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呀!我是奇奇妈,一个在育儿路上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妈妈~
前几天,我在侄女的作文本上看到一篇题为《妈妈说》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心里一震:
“我最喜欢妈妈对我说‘我爱你’,可是妈妈很少说这句话。她总是说‘快点写作业’‘不许玩手机’‘成绩怎么又下降了’...”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作为妈妈,我们每天说了太多指令性、批评性的话,却忽略了那些孩子真正渴望听到的、能温暖他们内心的话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洛德·S·库什纳说过:“言语是心灵的包装,它能塑造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和对世界的态度。”我们对孩子说的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
那么,孩子最渴望从妈妈口中听到哪些话呢?通过观察和交流,我总结了这5句孩子最需要听到的话:
第一句:我爱你,无论如何记得前段时间小奇在学校比赛输了,闷闷不乐地回到家。我本能地想批评他,但看到他沮丧的样子,我忍住了。我只是轻轻抱住他说:“没关系,妈妈爱你,不管结果如何。”
没想到,小奇在我怀里哭了出来:“妈妈,我以为你会生气...”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孩子有多么需要无条件的爱的确认。特别是在他们失败、犯错的时候,更需要听到“我爱你,无论如何”。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受到无条件爱的孩子,自尊心更强,抗挫折能力更好,也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他们知道,不管发生什么,都有父母的爱作为坚强后盾。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我当然爱孩子啊,需要天天说吗?”
但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反复听到这句话来获得安全感。就像我们成年人也需要伴侣不断表达爱意一样,孩子更需要。
第二句:我为你感到骄傲上个月,小奇参加了班级里的自我介绍比赛,没有获奖。他有点沮丧地说:“妈妈,我没拿到奖...”
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勇敢地站在台上,声音那么响亮,还记住了所有台词,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小奇的眼睛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们常常只在孩子取得显著成绩时才表达骄傲,却忽略了那些努力的过程和小小的进步。
“我为你感到骄傲”这句话,不应该只留给大成就,更应该用来肯定孩子的品格、努力和成长。
心理学家德怀克提出“成长型思维”理论,认为赞美孩子的努力过程比赞美结果更有益。当我们说“我为你的坚持感到骄傲”时,孩子学会的是珍视过程而非仅仅看重结果。
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儿子每次听到这句话都会挺起胸膛,仿佛瞬间长高了几厘米。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孩子经常会说一些在成人眼中“不重要”的话,讲一些“无聊”的事情。但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重要的分享。
前天小奇兴冲冲地给我讲他在学校发现的一只小甲虫,讲得绘声绘色。
我本来在忙着准备晚餐,但看到他兴奋的样子,我放下手中的活,蹲下来说:“真的吗?那只甲虫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它时在做什么呢?”
小奇惊喜地说:“妈妈,你真的在听我说话!”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原来在孩子心中,被真正倾听是如此难得和珍贵的体验。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共情式倾听”理论告诉我们:真正的倾听不只是听到声音,而是理解说话者的情感和需求。
当我们对孩子说“我听到你说的了”或“我理解你的感受”时,我们是在向他们传达一个重要信息:你的想法和感受对我很重要。
这种被重视和理解的体验,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和自我价值感至关重要。
第四句:我相信你能做到之前小奇学滑滑板,摔了好几次,哭着说:“我不行,我学不会...”
我没有立刻上前扶他,而是鼓励道:“摔倒是学习的一部分,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再试一次,好吗?”
听到这句话,小奇擦干眼泪,重新爬上车,最终真的学会了骑车。
“我相信你能做到”这句话,传递的是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时,他们更容易建立自信,也更有动力克服困难。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表现,这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我们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积极期待时,孩子往往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但要注意,信任要建立在尊重孩子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要求。真正有效的信任是:“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挑战,但我相信你能做到。”
第五句:谢谢你/对不起前几天,我压力大,对小奇发了无名火。事后冷静下来,我找到小奇,诚恳地说:“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冲你发脾气,这不是你的错。”
小奇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没关系,妈妈,我知道你很累。”
孩子的宽容让我惭愧又感动。我们常常要求孩子道歉,却很少对孩子说“对不起”;我们教导孩子要感恩,自己却很少对孩子说“谢谢”。
“谢谢你”和“对不起”这两句简单的话,向孩子传递了尊重和平等的信息。它告诉孩子:即使是父母,也会犯错;即使是孩子,也值得感谢和尊重。
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指出:父母的道歉不会削弱权威,反而会增强亲子关系中的信任和尊重。当孩子看到父母能够坦然承认错误,他们也会学会这种诚实和负责任的态度。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以上这5句话,你对孩子说过吗?
- “我爱你,无论如何” - 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爱
- “我为你感到骄傲” -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 “我听到你说的了/我理解你的感受”- 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 “我相信你能做到” -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 “谢谢你/对不起” - 传递尊重和平等的理念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道:“语言是误解的源泉。”但我想说,语言也可以是爱的桥梁,是连接彼此心灵的纽带。
昨晚,我对小奇说:“宝贝,妈妈爱你,为你骄傲!”
小奇笑着回答:“我知道,妈妈。我也爱你!”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了。孩子感受到的爱和给予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能量。
爸爸妈妈们,今天就开始对孩子说这些话吧,看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