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分摊后剩余的成本,就是对于分期付款而言的,把分期付款相对于一次性付款的支付溢价分摊到各期。
摊余成本就是某个时间的真实本金。
你花1000万买债券,即相当于把1000万借给了别人,期限是五年。这张债券的面值是1250万,即对方打的欠条上写的是1250万元,票面利息是4.72%,即每期向你支付1250万×4.72%=59元。但是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10%。
1.购买时(第一期期初)
购买时,你付的本金是1000万,此时的摊余成本就是1000万。
2.第一期期末(也就是第二期期初)
这时的真实本金应该是1000×(1 10%)=1100万,而不是1000万。这是由时间成本带来的。
这时你还会收到债券发行人,也就是把钱借给你的人支付的利息,他支付的利息是按照票面利率和票面价值计算的,也就是1250×4.72%=59万元。所以本期期末你的最终实际本金应该是1100-59=1041万元。
也就是说,第一期期末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
1000×(1 10%)-1250×4.72%=1041万元
这个公式可以写成: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 (1 实际利率) - 当期还款
3.第二期期末(第三期期初)
摊余成本:
1041×(1 10%)-1250×4.72%=1086万元
4.第三期期末(第四期期初)
摊余成本:
1086×(1 10%)-1250×4.72%=1136万元
4.第四期期末(第五期期初)
摊余成本:
1136×(1 10%)-1250×4.72%=1191万元
5.第五期期末(还完本金)
第五期期初的摊余成本是1191万元,第五期期末摊余成本为
1086×(1 10%)-1250×4.72% - 1250 = 0元
注意这个地方,第五期期末要把收回来的利息和票面金额这两笔都扣掉
接下来我们把上述过程写成会计分录:
1.购买时
借:债权投资——成本 125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50万
2.第一期期末(第二期期初)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1万
贷:投资收益 100万
3.第二期期末(第三期期初)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5万
贷:投资收益 104万
4.第三期期末(第四期期初)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0万
贷:投资收益 109万
4.第四期期末(第五期期初)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5万
贷:投资收益 114万
5.第五期期末(还完本金)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9万
贷:投资收益 118万
借: 银行存款 1250万
贷:债权投资——成本 1250万
那么如果在第三期期末的时候,对方归还了一半本金,即归还了625万,那么这个账该怎么做?
期数 | 期初摊余成本 | 实际利息收入 | 现金流入 | 期末摊余成本 |
1 | 1000 | 100 | 59 | 1041 |
2 | 1041 | 104 | 59 | 1086 |
3 | 1139 | 114 | 684(625 59) | 569 |
4 | 569 | 57 | 30(59/2) | 596 |
5 | 596 | 59 | 655(625 30) | 0 |
其中第三期期初摊余成本1139 = 684 /1.1 30/(1.1×1.1) 655/(1.1×1.1×1.1)
1.第三期期初,调整期初账面余额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3万
贷:投资收益 53万
2.第三期期末(第四期期初)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5万
贷:投资收益 114万
借:银行存款 625万
贷:债权投资——成本 625万
3.第四期期末
借: 应收利息 30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7万
贷:投资收益 57万
4.第五期期末
借:应收利息 30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9万
贷:投资收益 59万
借:银行存款 625万
贷:债权投资——成本 625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