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仪式感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仪式感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如果每个日子都没什么不同,时光真的如流水,无可追忆。
为什么有的人并不富裕,但却能将生活变得很有诗意;
为什么有的人能把暗淡的日子过得充满阳光;
为什么有的人相恋多年还像当初那样恩爱。
答案就是:心存仪式感。

“仪式感”这个词,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于网络中的。但要是论起仪式感,还是我们老祖宗最擅长仪式感的。
我们的祖先创造节日、节气,发明那么多有趣的仪式,比如春节贴对联、守岁,元宵节闹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仪式,就是为了给似水流年制造一些节点,让光阴有迹可循。
古人过冬天,有的人家会在宣纸上画一枝清瘦的梅花,一共九九八十一片花瓣,都不染色。然后从冬至那天起,每过去一天,就用朱砂点红一片花瓣。等所有的花瓣全都染红之后,寒冬就过去了,春天翩然而至。多么浪漫的仪式。

仪式绝对不是形式主义,而是我们发挥创造力的契机,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而付出的真真切切的努力。
我们祭祀祖先,一起赏月、一起登高、一起守岁。这些会给我们一些契机去释放、表达我们的情感,与那些我们在意的、爱着的人更好地连接,哪怕死生契阔、哪怕阴阳两隔。
仪式感无须大费周章,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习惯,亦或一种坚持,都可以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生活更有趣……仪式感更无特定性别、无特定人群、无特定年龄。对不同人来说,每个人对仪式感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是下班路上为自己随手拍下的夕阳,也可以是一家人每年整整齐齐拍一张全家福……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源自人们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珍而重之的热爱。

有哪些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是啊,仪式感太重要了,仪式感无处不在,日常小事都可以创造出仪式感。
自己给予自己小世界的独特印记
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喜欢穿着黑色的礼服,打扮优雅精致。在蒂凡尼的橱窗前,温柔从容地将早餐吃完。
她享受每一天,每个清晨,每个瞬间,她让手中的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如同盛宴一般。
比如我自己每天穿着职业装,淡定的坐在办公桌前,从容了喝完一杯手磨咖啡,开始一天的工作,桌上摆着我养的蝴蝶兰,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别问我啥不是鲜花,花期太短,太费钱,蝴蝶兰的美更能打动我。
年初的新年计划清单、一次DIY、一直想去学兴趣课……小小的仪式,提醒自己:你是在生活、在体验,而不仅仅是活着,疲于应对每一天。给自己制造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仪式感,一个郑重对待每一天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