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政策支持燕窝产业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近年依托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架构,积极参与和提升中马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燕窝产业是园区重点引进的马来西亚及东盟传统优势产业,是中马两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内容。为推动燕窝产业发展,园区投入7亿元建设了13.8万平方米的燕窝加工贸易基地,打造集毛燕进口、运输、标准化加工、文化研究、展览展销、旅游与燕窝交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式燕窝产业发展平台。同时,为让燕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园区还出台了燕窝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从场所租金补助、税收和财政优惠、技工培训补贴等13个方面全力支持燕窝企业发展壮大。
全流程安全监管
毛燕具有传播疫情的风险,只有与中国签订了双边协定的国家才允许出口毛燕到中国。进口毛燕的燕屋要获得出口国的政府主管部门注册,出口国的初级加工企业要获得中国海关总署的注册登记。目前,仅有马来西亚毛燕能出口到中国。毛燕出口国的官方机构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毛燕生产、初加工、包装、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口的毛燕要在海关总署考核通过的指定加工厂进行加工。中国海关部门建立了从毛燕风险分析、评估、产地供货、入境报关、转关运输、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到后续加工的全流程安全监管链条,实现了马来西亚毛燕在安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便捷通关,确保燕窝产业符合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
确保每一盏燕窝安全
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指导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立了多企共用的燕窝检验室、对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进行评审,协助制定了燕窝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并采取监管燕窝食品原料源头、全程监管燕窝生产过程等措施,全力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确保每一盏燕窝食品百分百安全。
燕窝产品都有“身份证”
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高品质的正规燕窝产品,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产地注册备案、全程封闭运输、园区查验监管、加工产地溯源”要求,共同合作打造了线下质量与线上追溯融合的燕窝溯源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已于11月29日正式上线启用,将会为每一盏燕窝及其产品赋予唯一编码作为其“身份证”,可追溯到每盏燕窝境内外信息,可为消费者提供鉴别产品真伪的有效途径,有效增加燕窝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