆猶攜帶。○《元典章‧兵部二‧許把》:“差人等告稱:遇差出巡按,乞許令懸帶箭事。”

懸處(悬处),◆對不到案的罪犯判罪。猶今言缺席審判。○《魏書‧宋弁傳》:“[文殊]父子懼而逃遁。鞫無反狀。以[文殊]亡走,懸處大辟。”

懸車之歲(悬车之岁),◆見“懸車之年”。

懸車之年(悬车之年),◆指七十歲。○[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車之年,二表乞罷將相。”亦作“懸車之歲”。○[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若今人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則致仕之期,即不必以七十為限……故余兩次引歸,皆未及懸車之歲。”參見“懸車”。◆补证条目■指七十岁。○《晋书·刘毅传》:“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爲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亦作“懸車之歲”。○清钱谦益《贺福清相公启》:“未逮懸車之歲,先爲秉燭之遊。”

懸車束馬(悬车束马),◆形容險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太行]與[辟耳]之谿[拘夏]。”○[韋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葭萌],勳參[綿竹]。”○[明][唐順之]《<前後入蜀稿>序》:“宦游羈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懸兵束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涪水》:“[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入[蜀]逕[江油]、[廣漢]者也。”

懸車(悬车),◆1.形容險阻。○[唐][杜甫]《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懸車束馬”。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三國][魏][繆襲]《輓歌詩》:“白日入[虞淵],懸車息駟馬。”○[明][何景明]《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漢][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方文]《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孝寬]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清][施閏章]《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懸策(悬策),◆預計。○[明][張居正]《少師存齋徐相公七十壽序》:“故公之壽,不必吐內導引,而長生久視,可懸策已。”

懸步(悬步),◆陡峻的埠頭。○[唐][孟郊]《立德新居》詩之五:“崎嶇有懸步,委曲饒荒尋。”○[唐][孟郊]《寒溪》詩之九:“懸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

懸布(悬布),◆瀑布。○[唐][杜佑]《杜城效居王處士鑿山引泉記》:“懸布垂練,搖曳晴空。”○[宋][范成大]《龍門峽》詩:“瀑流懸布不知數,亂落嵌根飛白雨。”

懸兵束馬(悬兵束马),◆見“懸車束馬”。

懸兵(悬兵),◆謂孤軍深入。○[南朝][梁][江淹]《自序》:“懸兵數千里而無同惡相濟,五敗也。”

懸冰(悬冰),◆懸掛着的冰柱。○[北周][庾信]《梅花》詩:“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懸別(悬别),◆差別很大。○《元典章‧吏部六‧儒吏》:“驗得比真鈔字樣懸別,料號不明……合同不一,委是偽鈔。”

懸便(悬便),◆猶便宜行事。○《元典章‧刑部十二‧發冢》:“卻緣首賊既已免刺字科斷,其餘從賊,未敢懸便,申乞明降。”

懸筆(悬笔),◆懸肘運筆。○[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舒國裳]請先生寫‘拱把之桐梓’一章,先生懸筆為書。”

懸保(悬保),◆預先保證。○[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雖云明年校多,豈可懸保?此又非公私蓄積尚少之時可行者也。”

懸案(悬案),◆長期拖延未能解決的案件或事情。○《清會典事例‧刑部‧戶律戶役》:“似此積弊相沿,非特承追時之浮蹤無定,懸案難稽;而籍貫混淆,亦乖戒欺覈實之道。”○[李大釗]《戰後婦人問題》:“這過去半個世紀的懸案,總算有了解決的希望。”○[夏衍]《法西斯細菌》第一幕:“今天來的目的,是為了要商量解決這件懸案?”

懸安(悬安),◆懸掛。○[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至[乾清宮]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禎]元年八月初四日懸安。”○[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宮之東披簷,曰‘清暇居’,北迴廊曰‘游藝齋’,[崇禎]五年十月廿三日懸安者也。”

虛懸(虚悬),◆1.猶虛設。○《宋書‧孝武帝紀》:“凡寰衛貢職,山淵採捕,皆當詳辨產殖,考順歲時,勿使牽課虛懸,睽忤氣序。”○《明史‧王元翰傳》:“九卿強半虛懸,甚者闔署無一人。”○[孫中山]《第二次護法宣言》:“六年以來……護法事業,蹉跎數載,未有成就,而國民政府,遂以虛懸。”◆2.憑空設想。○[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新文字》:“難行者的好幌子,一定是完全和精密……然而它本身,卻因為是虛懸的計劃,結果總並無成就:就是不行。”◆3.空擱着;空缺着。○[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四:“假如我不回去,三廳就盡它虛懸在那兒。”○[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二:“三青團成立後,[陳誠]做書記長,[康澤]被調去做組織處長,而宣傳處長一直是虛懸着的。”◆4.無着落。○[沙汀]《淘金記》十九:“他的報酬,便連伙食也虛懸起的。但他十分樂意他的職務。”◆补证条目■无着落;不落实。○《玉娇梨》第十四回:“弟思白小姐之事,尚屬虚懸。令妹之事,既蒙金諾,小弟何不少留數日,就求媒一議。”

相懸(相悬),◆見“相縣”。

危懸(危悬),◆高懸。○[北周][庾信]《終南山義谷銘》:“桂月危懸,風泉虛韻。”

望懸(望悬),◆猶懸念。○[清][洪昇]《長生殿‧夜怨》:“君情何淺,不知人望懸。”

束馬懸車(束马悬车),◆亦作“束馬縣車”。◆包裹馬足,掛牢車子,以防滑跌傾覆。形容路險難行。○《管子‧封禪》:“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將上山,纏束其馬,懸鉤其車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烏丸]三種,崇亂二世,[袁尚]因之,逼居塞北,束馬縣車,一征而滅,此又君之功也。”○《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上尋雲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車,然後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設懸(设悬),◆設置懸掛鐘、磬等樂器的架子。○《魏書‧禮志三》:“冠冕黼黻,行禮廟庭;臨軒設懸,饗會萬國。”○[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宿燎設懸,樽俎旂章,粲穆布列,周天之下。”舊注:“設懸,謂懸筍虡之屬也。”借指奏樂。○[隋][牛弘]《定樂奏》:“[太元]間,破[符永固],又獲樂工[陽蜀]等,閒練舊樂,于是金石始備,尋其設懸,音調並與[江]左是同。”

曲懸(曲悬),◆見“曲縣”。

窮懸(穷悬),◆陡峭險峻貌。○[南朝][宋][謝靈運]《入道至人賦》:“卜居千仞,左右窮懸。”

清懸(清悬),◆見“清縣”。

民懸(民悬),◆謂人民的疾苦。語本《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太平天國][洪秀全]《述志》詩:“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口如懸河(口如悬河),◆見“口若懸河”。

空懸(空悬),◆懸在空中。◆补义条目■喻没有着落。○《晋书·贺循传》:“若當兄弟旁滿,輒毁上祖,則祖位空懸,世數不足,何取於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然後成七哉!”○《南齐书·孔稚珪传》:“遂使國儲空懸,户口減半,好戰之功,其利安在?”

金懸(金悬),◆亦作“金縣”。◆金鼓之樂。○《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堂設象筵,庭宿金懸。”○[張銑]注:“金懸,謂金鼓之樂也。”○[南朝][齊][謝超宗]《齊明堂樂頌‧嘉薦樂》:“節動軒越,聲流金縣。”○[唐][魏徵]《五郊樂章‧雍和》:“金懸夕肆,玉俎朝陳。”

解懸(解悬),◆解救苦難。○[唐][元稹]《和樂天贈樊著作》:“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清][鈕琇]《觚賸‧惠士陳言》:“倏矣歲將改籥,持弩猶是藏機;胡然期已及瓜,解懸不辭袖手。”○[李少石]《無題》詩:“莫訝頭顱輕一擲,解懸拯溺是吾徒。”參見“解民倒懸”。

解民懸(解民悬),◆見“解民倒懸”。

孤懸客寄(孤悬客寄),◆猶言孤懸浮寄。○[清][曾國藩]《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彼學政者,孤懸客寄於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貌敬而神拒之。”

孤懸(孤悬),◆猶孤立。無所依靠。○《北齊書‧慕容儼傳》:“人信阻絕,城守孤懸,眾情危懼。”○《明史‧于謙傳》:“[大同]孤懸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別設御史治之。”○[冰心]《南歸》:“晚上[藻]和我總是強笑相對,而心中的怔忡,孤懸,恐怖,依戀,在不語無言之中,只有鐘和燈知道了。”

宮懸(宫悬),◆[漢][張衡]《東京賦》:“春日載陽,合射辟雍。設業射虡,宮懸金鏞。”○[唐][王維]《奉和聖制重陽節宰臣及群臣上壽應制》:“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陝郊》:“我慚竹管廁宮懸,縱合律度應非偶。”○[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松柏籠煙,兩階蠟紅初翦。排笙歌,堂上宮懸。”

標懸(标悬),◆高懸。○[黃人]《<小說林>發刊詞》:“新聞紙報告欄中,異軍特起者,小說也;四方輦致,擲作金石聲,五都標懸,爍若雲霞色者,小說也。”

筆懸(笔悬),◆文具名。用以懸掛毛筆的架子。

白懸懸(白悬悬),◆形容白而長。○[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引[清][陳五簋]《自西山路歸文殊庵紀异》詩:“蒼復蒼,玄復玄,鬚鬢依然白懸懸。”

栏目热文

朝中重臣什么意思(大臣职务什么意思)

朝中重臣什么意思(大臣职务什么意思)

古人讲究一个衣锦还乡,从字面意思便很好理解,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古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到了退休的年纪,基本也都会...

2022-11-07 03:34:25查看全文 >>

臣子的真正含义(古代的臣子怎么称呼)

臣子的真正含义(古代的臣子怎么称呼)

有人说努尔哈赤在诸多儿子中,早就选好了皇太极为继承者。从皇太极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皇太极本为蒙古名字,其意思就是“王子”...

2022-11-07 03:47:47查看全文 >>

臣子对君王怎么称呼(古代君王对臣子的爱称有哪些)

臣子对君王怎么称呼(古代君王对臣子的爱称有哪些)

最近《梦华录》爆火,里面的宋朝服饰和风土民情也随之令人神往。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剧里的皇帝被称为官家,而他...

2022-11-07 04:11:47查看全文 >>

臣子上朝是什么意思(皇帝上朝是什么意思)

臣子上朝是什么意思(皇帝上朝是什么意思)

(康熙王朝里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就算是憋的快要晕过去也不敢主动向皇帝申请去厕所)老话说人有三急,意思就是说不分高低贵贱...

2022-11-07 03:51:23查看全文 >>

臣子含义(何为臣子)

臣子含义(何为臣子)

推荐:文/洪与(一组军师联盟的图片)【作者简介】洪与,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

2022-11-07 03:42:43查看全文 >>

各朝君王是什么意思(历朝各代是什么意思)

各朝君王是什么意思(历朝各代是什么意思)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细节一直为观众所称道。其中有一个细节格外有趣,就是对于皇帝的称呼,是用的“官家”而非“皇上...

2022-11-07 04:14:42查看全文 >>

上朝的臣子是什么(上朝是指当了什么官)

上朝的臣子是什么(上朝是指当了什么官)

在古代当官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当官多好啊,有权有钱,坐拥三妻四妾,出门前呼后拥,威风无比。 那您是...

2022-11-07 03:44:27查看全文 >>

臣子对君王有什么称呼(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臣子对君王有什么称呼(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皇帝们的别称古代皇帝为了将自己的身份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会给自己安排特殊的称呼。秦始皇之前,君王一般自称寡人、孤等,秦始皇...

2022-11-07 04:04:27查看全文 >>

臣子是指什么(臣子有哪些类型)

臣子是指什么(臣子有哪些类型)

为官行为二 直言劝谏1.朝见类——朝:臣见君 觐:泛指诸侯朝见天子谒:拜见 见:进见,会见拜见请:谒见,会见 轮对:官员...

2022-11-07 03:57:42查看全文 >>

前朝旧臣什么意思(潜邸旧臣什么意思)

前朝旧臣什么意思(潜邸旧臣什么意思)

1643年正月,闯王李自成率军攻破襄阳、荆州等天府。次年三月,大同陷落,北京告急,皇帝朱由检被迫在煤山自缢,明朝国运自此...

2022-11-07 03:31:0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