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夜晚的阳光(大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天上有光,就不怕刮风下雨,夜晚有光,就不怕天黑,路上有光,就不怕泥泞坎坷。想想,这白天夜间的光,还真如心中那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离不了呢!
——题记
一
去年的十一月,我在济南南部山区的锦绣川参加单位组织的大轮训。傍晚和晚上的时间特别喜欢一个人在锦绣湖边漫步思考。轮训的地方山野空旷,曲径通幽的大路小路很多,十一月那会正好是红叶满山遍野,银杏和水杉也正在深秋的季节里华丽地转着身,所以,基地到处都是风景旖旎,秋光醉人。尤其是到了晴天的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路上、山上那些红的、黄的叶子,被夕阳和晚霞染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风一吹,那些树叶舞动起来,有的飘落下来,更加色彩缤纷,奇幻绚丽。

傍晚的时刻,太阳落山很快,因为是在山野之间,天眼见着就暗下来了。那些瑰丽的色彩刚才还在眼前欢快地舞着、蹈着,还牵着夕阳的余辉,像一对一对倾诉着衷肠的恋人恋恋不舍地呓语和守望着。转眼之间就成了黑魆魆的森林和群山了。那些看得见的风景化作了瑟瑟的山风和摇曳的树影融入到无边的暗夜中。相伴着自己的那些银杏、那些红叶、那些淡紫的小花悄然遁去了,留下了自己在暗夜里一个人的身影和漫无边际的思考—随着漫漶而来,铺天盖地的暗夜留给自己的寂静山野和信马由缰的思考。白天的时候那思考专注于群山和山顶上色彩绚烂中舞动的云朵,夜晚呢,夜晚的思考除了笼罩着自己的群山和黑暗,其实最想有的还是在黑暗中突然闪现的一缕光。左冲右突,不知进退之际,那缕光瞬间就把你心中的孤寂推开了,仿佛暗夜的阳光,你又看到了白天历历在目的荡胸生层云和鸟倦飞知还。绷着的神经立刻就放松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完成学习任务,我一个人在锦绣湖边慢慢走着。湖岸有一人高的围栏,环湖的三面是方砖和青石板铺的小路,紧邻着两边的斜坡。那些树就着斜坡的地势织成了一道疏密相间的墙。从远处的山间吹过来的风到了湖岸,被这些树的墙一挡,力量都化解了,能够看到树梢在风中晃动的暗影。夜色的湖面很平静,偶尔会有鱼儿从水中跃起落下,能够听到水面扑打扑打的声音。岸边斜坡的草丛中高一声低一声地传递着秋虫的鸣唱。湖岸的北面没有铺的路,是用几块石头在水中铺的一条人行桥。水从石头间的缝隙穿过,耳边是很轻微的哗哗流水声,没有光,踩在那样的石头上就如同悬空着,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心中有的是忐忑。

就在那一刻,湖岸的灯亮了,虽然是灯火阑珊,但眼前有了光,与在黑暗中的摸索就是两重天地两种感觉了。在灯火的辉映中,湖面上有了波光粼粼的影像,虽然看不见鱼的影子,但鱼翔浅底激起的水波在湖面上荡开层层涟漪。水花飞溅的地方,那水中的精灵一腾跃就落到水中去了。湖岸的树在水中恍惚地倒影着,随着从山野掠过来的风,变幻着各种不同的形状,在或明或暗的灯火中,以更加生动的故事表达充盈着内心的联想和思考。有了灯光,脚下踩的石头也清晰可辩了,踏着水中错落有致,高低突兀的石头,用不了几步就从锦绣湖的此案到彼岸了。没有时空感的黑暗中的那种忐忑不安和进退维谷,因为这夜晚亮起的灯光,如心中升起来一缕阳光一般,走起来就如履平地,进退从容自如了。
二
从那时起,我心中就一直反复想着夜晚阳光的样子,夜晚的阳光突然带来的那种安全和温暖让我一直想在另一次的邂逅和遇见中求证和见证。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山野之间很安静,我顺着培训中心的天山路探索和寻觅心中的太阳。那会,路上的灯已经亮了。路两旁是有两层楼高的雪松,顶部尖尖的像城市古建筑群中的塔楼。听培训中心的人员讲,那些雪松从建培训中心就有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高耸如云了。夜晚的灯光暗淡,近处看,那些雪松一棵紧紧靠着另一棵,往远处看,就像一道很长的密不透风的墙,在静悄悄的山路上,气势森然地向着行进的方向逼近过来。山风起来,就如同海上的巨浪排空,那是一种在夜里才能感受到的特有的磅礴气势。
行走之间,突然路两旁所有的灯都灭了。当时正好经过天山路的天池那儿,那是基地就着山势仿制的一个小的景点,其实就是一个湖。也是学员在基地散步的时候休憩的地方。白天的时候我去过,天池在天山路的北侧,离着综合训练楼有几公里远,在基地内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了。围着湖的四周也整修了高低起伏的石头路。白天还能看到湖的轮廓,一面临着路,三面靠着山,满山的松树和银杏,湖的四周是茂林修竹,一丛的青绿和红黄把湖围在了中间。夜晚亮灯的时候,还能够看到树影婆娑,灯光迷离,在路边站着听那山卷的松涛,倘若不熟悉环湖的路,是很难行走的。加上那地方本来人就少,路灯灭了,让人心里多少会有些惶恐。有时群飞过的萤火虫发出的光忽明忽暗,明明灭灭,会让那种无声的恐惧在心中反反复复,那个时刻,最盼望着有光相遇相伴,沐光而行。

那天晚上,天空正好有一弯新月。路灯灭了,我抬头之间,看到了那弯新月在深邃的天空中高悬着,银白的月光从路边那些雪松和水杉、银杏中间挥洒下来。寂静的夜里,那些树在银色的月光里又形状各异了,夜晚的风起来,那些树的光影在月色中浮动着,我想起了那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然已是夜间,但那秋日里浮动的暗香从白天就开始在漫山遍野之间弥散了,白天的斑斓到了夜里含蓄了,暗香更浓。有那一轮弯月相伴随,我不定的心神转瞬就踏实熨帖了。再说这个年龄也是一个很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了,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内心反倒有了一丝的浪漫和温情。我轻轻哼唱起了那首很喜欢的《夜来香》,“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齐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那样的场景中,有月光相随,有清风相伴,有暗香浮动,很适合清唱那首小夜曲。
对了,月是一弯新月,深蓝的天幕上还有星光呢!月初的新月还不像十五的月亮那样圆,那样明亮,好在漫天的星星很快就闪亮登场了。南部山区的地势高,入秋的天气清新,夜晚天空的能见度高,所以天边遥远处那些星星和星光汇聚的银河看上去就格外清晰。在暗蓝的天幕上,那些星星一闪一闪,离着月亮近的看上去就像月亮的伴侣,月亮走她也走,月亮和星星走,路上的我也在走。天际处的那些星星就像夜晚山川田野星星点点的灯光,你望着一片星空或者一两个星星的时候,星光微渺,有时感觉离你很近,你伸手触摸,忽然又遥不可及了。这时你的目光向着那条银河,所有的星星就聚拢了来,像心中蜿蜒奔腾的江河,发着或明或暗,灼热或冰冷的光,长长地伸展开,跟着你在夜里的行进,如万顷浪涛,迎面而来。每一个星星都是离你无限遥远的太阳,你白天见到的太阳隐没了,但夜晚星空中无数的太阳出现了,这是浩瀚宇宙的馈赠,是自然的馈赠,是世界的馈赠,心中瞬间就被无穷无尽的光亮和温暖充满了。
三
那种星光如月光,月光如灯光和阳光的感觉小的时候在乡村的街上和田野的路上曾经有过,一直深深地沉淀在内心深处。还经常入梦,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环顾左右,彷徨犹疑了,忽然就有了那么一线光照过来,路又是路,桥又是桥,自己又是那个自己了。记得儿时的乡村没有路灯,有时晚上一个人到村里的同伴家去串门,村庄虽然不大,但村子里夜行人少,乡村的夜晚岑寂,村外不远处就是纵横交错的田野。一出门要么盼着能碰到大爷二叔打个招呼,要么就是希望哪家的灯光从幽暗的院子里照到大街上,哪怕星星点点也好,总能驱赶一个人走夜路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害怕。倘若有星月相伴就好多了,不仅心里会少一些七上八下的感觉,皎洁的月光还会把街头巷尾的柴禾垛、碾砣子、玉米粮囤的轮廓都勾勒出来。
夏秋的夜晚,在村西纳凉的奶奶和婶子还会仰望着一天的星月说着家里的大事小情。去往村外田野的路上有温凉的风吹过,月明的夜晚最适宜浇地,如水的月光从地垄的这头照到那头,那里跑水了,从地头就能望得清楚,不用来回跑。当然了,正在热恋的小哥小妹听到那头说跑水了,会向着一个方向跑过去,三两下就把跑水的领沟堵好了,然后会在月光中给对方一个甜美的微笑。虽然没有白天那么逼真,但那种带着羞涩的笑,有时带着一点野性的呼吸和微笑会更加打动人心。所以,那样的时刻,年轻的心灵也许会希望多跑一些水,多一些田野里对面相逢的机会。你看,这星月的夜晚除了给人阳光一般的照耀和温暖,还是这么多乡村故事和乡村爱情的渊薮,怪不得那么关于乡村的小说和散文都离不了阳光和月光了,很多时候,她们还是主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