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聚四氟乙烯为主的“特氟龙”不粘锅,其涂层中的全氟化合物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从微观上看,这种高分子材料分子的外围,是氟原子,氟原子几乎对所有的分子和原子都会产生排斥现象,这就是不粘锅涂层看上去非常光滑、易于清洗的原因。
所以,即使使用胶粘剂也很难将全氟化合物进行粘接,那么不粘锅的涂层是怎么涂上去呢?这就需要特殊的工艺了,比如在高温熔融时加入表面能高、易粘合的物质(二氧化硅、铝粉等);通过等离子体改性,优化分子表面粘附性能;通过腐蚀液化学处理,使其表面能增大,浸润性提高,从而增加粘合性;利用高能辐射,与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亲水物质进行直接的“接枝”反应,形成一层易于粘接的“接枝”聚合物;最后通过“高温烧结”将其牢牢压附在锅的内表面。
通过上述处理以后,特氟龙物质在锅的内表面,对微观下凹凸不平的缝隙、起伏等进行了填充,从而形成了一层非常“光滑”的聚合物薄膜。由于氟化物对其它物质的排斥性,所以在烹饪时很难与食物、油类等进行粘连,所以实现了“不粘”的目的。
首先,从稳定性来看,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以聚四氟乙烯为主要原料、并添加一些特定的辅助物质的不粘锅涂层,使用温度不得超过250摄氏度。随着材料工艺的不断优化,特氟龙涂层可以短时间内经受住300摄氏度的高温。而在日常的烹饪过程中,锅体的温度一般都低于200摄氏度,即使油炸食品时锅体温度也基本保持在250摄氏度左右,所以不粘锅的涂层在烹饪时是不会发生高温熔化或者分解的。
其次,从特氟龙涂层是否有毒性来看,即使在长期使用后,不粘锅的涂层发生部分颗粒脱落的问题,由于涂层物质的化学稳定性好,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且也能经受住胃酸的腐蚀,因此在吞入体内后,也不会被消化吸收,而是顺着消化道,与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少量吃进一些涂层,对身体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