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里面没有儿子,要叫它“儿菜”呢?咱们先从它的外观说起吧!儿菜其实是芥菜的一员,粗大根部上,环绕抱着一个个翠绿的芽包,就像众多小孩子把妈妈围在其中,这就是名字的由来。
它与芥菜相同的清香,口感却要更好吃很多,甘甜略带一丢丢微苦,肉脆,叶碧绿,洁白心,讨人喜欢。
烹饪前一定要了解食材的个性,才好找到合理的做法,就如医生也要对症下药。只不过儿菜性质偏凉,不宜过多食用。
香菇一到冬天就变得肥厚鲜美,全靠早晚气候温差大,产生的好食材,也只有在冬天生长出来的香菇叫冬菇,可见它的不同与珍贵。
想吃儿菜,处理它会比一般的食材来得麻烦一些,但是想想它长的这样也不容易呀!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不“拆”怎么清洗? 除了拆之外,修整也是必须的,每颗芽包外有粗状芥菜叶片包住,这片“护儿使者”很粗壮,不可口,只能忍痛削去。
光杆司令的中心支柱只要不是“空心大少爷”也是可以食用滴。
汆烫焯水,可以解决儿菜的苦涩。也有利于后续快炒,不用担心成熟度。
冬菇要跟上儿菜的脚步,切丁是不合适,薄又宽,才是最佳组合模式。准备就绪后,只需要在锅中快速飞奔一圈,妥妥收入盘中,就可以上菜啦!事先做足功课,尝得到儿菜的清脆与回甘,冬菇穿插其间,口味很接近肉片的Q弹。
还担心小朋友不乐意尝试,结果个个开怀朵颐。
〔材料购买〕
儿菜一斤、冬菇150克、红萝卜适量、蒜3个
*儿菜最好买一整颗的,水分不易散失。
〔具体做法〕
步骤1
买回来的儿菜要先把所有的“儿子”一颗一颗拆下来。太可爱了,排着队,拍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