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到朋友家泡茶,朋友突然说:“有瓶蜂蜜是去年的,帮我看看还能不能吃?”我随口回应道:“只要是真蜂蜜,哪有不能吃的。”朋友接着说道:“假是不会假,是我亲戚自己养的,每年都送,七十多岁了,说是熟蜜。”说到熟蜜,便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记忆。
上个世纪的70年代,那时候还没有不锈钢的摇蜜机,爷爷摇蜜用的摇蜜机,是自己用木头制作的,形状跟现在的不锈钢的摇蜜机有点类似,摇把在正上方,摇一圈转一圈,摇起来非常吃力。那时,大多数农户家都是土养,割蜜时,把整个蜂巢全部割下来,然后放在一种叫“蒸篦”的竹制容器上过滤,滤出来的被称作生蜜。滤不出来的便放到锅里隔水蒸透,冷却后,把已经凝固的蜂蜡取走,这便是所谓的熟蜜。
这样制作出来的熟蜜,呈红褐色,含有蜂蛹、幼虫汁液以及花粉和蜡屑等杂质。因为经过高温,已经失去了蜂蜜的应有价值,只能称作糖浆,用来制作甜品糕点还行。也许,这正是许多人认为,吃蜂蜜没有什么作用的症结所在。熟蜜含水量较高,不宜久放,否则易变质发酸,闻起来有股酸臭味。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过去了,想不到这种古老的制蜜工艺还流传至今,真令人无语。其实,熟蜜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蜜为蜂液,食多则令人毒,不可不知,炼过则无毒矣。”也许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深深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蜂蜜文化。
现代文明的春风,当然吹不到古代的李时珍时代,同样吹不到现代的犄角旮旯。时至今日,时不时还有三十四岁的顾客问起,我卖的是生蜜还是熟蜜?每当此时,突然觉得养蜂人任重而道远,便会作耐心地解析。
在蜜蜂养殖业中,蜂蜜是没有生蜜和熟蜜之分的,养蜂人所说的成熟蜂蜜,也称封盖蜜,是指蜜蜂采花蜜后,经蜜蜂反复酿造,使含水量降至20%左右,再吐蜡封盖而成,并非把蜂蜜蒸熟。只有在中药用来制作蜜酒、制成丸剂或者膏状物时,才会用高温炼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