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印度,农村自不必说,大小城市的街面少见餐馆,是老百姓不爱上“外面”吃?当然不是,谁都想来口舒坦的,怎奈经济没发展到那一步,社会服务业还有待完善,情况类似于我国四十年前。看官或许疑惑,那精英想舒坦咋办?好办,上大宾馆!这点比我国四十年前强太多。
餐馆虽不多,街头小吃有一些,唯品种不多耳,似乎以油炸为主,您要是想来碗老豆腐、羊杂汤、馄饨担子串串香……想都不要想!个中原因,不便考究。
油炸小吃里,“炸油果”有点儿意思——看官千万不要误会,这名字是写短文时随手起的,当地人叫个啥,真不知道。
油果略小于乒乓球,原料可能是土豆泥之类,炸好的油果表皮暗黄,外脆里松,整齐地码放在大碗里,煞是好看。小老板蹬辆三轮,车板上搁着炸油果所需的锅灶调料等物,路边一支,开卖!有顾客来,随手抄起一个油果,直接用大拇指在油果上按出一个小洞,再用小勺按照顾客口味舀点印度人最爱的那什么汁,灌入小洞,殷勤递上。人家毫不在意,接过来一口一个,一个一口,然后心满意足地付钱走人,旁观者看得胸臆激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老板拿起一个油果,做个手势,意思是“您也来一个”?急摆手拒绝。
后来反思,这么有趣的饮食环境,这么别致的行为体验,为何要拒绝?此番拒绝,很难再现,吃个炸油果如此,人生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