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练硬笔字需要从笔画开始练起吗?
从笔画开始练起是有必要的,因为好字需要好的笔画,如同好的建筑需要好的石材。有一定笔画基础后,就可以临习单字了。由于硬笔字小、日常写字量大、硬质笔尖等属性,决定了硬笔字与毛笔字的练习侧重点不同,硬笔练习要更加重视结构方面的研究。对于一个字来说,只要结构合理、美观,即使笔画的起笔、行笔、转笔、收笔没有任何修饰,整个字也不会太差。但是,如果结构东倒西歪、松垮拖拉,即使笔画再精致,对整个字的美观度也难有回天之力。
10.错误的笔顺会影响练字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朋友把笔顺写错,如“长”字最后写撇与捺、“火”字第二笔写长撇、“忄”部第二笔写竖等。错误的笔顺不仅影响写字的速度,还会对楷书向行楷过渡产生阻碍。如果按正确的笔顺加快书写,笔画自然连带,就会形成漂亮的行楷;但如果按错误的笔顺加快书写,不但连带生硬,写出的行楷也很不美观。当然,有些行书的笔顺与楷书并不相同,如“母”字最后写长横、“王”字第二笔是竖等,但这些笔顺都是约定俗成的,可以看作是行书的正确笔顺,并非错误的楷书笔顺演变而来。
11.每天练习多少字最好?
每天练习多少字,或者说每天练习多长时间最好,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有人每天在写,但进展缓慢;有人几天都不写,但进步却很快。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是否用心的问题。把写字当成一个任务,每天完成多少字了事,临帖时不用心,其他时间从来不想写字的事情,刚走一步,又退半步,进步就不会大;虽然每天很忙,并不能坚持每天写字,但是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写字的事情,在大街上会关注牌匾的字,在公交车上会关注广告牌上的字,看一幅画会关注落款题字,每时每刻都在“读”字,怎么能写不好?书法是最讲良心的,你付出一分努力,它回报你一分成绩,你付出十分努力,它必回报你十分成绩。当然,我们既对练字有兴趣,又能抽出时间每天写一写,那是最好的了。
12.为什么我感觉越练越退步了?
这是初学者常有的困惑。其实,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不是你的字退步了,而是你的思想进步了。人们接触到好字以后,往往思想上很快就会进步,知道了什么是好的,美在哪里,而手上的功夫却只能靠时间慢慢积累,不能一步到位。思想与手的落差增大,会感觉写出的字反而退步了。我一直认为,这种“眼高手低”的状态是练字的最好状态,因为思想就是指路的明灯,它会一直引导着你的手不断进步。如果思想上不知道什么是好字,手上怎么能写出一手好字呢?因此,我们不仅不应该害怕这种“眼高手低”,而且还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保持这种“眼高手低”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最终达到写字的最佳状态,那就是“了然于心,了然于手”。
13.为什么临帖时能写好,离开帖就写不好了?
这里涉及到一个应用的问题。练字时,对字帖亦步亦趋地临习,有字帖作为参照物,有规则作为书写指导,而日常书写时,书写量大,时间紧迫,根本顾不上思考这些书写规则,因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原因是还没有把练字时的“有意识”变为“无意识”,笔下的字还达不到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的层次,而仅仅是精力集中地“做”出来。练字与学武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武时的“套路”与实战的随机应变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对“套路”的刻苦练习是达到实战时融会贯通的必由之路。因此,练字与应用之间的“脱节”,也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手上功夫的提高,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书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