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7月2日股价走势
业内媒体“C114中国通信网”撰文指出:如果认清当前国际形势、尤其是供应链形势,不难看出,无论是对于浪潮、曙光还是联想等中国厂商来说,如果还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显然已不那么稳妥。
“按照美国政府的一贯作风,即使今天不打压你,难保哪一天就会对你动手,任何一家中国服务器厂商随时都有被美国断供的风险,加强自主可控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中认为。
以2019年为例,观察者网梳理发现,华为、中兴通讯、中科曙光、联想的研发占比分别为15.3%、13.8%、9.7%、2.6%,而浪潮信息的研发占比为4.3%。
国盛证券分析认为,CPU占服务器成本至少40%,预计国内规模为500亿元。随着海光、鲲鹏、飞腾、龙芯等厂商近年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较快,特别是海光和鲲鹏芯片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主流水平,也具备一定生态和性价比,近期运营商招标份额不断提高,国产CPU芯片进入产业化拐点。
5月28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的《2020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显示: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中标达19563台。其中,作为新华三产品代理参与投标的中移系统集成(H3C)中标13475台,华为TaiShan服务器中标6088台,在鲲鹏所参与的标段中占比超过67%。
而从新华三官网来看,采用鲲鹏920芯片的服务器产品包括H3C UniServer R4960 G3服务器等。
对此,C114中国通信网分析称,新华三是鲲鹏的“第一个大客户”,其加入是对鲲鹏的巨大认可。毕竟鲲鹏本身虽具有高性能、高吞吐等优势,但能否真正做大做强,还要看能否有业界大厂的“捧场”。
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截图
无独有偶,观察者网2个月前曾报道,中国电信网站5月初发布的《2020年服务器集采资格预审公告》显示:预估集采规模56314台。本次集采单独列出包含华为鲲鹏920芯片或中科曙光旗下海光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的H系列全国产化服务器,首次将全国产化服务器单独列入招标目录。
从数量上看,H系列服务器预估采购数量占总数19.9%。安信证券认为,结合近20%的采购量来看,中国电信对全国产化服务器的采购绝非是做个样子,而是将国产化深度融入自身生态的初步尝试。
事实上,早在2018年5月,在中兴通讯遭遇出口禁令的一个月后,中央政府采购网关于服务器的采购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中,就在原有服务器等类别基础上,增设“国产芯片服务器”新类别。当时,这一新类别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以及申威CPU服务器。
国盛证券研报截图
英特尔真的会断供吗?
再把视线拉回“英特尔断供浪潮”一事。7月3日早间,“暂停供货”过去还不到48小时,浪潮信息就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向投资者透露,英特尔已恢复对其供货,前者股价也因此高开逾4%。
而在被投资者问及“是否布局芯片及处理器行业,能否采用国产的处理器龙芯替代,一直采用美国供应商易受制于人”一事时,浪潮信息仅表示,其业务定位于服务器整机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器产品能适配包括国产处理器在内的多种架构的处理器。
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截图
事实上,在浪潮信息透露上述信息之前,市场就预计,英特尔不可能对其全球最大客户之一浪潮信息断供。
与“断供”一说相反,安信证券调研后指出,英特尔此举是为了避免任何潜在的法律风险,能够长期为浪潮信息供货,对供应链一些可能合规漏洞进行修缮,因而引发了“断供”恐慌,预计合规补漏工作一两周内完成,届时英特尔面向浪潮的供应链将更加稳定可靠。
毕竟,浪潮虽不是英特尔第一大客户,但背后是中国市场旺盛的需求。英特尔2019年财报显示,当年在中国区(包括香港)营收为200.26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7.8%,是其第一大营收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