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泡面的人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吃得起泡面了,火车上、等候室里都能看见人们吃泡面的身影。
而且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好像在拼命弥补以前吃不上泡面的遗憾。
这样的市场怎么看都有些奇怪,人人都想吃方便面,方便面厂也赚了个盆满钵满,生产线也越做越大,怎么到了后来就直接跌到食物鄙视链的最低端了呢?
那些所谓的“高档奢侈品方便面”何时成了“落魄”的体现?
4
面对通货膨胀,方便面的价格显得越发廉价,它廉价到什么程度呢?
1999年,有一则消息特别有意思:“马云穷的连续吃了9个月的泡面”。
当时他正面临着第四次创业失败,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他手下的员工唯一的福利就是:免费吃泡面。
吃泡面的马云
早上吃、中午吃、晚上也吃,泡面已经成了初创阿里的一日三餐。
很多人在关注阿里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关注起了泡面,有些老百姓说:
“放到以前我们都吃不起,现在吃泡面却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珠三角、长三角开始发达起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拔地而起的生产型企业,汇聚着人口密集的岗位需求,当时沿海的工资比内陆高两三倍,很多内陆的人为了补贴家用乘着绿皮车去往了沿海。
在火车上他们依然会靠方便面充饥,所以即便通货膨胀,康师傅和统一依然屹立不倒。
两大方便面巨头本想靠着中国发展的红利,继续坐享经济的收成,却没想到在2014年来了个当头一棒!
火车站吃泡面的人
从1987年开放粮油自由贸易以来,方便面的市场份额一直都以两位数增长。
直到2014年就不同了,据统计2013年卖出了462.2亿包方便面,2014年只卖出了440亿包,2016年更是跌到了385亿包。
方便面厂商开始摸不着头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同行多了,也不是口味或者价格的影响,而是“大势”变了。
以前在火车上不得不吃方便面,去距离远的地方工作也会随时带着泡面充饥,可现在不一样了。
一家人吃饭
高铁网日益完善,人们不需要在路上吃泡面。
外出工作的也少了,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内陆的经济情况好了起来,孔雀不必东南飞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4G网络流行开来,外卖app也多了,人们更喜欢去点外卖,很少有人再去买泡面了。
不过奇怪的是,到了2017年,方便面好像又“回温”了,当时还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