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箨香苞初出林,
於陵论价重如金。
春雨过后,春笋纷纷冒出,正是吃笋尝鲜的好时节。清香鲜爽可口的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春季菜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今天导报君为大家介绍一道平时不常见,但事实上很传统的菜肴——鲍鱼油焖笋。
按老饕的说法,这道菜起源于淮扬地区,发扬于福建和广东一带。毕竟在这两个地方,鲍鱼和笋都是特产,运用它们做菜和演绎,显然更有心得。
【溯源】
鲍鱼和笋搭配已久
关于鲍鱼油焖笋的详细出处已无从考证,但鲍鱼和竹笋搭配,却有史料可寻。
马王堆汉墓竹简中就记录有“鹿肉鲍鱼笋白羹一鼎”,是羹二十四鼎之一。
当时,羹分为大羹、白羹、巾羹、逢羹、苦羹五种。所谓羹,就是将剁碎的肉末做成汤,大羹为不调味的淡羹,原料分别为牛、羊、豕、狗、鹿、凫、雉、鸡 等。
白羹,即稻米熬粥加入肉末,其中“鹿肉鲍鱼笋白羹”就是用鹿肉和竹笋搭配鲍鱼,炖在一起做成的汤羹。
但有学者认为,古代的鲍鱼不单指现在所说的鲍鱼,而是一种特殊的水产品,战国秦汉时期作为饮食消费品出现在历史遗存之中。根据目前的考察,当时“鲍鱼”的名义,可以推知大致是经过腌制处理的水产品。
可不管是后世的误解还是其他原因,即便此鲍鱼可能是非鲍鱼,但这一道菜所组成的搭配,还是传承了下来。唯一变化的是,鹿肉在现代中餐烹饪中极少运用,因此少了这个组成汤羹重点的肉末,烹饪手法也成了以油焖、清炒或炖汤为主的“ 鲍鱼 竹笋”,而其中最常用的做法便是油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